APP下载

农耕文明的传承创新

2018-10-10曹幸穗

农民科技培训 2018年9期
关键词:农耕科技农业

曹幸穗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

一、中国农耕文明的特点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耕耘畜养绵延上万年。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大到思想意识、价值判断,小到日常起居、言行习俗,都深深地浸润着农业文化的印记,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点。

(一)日常话语中的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本源。比如,我们经常会说到,“承蒙栽培”“培养人才”“选拔干部”,等等。这里的“栽培、培养、选拔”都来自传统农业。“栽培”是种植庄稼的两道工序,先是播种移植,谓之“栽”,接着是松土除草,谓之“培”。“培养”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合称,培是种植,养是养殖。“选拔”是古代选育良种的方法。谷子快成熟时,先到田里去观察,发现好的穗子,就系上个记号,待成熟时单收单藏,作为来年的种子。这就是先“选”后“拔”的“一穗传”选种技术。据说康熙皇帝都亲自“选拔”育成了一个早熟的水稻品种,称“御稻”。此外,组织部的“组织”,考试或工作的“成绩”,还有“标准”“继续”等,都来自传统农业的词汇。这个文化现象表明,中华民族是发明农耕的民族,中华文化里留存着大量农耕文化的记忆。

(二)农耕民族的性格特点

我们的民族不仅在话语中保留了农耕文化的印记,在民族性格和道德价值中,也有许多与农耕有关的行为特点,有的甚至成为在当今工业文明时代的缺点。比如:

安土重迁。当我们的祖先费尽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体力,建成了房舍、畜圈、水渠、果园、鱼塘等等之后,他们就被“農耕”固定下来了。安土就会爱土,所以我们的祖先讲究天人合一,爱护自然,爱护环境,与今天的资源保护如出一辙。但是应该看到,安土重迁的性格缺少探索外部世界的兴趣,缺乏冒险进取的精神。

节俭守财。种庄稼通常一年只有一次收获。这一次收获必须维持一家人一年的生计。此外,我们国家自然灾害多,保不齐哪一年就遇上个大灾,颗粒无收。因此还要积谷备荒。所以,节俭守财本是农耕社会的美德。但是在今天,如果大家都把钱存银行去,守财就意味着消费拉动不足,三驾经济马车就少了一驾。

自足守旧。传统乡村的农民性格中,最负面的就是守旧。这种性格与今天社会格格不入。传统的个体小农社会,生活自给自足,没有激烈的商业竞争,没有外部压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守旧一般都表现为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保守,缺少求新求奇的欲望,缺乏创新的冲动和渴望。

承业守成。农业生产的“耐用消费品”很多,比如,耕地、房子、畜圈、水渠、果园、鱼塘等。田地可以年复一年耕种,一直耕种5000年;水利工程也不必每年去修去建,只须维护一下即可世代享用;种子、牲畜会繁衍生息。总之,这些都可以重复利用,用不着去创新,去改辙更张。守成既是农耕生活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缺点。

(三)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

虽然我们的祖先比较守成守旧,但是他们很努力种地,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其中的精华部分,至今仍是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发扬的要素。主要表现在:

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农业是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产物,具有强烈的地域环境依赖性。因此,农业生产必须遵循大自然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协调外部环境与生物有机体之间的矛盾。如果违反自然规律,就像“入泉伐木,登山求鱼”一样,劳而无获。“天地人”三者的有机协调,是农业生产事半功倍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条件。

三宜选种,优质育种。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在一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具有相应的植被和生物群落,每种生物都有它所适宜的环境。所以提出了“因地、因时、因物”的三宜育种原则。在“物性可变论”的指引下,我国古代不断培育出新的品种和引进新的物种,不断为农业持续发展增添新的因素,提供新的增长点。其中很多品种被列为“贡品”,是当时的优质品种。例如,北京玉泉山下种植的“京西稻”即是著名贡稻品种。

用地养地,循环利用。几千年来,我国大多数农田的地力基本上都没有衰竭退化,不少的土地还越种越肥,这是世界农业史上的奇迹。古代的轮作、复种、间作、套种技术,耕地轮作休耕制度,都是顺应自然规律,土地可持续利用优良传统。古代的“节用御欲”思想,也是农业遗产的精华,强调“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它告诫人们,自然界只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不能满足人类的“贪欲”。

精耕细作,抗旱保墒。精耕细作在古书中称为“深耕熟耘”。它是包括改善农业的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性能等方面。精耕细作是在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条件下,依靠劳动力集约投入来提高农业产量的技术体系。抗旱保墒是精耕细作技术在北方地区的技术体系。通过耕耙耱的耕作组合,有效减少冬季耕地的水分蒸发,以保持春季的土壤墒情;采取“高田弃垄、低田弃圳”的种植方式,即高丘的耕地不种垄上,低洼的耕地不种沟里,以实现抗旱保墒和防渍防涝的效果。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程

中国传统农业强调“阴阳协和、五行相生”,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成为古代广泛传播的先进农业模式。但是到了18世纪,欧洲各国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产生的科学实验精神逐渐渗透到农学之中,很快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世界农业科学体系。

(一)现代农业科技的引进

我国清朝后期开始引进西方农业科技。最早是一批旧式士大夫知识分子。他们本身没有接受过西方农业科学的教育,没有近代农学的素养。他们只是从不同来源的知识碎片中,感觉到西方农学的先进。因此,他们所介绍的西方农学,只是表象化的农业技术成果,只是物化的技术,比如农业机械、作物良种、化肥农药,等等。启蒙思想家们并没有揭示农业科技与整体科技文化的关系,没有揭示现代农业与现代工商业的关系,也没有揭示农业科学技术内部的科技结构系统性与专业学科独特性的关系,等等。这种状况表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从一开始就存在偏颇和缺陷。这种片面的现代化思想对我国此后一百多年的农业现代化路径方向和演进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农业科技本土化改造

农业科技具有特定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历史延续性。农业科技不能从别的国家引进就可以直接应用,必须进行本土化改造,必须与本国的农业生产环境和畜禽品种紧密结合,才能在生产实践中获得应用。20世纪前期,我国奠定了现代农学的学术基础。今天的许多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是这个时期创建。但是,由于旧中国各项农业科技工作都处于初创阶段,加上社会长期战乱,国家积贫积弱,科研条件简陋。因此,旧中国在构建农业现代化体系之初,更多考虑的是“兼收并蓄”,较少做到“择善而从”,更多考虑的是模仿和追赶,缺少传承和创新。历史地看,当初在“农业科技本土化改造”过程中,没有对古代传承的优良农业文化要素给予足够的重视,有的甚至在“现代化旗号”下被认为是落后技术而丢弃不用了。

(三)新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新中国农业科技的起点,正是国家百业待兴、经济恢复的困难时期。农业发展受到许多方面的制约。一方面受到农业资源禀赋的限制,另一方面又受到生产与需求的巨大压力。因此,新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取向,长期坚持农产品产量优先的原则。凡是能够提高产量的技术,凡是能够增加土地利用率的措施,都被优先推广使用。农业实践的历程已经证明,产量导向的农业发展路径,也存在许多缺陷和弊端,有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性错误。比如,大量垦荒,围水造地,造成了沙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灾害增多,等等。产量导向还使我国千百年来选育的优质作物和禽畜的品种资源被丢弃不用。而且,片面追求产量的技术措施中,许多都是面源污染的源头和食物安全的元凶,例如,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农膜制品,大量施用植物激素、除草剂等。

三、注入传统要素的农业科技创新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2050年之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农业科技创新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得到优化,有力支撑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到2030年,农业科技创新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部分关键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若干领域引领全球农业科技发展,全面支撑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到2050年,建成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强国,引领世界农业科技发展潮流,对全球农业科学发展做出重大原创性贡献,为中国成为世界农业强国提供强大支撑。我国农耕文明遗产,将在新时代的农业科技创新发挥独特的历史借鉴作用。

(一)农业思想文化上的优势

中国古代哲学强调天人合一,讲究天、地、人的和谐关系。在传统的“冷农具”时代,我国古代的农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成为广泛传播的先进农学文化。形成了以整体观察、外部描述和经验积累为特点的农学体系。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表现在农业生产上就是对自然界的生产要素的利用。人类的文明实践已经证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平衡的整体,人类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一个分子,而不是主宰。在这一点上说,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农学思想,正与当今人们所孜孜追求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相吻合。近年兴起的“生态农业”,“有机食品”,等等,都是对被曲解的“农业现代化”的反思。现代农业注入传统农业“天人合一“的思想,注重环境保护,注重绿色发展,必将为人类开辟一个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

(二)品种资源的多元化的优势

这是西方现代农业所不能做到的。我国在传统农业时代,形成丰富的农业品种多样化的种养结构。光是水稻传统品种就多达数千种。这些品种资源开发应用于现代农业中,必将丰富农业品种的多样性,增强农业抗击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加农产品的种类和风味,增加人类对食品的选择,使农业成为有文化、有民族情感、有历史记忆的新型产业。

(三)有机绿色元素支撑的优势

我国拥有用地养地的传统,有保持耕地肥力不衰退的技术措施,可以少用甚至不用化肥进行农业生产。在现代农业中,利用现代技术装备对有机肥料进行升级改造,必将开创一个远离化学合成肥料的农业新时代。此外,中国的中医药物在农业病虫害防治将发挥出巨大作用,必将取代现有的合成农药,成为未来农业的安全、高效、无污染、无公害的新型农药。

我们有理由相信,21世纪的新型农业,必将是注入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元素的农业,必将是引领世界农业发展新方向的农业。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到来,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升,我们一定能够建成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强国,引领世界农业科技发展潮流,对全球农业科学发展做出重大的原创性贡献。

猜你喜欢

农耕科技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耕旧事十二韵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