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

2018-10-09孙璇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综合护理治疗效果并发症

孙璇

【摘 要】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8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92例。通过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为实验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通过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有效降低了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病率(4.35%),远低于对照组的23.91%。同时综合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对于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实验组的满意率为94.56%,高于对照组的65.22%。P<0.05,两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还能提高医务人员的护理水平,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综合护理;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症;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9-03--01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是指骨髓未能在一定时间内产生足够血液细胞(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补充血液的一种现象。年发病率为0.39/十万人口-0.74/十万人口,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但以中年人为主,男性患者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其发病患者有两种,一种是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另一种是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而先天性的患者非常罕见,所以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一般为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身体虚弱,非常容易引起一些相关病状的出现,包括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再障综合征、肝炎再障综合征、妊娠合并再障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后再障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8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进行研究,必须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92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47例,年龄在28-47岁,平均年龄为31.26±1.41岁,平均体重为71.33±1.75Kg;观察组的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在27-46岁,平均年龄为(32.18±1.64)岁,平均体重为71.33±1.75Kg。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均无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

1.2.1 感染预防护理

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储备一定的护理知识。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创造一个安静、干净和舒适的病室环境,在营造良好病室环境的条件下,严格实施消毒处理,杀灭室内的病毒和细菌,保证患者生活环境空气干净,患者吸入清新的空气,记录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和室内空气清新指标变化。

1.2.2 出血预防护理

对患者进行抽血检查,确定患者的血型,护理人员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出血倾向进行预测,并做好预防措施。同时医务人员安排患者的着装要干净舒适,及时清洁患者的皮肤,在衣服和皮肤上不能有明显的污渍。

1.2.3 饮食护理

在保证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必要饮食的前提下,护理人员要安排高热量、高蛋白和维生素多的食物,其中提供的食物和餐具要进行严格的杀菌处理,不仅需要保证患者饮食容易消化,而且要保证患者食物的营养均衡。

1.2.4 心里护理

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心里安慰,消除患者心里的紧张感和恐惧感,同时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护理水平,多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尽量满足患者各种的要求。如果患者心里情绪出现较大波动或者情绪失控,护理人员要安定患者的情绪,进行合理的疏导。

1.3 评定指标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相关并发症发病率和患者满意度两方面进行评定。其中相关并发症的评定治疗是皮肤感染、呼吸感染和出血。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比较两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t检验的方法,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X2进行检验,P<0.05,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病率情况

实验组通过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相关并发症发病率。将相关并发症分为皮肤感染、呼吸感染和出血三类。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的相关并发症发病率远低于对照组,表明综合护理干预手段能降低患者的临床发病率。P<0.05,两组并发症发病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满意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对于治疗效果的满意率,将患者满意情况分为三档,即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P<0.05,两组满意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综合护理干预是指在一定的护理知识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系统程序的一系类护理活动。综合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手段,不仅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而且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到患者的心里状态变化、病房环境和家属的关爱等其他影响因素。另外将患者为中心,用现代护理知识为指导思想,以综合护理程序为基础,同时把护理程序系统的运用到临床护理中去,综合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患者的最佳护理。

要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进行最为有效的治疗,护理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护理手段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能有效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和恐惧。本研究通过将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并发症发病率和对治疗结果的满意程度。结果表明通过综合护理干预,能有减少皮肤感染、呼吸感染和出血的发病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通过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系统和细化的综合护理干预,不仅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护理意识,而且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广大医院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闫雪华.综合护理在ATG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1):103-104.

高德杰,朱叶勤,张言荣.综合护理干预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1):27-28.

李欣.1例克罗恩病并发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干燥综合征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0,25(5):33-34.

高丽.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感染的观察与护理60例[J].中国农村卫生,2017(20):61-61.

韩吉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9):64-66.

于静,郭淑霞,孙婧.重型再生障礙性贫血并发感染的观察与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0):5996-5996.

猜你喜欢

综合护理治疗效果并发症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