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刻刀下的百人百态
—— 谢志强和他的百幅系列木刻版画

2018-10-10文/郑

藏天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百鸟刀法木刻

图 文/郑 波

今年8月8日,首届中国版画作品展(贵州巡展)暨“刀版印痕”——第六届贵州省版画学术探索展在贵州美术馆开幕,谢志强版画作品《百鸟衣》入展其中。

《百鸟衣》实际上是由谢志强的100多幅系列木刻版画组成的,最初命名为《贵州人》。一百多幅木刻(实际上完成了128幅),展开来满满一画室,让我惊诧不已,它们是志强在短短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创作完成的,每天一幅。记得之前我俩在交流时,他说准备刻一些贵州人物的版画小品来重新恢复自己的木刻技法,坚持每天刻一幅,重新熟悉木刻的各种刀法技法,恢复自己的手上功夫。其实志强大学的专业就是版画,他是蒲国昌的弟子,有着扎实的版画功底。他说要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先刻一百幅人物木刻小版画。我知道谢志强的性格和个性,说了就肯定会做到,我说等他百幅木刻作品完成之后,一定要给他写篇文章。而较真的志强谦虚地说成了是我给他布置的任务,每刻好一幅版画都会微信发给我分享。而今,志强兄完成了它的“小目标”,所以写下这些文字,以表达对志强兄的敬意。

志强完成的这一百幅木刻头像版画,均以贵州各少数民族为题材,算得上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绝非“一个小目标”。虽说是小幅版画人物,当时我认为怎么也得花上一年半载的时间,却没想到三个多月的时间他就完成了,确实是做到了每天至少一幅的速度,其精神实在令人钦佩。

志强谦虚自言:“一直以来非常羡慕那些心目中的大师,他们用生命去画画,他们抛弃一切杂念去专注,不论数量和质量都是一流的。这一点我就办不到,我还是一个业余水平的凡人,不过我会努力。”可见志强一直都以心中的大师为榜样,专注和执着,勤奋和坚持一直都是他踏实做事做人的准则。无论他做企业、干摄影,还是进行艺术创作均是如此

频频在志强的微信里欣赏到他发出的木刻新作,都是贵州少数民族的人物头像,可以看到每幅作品不同的刀法变化,能明显地看出志强在有意尝试版画的各种刀法的表现方法的运用,并且在人物特征的表现上也非常到位,我想这和志强曾经几十年一直行走于贵州的山区,长期走乡窜寨,致力做好他的“旅游在线”平台的同时,用摄影的方式记录了贵州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息息相关。

◎ 谢志强版画作品《百鸟衣》

在摄影界,志强也绝对是一位高手级的人物,几十年来他深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拍摄了几十万张民族摄影图片,他对贵州各地的少数民族以及习俗和民族文化也是耳熟能详,这也是他创作《贵州人》系列的独特优势和资源,甚至可以说是他已经积蓄了三十多年的体验、阅历、认知、感受后的集中爆发。

木刻是一种“捏刀向木”“放刀直干”的艺术,又是一种充满“力之美”的艺术。它不仅融入了艺术家的感情,更能表现“现代社会的魂魄”,而最易表现“现代社会魂魄”的题材,就是“人物和故事”。而木刻“以黑白为正宗”正是防止流于纤巧柔媚的有效方式,这也符合谢志强特立独行的性格和个性。谢志强的这些小幅木刻人物版画都具有独特的刀味和木味,画面中利用各种刀法技巧将心中的意象和直觉通过刻刀的语汇加以表达。

黑白木刻不借花哨的外表炫人,质朴有力,最能显出作者的功力。这种木刻版画的特别艺术语言,也是鲁迅所说具有感人最深的“力之美”的特点。谢志强的黑白木刻人物非常耐人品味,特别是他的刀法运用,他能恰到好处地处理画面的黑白对比关系,因而产生丰富而和谐的节奏。志强十分重视木刻所独具的“刀味”与“木趣”。他用大小平刀在木板上冲刻,时而正铲、时而斜切,还采用刮和挑的手法,极大地丰富了木刻的表现语言。他说:“木刻版画是一种“痕迹”艺术,能让我在独处的时光里感受刻刀与木流经过手中的每一刻温度,感受木刻版画技艺的魅力!”他不陷西方版画的桎梏,崇尚艺术的民族特色;他酷爱用大圆刀、三角刀刻作版画,作品敦厚、静穆、简洁、整体,有情有境,耐人寻味,富有动人的黑白魅力。

他的这批人物木刻呈现的是阳刚之美,情趣之魅。平实、生动、充满生活气息,一点也不“流于粗陋”。谢志强在抱着练习、恢复、熟悉木刻技法与刀味变化的不经意间,却恰好生动地体现出了一种随性自如、大胆肯定的“放刀直干”,痛快沉着的刀痕总是准确地依附在坚实的造型上,这恰恰得益于他在大学里所打下的坚实的造型基本功。这也是他的木刻版画总给人以一种雕塑般的厚重感的根本原因。

直接用刀在木版上刻作人物头像,谢志强有意识地这样训练自己,目的就是为下一步进行大幅木刻版画创作恢复手上功夫,恢复对木刻刀法的熟练运用和掌握,恢复如何观察对象、如何运刀、如何把握整体的艺术表现。有非常直观和明显的效果。用心去欣赏、体味谢志强的每一幅版画,打动我们的,其实不是用刀、用线、黑白关系的那些娴熟技巧,而是每一幅作品都流淌着的朴素、真诚而又炽热的赤子之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组一百多幅的版画作品,在曾希圣老师的建议和指导下,进行了重新的组织排列成一幅巨幅版画作品,这幅作品正好借苗族百鸟衣的外形,其形似一件百鸟衣,故以《百鸟衣》命名,并且入选了又2018第六届贵州省版画学术探讨展”,这是美术界、学术界对谢志强版画作品专业水平的肯定。

志强的大学版画专业老师、著名的艺术家蒲国昌先生在观看了他的《百鸟衣》后给予的评价:“对于形象的认识能力非常难得,泥土味十足。应该升级了,你有能力驾驭更复杂的画面。”

期待着志强的艺术作品在“折腾”中升级!

猜你喜欢

百鸟刀法木刻
木刻年画
桌上盆景(外一幅)
刀法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李富贵木刻作品
每日挥刀五百下
百鸟城迷踪
人小鬼大狄仁杰
用劲刻
百鸟为衣,乘风而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