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息声效《魔笛》点亮上海城市地标
——上海大剧院首度尝试户外歌剧

2018-10-10陈怡倩上海大剧院

歌剧 2018年9期
关键词:魔笛歌剧院剧场

文:陈怡倩 图:齐 琦/上海大剧院

作为上海大剧院20周年庆典系列演出暨上海大剧院2018-2019演出季的开幕歌剧,8月25日、26日,由上海大剧院与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上海大剧院与汉堡国家歌剧院联合制作的户外歌剧《魔笛》,在上海大剧院正门广场上演。

作为上海大剧院在户外演出领域的首次尝试,户外《魔笛》脱离镜框式舞台,在正门广场上结合剧院建筑搭建了十字形舞台。舞台东西两侧使用多媒体屏幕,呈现与演出相配合的动态画面。观演区设置在十字形舞台的四周,观众围绕舞台而坐,并被巧妙地置身于剧中。

“上海特别版”:为年轻观众量身定制

“想象一下,当你站在大上海的某个街角,所有人行色匆匆,千万个脸庞在视线中一闪而过,他们并不知道和自己擦肩而过的是什么人。亮眼的车灯闪烁跳跃,有一人置身其中——塔米诺。他并不是这儿的人,却在这个偌大的城市中迷失了方向。”伴着上海歌剧院青年男低音歌唱家余杨饰演的“说书人”的浑厚旁白,户外歌剧《魔笛》正式“拉开帷幕”。

《魔笛》是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1791年在维也纳首演,不仅是歌剧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很多歌剧爱好者的入门作品。在原作中,塔米诺是一名王子,他沿着夜女王的王国边境散步,被巨蛇攻击受伤,得到夜女王的救援后被赋予拯救其女儿的使命。

此次汉堡国家歌剧院带来的《魔笛》,则是一部为年轻观众做艺术普及而改编的特别版本——三个多小时的歌剧被浓缩至一小时二十分钟,原版中的若干片段被缩减,乐团的编制相比原版也有所缩小。导演乔吉斯·戴尔侬(Georges Delnon)将剧中对白做了重新编写,并将原剧的故事移植到现代——塔米诺生活在都市中,然而他变得不认识自己,要在陌生世界里找寻存在的意义。此次在上海的演出,由内森·布洛克(Nathan Brock)执棒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现场伴奏。演员们身穿现代休闲服饰,随意又贴近现代人生活。来自德国的YOUNG CLASS X合唱团成员,开场时与观众一同坐在观众席中,在剧情进行到必要时,便纷纷从观众席起身上台演出。

作为一部结合了现场表演和多媒体舞美的歌剧,《魔笛》在汉堡首演时,多媒体屏幕呈现的场景是汉堡的城市、港口和重要地标。与在德国演出的版本不同的是,此次演出加入了众多上海元素——演出将上海大剧院的建筑本体作为背景本身就已是一大亮点。十字形舞台东西两侧矗立着的多媒体屏幕上,所投映的配合剧情呈现的视频中,时而出现夕阳映照下的东方明珠,时而出现晚霞余晖照耀下的莫干山涂鸦墙;王子塔米诺在中山东路外滩收到了拯救公主帕米娜的使命,他带着一帮朋友们穿梭于城市阡陌纵横的弄堂,随后坐上了上海地铁、穿过外滩观光隧道,在充满市井气息的小巷中寻觅公主的身影。

上海元素的融入还不止于此,说书人口中融入大量网络流行语的上海式调侃让人忍俊不禁。又如,为了安慰情场失意的塔米诺,说书人说:“走,我带你去隔壁人民公园相亲角。”剧中,“四位一体”的“帕帕吉娜”甚至还对着帕帕基诺唱起了“抖音神曲”《学猫叫》……

从演出效果来看,这些来自上海观众身边的场景和最具上海特色的景致,确实引发了观众非常多的共鸣,现场笑声不断。担任此次导演的汉堡国家歌剧院艺术总监乔吉斯·戴尔侬曾在采访中表示,他改编这部著名歌剧的初衷,是希望更多人能透过新颖的观演关系去了解《魔笛》这部歌剧作品。而这恰恰与上海大剧院策划这场演出时,“希望更多观众通过这版《魔笛》爱上歌剧这门艺术”的期望不谋而合。

“科技改变艺术”:不止于一场普通的现场表演

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说:“未来的剧场一定是与科技结合在一起的,借用科技实现艺术上的想象力。”因此,当汉堡歌剧院将《魔笛》这个项目带到上海大剧院,剧院方就开始为这场演出寻找更创新的表现形式,希望这场歌剧的意义能够不止于一场普通的现场表演。但这次的户外演出,“天公是否作美”和“观众能否得到完美的视听体验”,仍是剧院最担心的两个方面。

其实,自8月13日《魔笛》的户外舞台搭建开始,这个十字形的舞台已连续遭遇了三个“组团影响上海”的台风。“敲定演出时间时没有查看天气预报,这的确是一件‘拼人品’的事。好在,从往年的数据来看,上海8月底台风一直比较少。搭台时,我们已经遭遇了好几次台风。事实证明,舞台很牢靠。”张笑丁说,“搭台时,我们有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是必须保证绝对安全,第二是技术方面。经测试,搭建的舞台可以抵抗住9级强风。当然,演出时也有可能会下阵雨,舞台有顶棚,不会影响演出;如果雨量过大,我们也已做好了移师室内演出的预案。”

观众席的设计,则是此次演出的技术难点。张笑丁介绍,为了有效地保证了观众良好的视听体验,此次演出使用的是费迪曼逊四维公司的“四维全息声”技术,旨在为观众带来三重“沉浸式”的观演体验——通过全息电子声罩技术进行剧院声学环境的3D户外还原,仿佛在上海大剧院的广场上搭建了一座“没有墙”的大剧院,即“沉浸式剧院”;“沉浸式观演”对四个观众区分别进行扩声,确保了高品质和一致性的听感,也打破了常规剧场最佳听音位置的局限;而“沉浸式表演”将演员的扩声采用声音定位追踪技术,实现“音随画动”,即人走到哪里,声音就“跟”到哪里。

这样的新技术下,不论是哪个位置都能很好地得到照顾,而且声音不会往外扩,也不怕在户外受风吹影响,观众的现场体验会与通常在剧场里有所不同。张笑丁说:“剧场里,每个位置听到的声音都会有差别。但在这个空间,183个音箱能覆盖每个位置,这样的布置没有音响盲点和盲区,使得声音高度还原剧场中的高保真效果,保证每个座位都是‘皇帝位’。”

一般来说,歌剧制作耗资不菲,更不要说是高技术含量的户外制作。那么,仅演两场是否可惜?张笑丁解释,“硬件设备并非一次性利用,舞台主体构件是租赁的,灯光则是拆取剧场内设备,用完马上装回去。音响设备计划将运用于改造后的大剧院小剧场,通过计算机编程完成模块切换,拓展剧场功能。”她把此次制作视为小剧场原创作品的练兵,未来在此将推出《浮生六记》等更多原创作品。

为了让更多中国观众能够走近和喜爱经典艺术,作为户外歌剧《魔笛》的联合主办方之一,上海广播电视台此次派出了专业的技术和导播团队参与演出直播。在今年7月初由上海大剧院主办的“2018世界剧院运营及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国家大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肯尼迪艺术中心、迪拜歌剧院、香港西九文化区等国际艺术机构与上海大剧院共同签署的《上海宣言》就曾提出,各方将探索建设智能便捷的线上艺术视听平台。此次户外歌剧《魔笛》由专业团队通过电视和网络向观众播出,不仅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未能来到现场的歌剧爱好者观看经典歌剧的现代演绎,同时也让更多普通观众通过在线观看的方式来了解歌剧,走近艺术。

在《魔笛》演出之际,上海大剧院也同时迎来了20岁的生日。开幕20年来,上海大剧院已经引进了众多国际著名院团的优秀作品,也倡导并推动了国内优秀艺术作品的持续上演,与国内外院团共同打造了多部“上海制作”的舞台作品。上海大剧院不仅是国际舞台艺术的展演平台,也成为了原创制作剧目的孵化平台和本土艺术人才的推荐平台。此次上演的户外版《魔笛》,正是向年轻观众普及古典艺术、提升“上海文化”标识度的一次有益尝试。

猜你喜欢

魔笛歌剧院剧场
魔笛老爷爷的一天
欢乐剧场
论《日出》的剧场性
莫扎特歌剧《魔笛》的课堂赏析
开心剧场
上帝的魔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