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唱山歌人心热?—听歌剧《刘三姐》北京首演

2018-10-10陈志音

歌剧 2018年9期
关键词:彩调阿牛刘三姐

文: 陈志音

中国歌剧舞剧院和桂林市文艺演出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委约创制的民族歌剧《刘三姐》,7月25日、26日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两场。现场观众的审美体验,熟悉亲切又耳目一新。楼座有些中老年人干脆跟着唱起“多谢了”“藤缠树”“什么结子”……但熟稔的歌曲大多接不下去,因为和电影里听来的已然有了距离。

笔者现场聆赏了26日的第二场演出。全剧结束后,原本先入为主的担忧没有了,可能听到的“歌曲联唱”或“老歌串烧”,全都有机化合在新创民族歌剧里,暗自一哂杞人忧天。在彩调剧、歌舞剧、故事片《刘三姐》基础上,民族歌剧仍然讲述着民间传说中“歌仙”刘三姐的故事。一个老故事要讲出新意,引人探奇的莫过于音乐和文本,雷蕾和易茗,究竟会把功夫用在何处?

花有枝叶妹有哥

民族歌剧《刘三姐》剧照(摄影:刘海栋)

天幕满屏青峰叠翠“桂林山”,舞台一泓清明如镜“漓江水”。清雅画舫悬挂幡旗,原来是靖江王游江观景,他和女儿小郡主、学道大人都是歌剧新添人物。桂林漓江西岸确有一座始建于1372年的靖江王城,这个蛮靠谱。但民间传说中刘三姐原型刘三妹属唐朝人氏,“宋人著述已见记载”(《乔羽文集》文章卷P.66)。相隔朝代穿越附会,在艺术舞台可能行得通?反正不是历史教科书。

在彩调剧、歌舞剧、故事片的基础上,新版歌剧文本做了些什么?编剧开笔之前做足功课下到功夫,在戏剧矛盾冲突上保留重要节点。原初的彩调剧中的夺佃与抗租、霸山与抗霸、禁歌与抗禁,这三对矛盾在歌剧第一、二幕集中表现前两种。彩调剧、歌舞剧带有谐谑色彩的“媒婆说亲”,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桥段,但歌剧容纳不下繁复头绪,需删繁就简脉络清晰,更集中明确塑造人物形象。歌剧突出“反派”莫怀仁(谐音坏人)贪财贪色的人性特征,保留“丑角”式的三个书生。而懦弱胆怯的“中间人物”三姐胞兄刘二,则彻底退出歌剧舞台。

相隔60年,歌剧应随社会变迁而注入新鲜的时代气息。在提升扩展更新《刘三姐》的审美格局、层次、范围、评价上,易茗匠心独运,前面提及的靖江王和学道大人,两个“新人”将影响范围从渔村山寨向外辐射延伸扩大发展;在电影里,老渔翁是行动的主导,而阿牛戏份单薄。歌剧男一号应与女主角相等匹配,易茗将阿牛牢牢固定在男一号位置,提升其表演空间,丰富其人物形象。

关于“惩恶”的情节,彩调剧采用悲剧处理(刘三姐死后化作青峰“镇压”莫老爷),影片却偏于淡化描写(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圆满结局)。歌剧落笔在于自上而下解决问题,小郡主求助老父王,一纸公文三姐得救,惩恶扬善开放结局。尾声与序曲首尾呼应,刘三姐手持竹篙撑开竹排渐行渐远,终于隐没在蒙蒙烟雨之中。天亮了,阿牛的歌声在晨雾中飘荡:“连就连,我俩结交订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刘三姐的歌声随之应和缠绵:“船行远,千里水路歌不断……”漓江岸边众人呼唤:“啊,若问何时来相会,待到来年三月三。”

全剧唱段有70余首直接沿用同名电影歌曲文辞。经易茗比对考证,同名电影歌曲部分歌词与同名彩调剧第一、三、五剧本方案及同名歌舞剧的歌词,相同或相近的约有二三十首。乔羽原作异彩纷呈独树一帜。易茗特别声明:歌剧引用的70余首歌词著作权与本编剧无关。根据歌剧需要,新作歌词38首归属易茗独立版权,将鲜明个性化入其中——“山歌出口几多难?亏了还是七尺汉”“莫担心,山歌偏爱种田人”“不怕几多风和雨,花有枝叶妹有哥”和“姓陶不见桃结果,姓李不见李花开”“好笑多,好笑田螺出了壳”“画眉困在八角笼,八角笼门锁重重”——新作与原作,笔法格调和谐交融,如出一辙浑然一体。

青山绿水搭歌台

同歌剧《冰山上的来客》一样,《刘三姐》仍以同名电影音乐为蓝本。还有谁比女儿更能吃透父亲的创作意图与个性语言?在充分吸收原作精华的基础上,从中提炼出歌剧人物的主题,雷蕾用主题发展、模进变化等常用手法,将原初主题丰富发展以增加其戏剧性的张力。音乐同文本一致,大量采用原作歌曲,重新调整布局结构,重新编配和声织体。全新谱写的38段歌曲和情绪、场景等器乐段落,大多与生俱来天然带有原作音乐的隐性基因。

序曲由简洁的引子牵连清晰的主题,这分明是从“藤缠树”里化出来的一个“刘三姐”。全剧的重要段落和女主的情感高潮,最富象征意味的主题都会作为点睛之笔。开场第一首女声合唱令人耳目一新,但其主题动机无不源自电影中的“姐妹二人梭对梭”,这首三姐和舟妹在织渔网时唱的一首小歌谣体的插曲。“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和声配器的小二度半音下行,在听觉效果上与四五度和声产生差异。

因电影中的阿牛音乐基本“无主题”,所能记住的大概就是些少量的对唱。雷蕾在前面众乡亲的合唱中,用了一段四三拍的节奏型。在“多谢了”后面的这一段,提炼出一个有大调性质、节奏鲜明富于阳刚力量的动机,这就是阿牛的人物主题。在阿牛后面所有唱段中,这个主题都会以不同方式发展变化,从而使其音乐形象不断丰满生动起来。

莫怀仁代表着刘三姐的对立面,原电影也缺少其音乐主题,歌剧的音乐和唱段基本全新写作。从“三个秀才”里撷取部分素材,再掺杂一些戏曲元素,形成莫怀仁音乐主题。在群戏中,雷蕾将原作的对唱、齐唱统统改造为重唱、合唱,使之更具备歌剧化的品相。在交响乐队中可以清晰辨识民族乐器的独特色彩,琵琶、扬琴、柳叶琴,颗粒性的声声拨奏,如飞溅的水花、心跳的律动,在道白中还能发挥铺衬垫底的作用;竹笛清越悠扬似山野幽谷微风拂面。音乐不仅以民乐点染,还有民族和声织体衬托。这次作曲家为《刘三姐》而抛弃所有惯用的三和弦,所有和声都用民族调式四五度和声。而在紧张场面会用更为复杂的现代和声以造成对峙交锋的效果。

剧作家乔羽在电影中部分使用或有机化用了原彩调剧、歌舞剧的文辞,但他更是“画龙点睛”能动创新,用大量个性化的语言更新并提升了刘三姐的艺术形象。同理,在艺术气质与审美格局上,雷振邦的音乐也有大幅度的变革与创新。“山中只有藤缠树”,所有人看到原剧这段“曲五十八”都会感到讶异,开初老渔翁唱的四句乡野小调,原本和爱情毫不相干,但乔羽把“藤缠树”发展为一个爱情主题,雷振邦的音乐使之更富情感魅力。高度艺术化的《刘三姐》,歌声脍炙人口深入人心,从壮家山寨传扬神州远播天下。

民族歌剧《刘三姐》剧照(摄影:秦超)

从广西民间器乐曲里,雷蕾挖出的种子在歌剧中开出新花,“歌圩对唱”中的合唱,采用复调音乐最为复杂而严谨的赋格手法,多声部在不同调性上展开。三姐取胜后,阿卡贝拉曲风合唱的欢快主题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

千里传歌在人间

乔老爷曾说:“刘三姐是广西沃土上开出的一朵光彩夺目的佳花,黄婉秋则是这朵佳花结成的果实。”(《我与刘三姐》序)此话表明了黄婉秋和刘三姐的难解佳缘。好像冥冥之中命运安排,同期电影《刘三姐》和《红珊瑚》,竟都以“艺术完美”标准,要求演员与歌者间离分体。银幕上下,一个刘三姐,看黄婉秋演、听傅锦华唱;一个珊妹,看晓军演、听傅丽坤唱。但大多数观众却不带分别心,艺术形象同体共荣。

青年女高音歌唱家蒋宁,通过《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经典民族歌剧舞台实践,在艺术上磨砺本工积累经验。《刘三姐》是她的第一个原创首演角色,无范本挂头牌的A角。她要面临一个严峻挑战,歌剧现场表演,女一号的唱段多、难度大,雷蕾为她的咏叹调设计了很多高难技巧的华彩段落。这个“三姐”怎么样?从形貌来看,蒋宁同60年前的黄婉秋竟有几分神似,她们都属于婉丽甜美一类。从撑着竹筏登台亮相开始,刘三姐,视觉形象符合观众想象。

“山顶有花山脚香,桥下有水桥面凉。心中有话对谁讲哎,山歌出口传四方。”女一号舒喉放歌,初闻歌声清甜甘润,声音造型可打高分。在大量对歌应答的唱段里,蒋宁表演最自然松弛的是第三幕。在三姐咏叹调中,“他的身影越来越清晰”,抒发姑娘情思缠绕心海涟漪。但,刘三姐不是普通村姑农家女儿,她是聪慧过人机敏超凡的“歌仙”,她的眼界见识、思维表达,岂是常人所及?在刻画人物个性特征上,演员还需再往深处去琢磨以打磨出更耀目的光彩。

“爹,我去江边弄条鱼来给你下酒。”阿牛开腔第一嗓是道白而非演唱,他是毋攀的新角色。从2011年8月24日,中国歌剧舞剧院新创民族歌剧《红河谷》在北京保利剧院首轮公演,我的笔端第一次出现“男高音毋攀饰琼斯”。在这七年中,从一个配角长成头牌生角,毋攀成长可谓神速。好像未经太多过渡就相继主演《苏武》《星海》《林徽因》《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男一号。他确实天然具备男主资质——身量高大挺拔匀称,歌喉明亮纯净圆润,声音通透运腔流畅,还有一个突出优点,中文咬字特别清晰,听毋攀演唱不用盯着字幕看。

歌剧中的阿牛唱段,基本都是原创新曲,这个角色淳厚质朴的内心情感,毋攀的演唱既率真又诚恳富于可信度与感染力。“啊,我们农家的姐妹,多么美丽,多么爽朗。”男儿最初的心动;“三姐歌声传万家,阿牛只想唱给一人听!”阿牛克制的心声。在山洞里、在榕树下,阿牛对三姐的爱恋,丝丝入扣渐次升温,毋攀歌声入耳走心情真意浓。《山水难断两相望》这段咏叹调,叙事、抒情、感怀、慨叹起伏跌宕层次分明,男高音的演绎酣畅淋漓动人心弦。

歌剧《刘三姐》还有时间打磨锤炼。莫怀仁嗓音可听性强,如歌唱中再注意些民族韵味,人物感就会更明确;小郡主表情形体比较自然,如声音造型有所改变使之贴近角色,演出效果肯定会更理想。幕间换景可否用音乐衔接更连贯、更流畅?咏叹调某些高音不够自然也无必要,可否去掉几个、调整一些?阿牛投江前的唱段,在特定语境中显得过于冗长不合情理,可否调至前面?全剧道白略显繁琐零碎,可否以宣叙调取而代之?全剧短歌太多,可否删减枝叶,集中为男女主人公增添一两段有深度的“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性咏叹调?全剧排练略显仓促,可否再严谨细密一些?继续加油提高成色,歌剧《刘三姐》还能再上艺术新台阶。

民族歌剧《刘三姐》剧照(摄影:刘海栋)

猜你喜欢

彩调阿牛刘三姐
向往刘三姐的故乡
阿牛
经典彩调进校园
期待山花更烂漫
阿牛放牛
娃娃彩调扬名声
寻找刘三姐(外一首)
黄四姐牵手刘三姐 同心共筑旅游梦
浅谈刘三姐文化档案
阿牛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