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按摩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

2018-10-10周亚红

新中医 2018年10期
关键词:黄疸胆红素穴位

周亚红

丽水市妇幼保健院,浙江 丽水 323000

新生儿黄疸是指未满月(28天以内)的婴儿出现黄疸现象,通常根据疾病进展情况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前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消退,无须给予特殊处理;后者通常在出生24 h内便会出现皮肤、黏膜、巩膜等黄染,症状会逐渐加重,必须及时治疗以防止黄疸引发的后遗症[1~2]。笔者在常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基础上联用穴位按摩,有效降低了血清中胆红素,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新生儿科自2017年1—12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者96例,根据将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1~14天,平均(5.1±2.6)天;体质量2.4~7.5 kg,平均(3.6±1.8)kg。观察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1~15天,平均(5.3±2.5)天,体质量2.5~7.6 kg,平均(3.5±1.8)kg。2组患儿性别、年龄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参与临床研究的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标准。①出生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新生儿黄疸者;②血清中胆红素持续上升,日上升幅度超85 μmol/L者;③黄疸减轻后又反弹者;④患儿家属知晓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⑤无其它严重疾病者。

1.3 排除标准 ①年龄较大,已超28天者;②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新生儿胆道闭锁者;③对治疗药物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者;④因其它原因退出临床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治疗,采用包括妈咪爱(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多维活菌颗粒,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0037,规格:1 g/袋),每次1袋,每天2次,用适量的水融化后服用;茵栀黄颗粒(山东鲁南厚普制药,国药准字Z20030028),每次3 g,每天3次,用适量的水融化后服用;蓝光照射:用黑色的布遮住患儿双眼、会阴部等,光疗箱的温度控制31~33℃、湿度控制50%~75%,将患儿置于光疗箱中,照射时间为每天10 h,照射过程中应多喂水及正常饮食。

2.2 观察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穴位按摩辅助治疗,每天1次,每天沐浴后实施,具体方法:选取患儿的天枢、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太冲、涌泉、阳陵泉,用手掌掌面或手指轻轻按压患儿上述穴位,每穴位按压15次,频率为每分钟60次,同时进行补脾经。

2组均连续治疗7天。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严密监测2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如皮肤、眼睛、大便情况等,测定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总胆红素,同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参考《实用儿科学》中相关标准。痊愈:黄疸消退,生理指标完全恢复正常,血清总胆红素在90 μmol/L以下;显效:黄疸大部分消退,生理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血清总胆红素在100~120 μmol/L;有效:黄疸减轻,生理指标有所改善,血清总胆红素降低;无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未改善甚至加重。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总有效率7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2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值比较 见表2。治疗前,2组血清中胆红素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1天、4天、7天后,观察组血清中胆红素值下降,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值比较(±s) μmol/L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值比较(±s) μmol/L

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组 别对照组观察组n 4848治疗前246.5±32.7248.1±32.9治疗1天209.3±28.4175.4±26.5①治疗4天179.2±25.1121.3±21.2①治疗7天106.5±19.380.4±15.3①

4.4 2组胆红素复常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3。观察组血清中胆红素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治疗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胆红素复常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天

表3 2组胆红素复常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天

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

5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出生婴儿较常罹患的疾病,以病理性黄疸为主,尤其是足月儿和早产儿更易出现,前者发病率约为50%~60%,后者发病率则达到了80%以上。出现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必须及时治疗,否则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危及患儿的神经系统,出现胆红素脑病等。出现病理性黄疸的因素比较多,如胆红素过量生成、肝脏代谢胆红素出现障碍、胆汁排泄障碍等,由此而导致新生儿体内游离胆红素浓度持续升高,出现面部、躯干、四肢、手心、足心等部位黄染,除此之外,还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健康[3~4]。目前,临床治疗病理性黄疸的方案比较多,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最基础的方法之一,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等优点而被广泛推广应用,其基本原理系光疗箱通过发射425~480 nm波长的蓝光,能够与血清中游离的胆红素反应,使其转化为水溶性的物质而从胆汁、尿液中排泄,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迅速降低。通常每日蓝光照射时间为10 h左右,照射过程中需用黑布将新生儿的眼睛、会阴遮盖,防止灼伤,另外应补充水分,不仅可防止脱水,还能加速血液中胆红素的排泄。常规治疗新生儿黄疸,除蓝光照射外,还会联用妈咪爱,该药物可为新生儿直接补充正常生理菌丛,抑制致病菌,能够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抑制肠源性毒素的产生和吸收,调整肠道内菌群失调,患儿服用该药物后,能够促进胆红素的排泄[5]。

茵栀黄颗粒系由茵陈、栀子、黄芩和金银花经现代制剂技术制备而成的口服药物,其中茵陈有利胆作用,可促进胆酸、胆红素等排泄;栀子可增加胆汁分泌;黄芩具有清热利胆、保护肝脏的作用;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的药效,诸药配伍协同发挥清热利湿、利胆退黄、宣散热毒的作用。现代研究证实,茵栀黄可加快新生儿胆汁分泌的速率,还能够改善新生儿黄疸患者退黄的速率[6~7]。笔者在常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基础上辅助联用穴位按摩,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中医学认为,新生儿黄疸系脾胃湿热或寒湿内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致发黄,良性刺激有关穴位,可推动气血运行,发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滋养脏腑、扶正祛邪等效果。现代研究证实,穴位按摩能够提高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促进胃泌素、胰岛素等分泌,有利于胃肠道的蠕动,促进排便,从而减少了新生儿黄疸患儿体内胆红素的肝肠循环,降低血清中胆红素水平,故对治疗该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8~10]。本研究通过按摩天枢、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位,补脾经,可增强胃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能够将肠内胆红素排除体外;按摩太冲、涌泉等穴位,可发挥清热利湿、疏泄肝胆邪热的作用;按摩阳陵泉,则可产生活血舒筋、疏调经脉的作用。联合按压诸穴位,可发挥通脏腑、健脾胃、利湿退黄的临床效果。

可见,在常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基础上辅助联用穴位按摩,可显著降低血清中胆红素水平,可缩短新生儿黄疸消除的时间,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了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黄疸胆红素穴位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