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化视域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2018-10-09温博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高校发展

温博

【摘 要】在国际化视域下,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与民族传统体育结合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陈述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历程及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分析了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提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现存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校 民族传统体育 发展

在复杂的文化背景和居住环境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汉族常见的项目有跳绳、武术,蒙古族有马术、射箭,壮族有龙舟、抢花炮,回族有木球、踏脚等。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影响力日益扩大,发展成为体育强国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高校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体育课程中设置了足球、篮球、网球等西方体育项目,这些项目不仅与国际接轨,还吸引着多数年轻人。但导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占比过小,发展缓慢。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成为体育强国、文化大国,就必须传承和发扬自身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国有着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传统体育项目更是数不胜数,我们有着充足的底气保持文化自信。但当前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中开设课程过少、形式单一,学生对其了解甚少,缺乏学习兴趣,从而使得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缓慢。如何使高校体育教学与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在国际竞争中彰显大国风采,已成为高校体育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在国际化视域下,探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性、面临的挑战和有效解决的途径。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性

民族传统体育是由各民族创造的,为获得增强体质的技能,而进行的竞技娱乐和教育的一种综合性文化形态。高校是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传承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并且使其繁荣发展,是高校应有的职责。

1.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

当今,国际竞争从经济向文化蔓延,文化软实力对成为世界大国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提高传统体育的影响力,扭转国际体育赛事以西方体育项目为主导的局面,输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体现国家软实力。

2.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强健的体魄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历经千年演变发展,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着各民族坚韧不拔、团结一致的优秀品质。开展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让学生得到良好的锻炼,还能使其在民族传统文化中体会到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

3.丰富高校体育课程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不但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还要与实际紧密联系。高校可以在体育课程中加入一些对场地、设施要求不高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木兰扇、太极拳等。这些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加入,不仅能丰富体育课程内容,还可以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项目。

当前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1.开设项目过少

当前,高校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种类有限,主要集中在武术、木兰扇等项目上,课程选择余地小,且在同类运动中,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差异很大,大众熟知的某种或几种项目开设广泛,其他体育项目很少有高校开设,且种类少。很多学生为了完成体育学分,选择简单易行但自己不喜欢的运动项目,兴趣自然不高,很难达到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目的。

2.组织不完善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往往是在体育课上进行的,但体育课学时较少,学生在短时间内只能接触少量传统体育活动。虽然学生社团经常举办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为其普及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社团组织力量小,影响范围有限,达不到最佳效果。学校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数量少,举办时间不定期,也未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3.师资力量不足

民族传统体育有着深厚的文化知识与地域背景,各地教学内容均不相同,教师对本地区的文化了解程度,一定情况下影响着授课质量的高低。目前,在各类学科授课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体育课程教学也不例外。很多教师对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不深,对传统体育项目涉猎有限,再加上体育教材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编写得较少且不够详细,给教师教学造成了一定困难。

4.教学手段单一

授课过程是联系师生的有效途径,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多采用讲解、联系、评测的方式开展近代竞技体育活动,教学手段略显单一。民族传统体育本身竞技性弱,又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教师只是简单讲解,再由学生自行操练,学生就无法很好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并会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具体策略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不但能促进大众对传统体育及传统文化的理解,还能扩大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更能转变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但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的良性发展。在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给出以下解决方案。

1.学校提供课程平台

当前,很多高校开展的体育课程项目较多,且形式多样,但多以西方体育项目为主。想要将民族传统体育很好地传承与发展下去,就需要高校将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纳入课程体系当中,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平台,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增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情感。

2.举办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除在课程中设置各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外,开展相关活动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当前,高校体育活动项目种类繁多,社团也是琳琅满目。其中不乏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但因其领导力弱,组织规模小,并不能很好地达到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目的。学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定期组织一些趣味性高、參与度广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3.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相融合

现代体育因其自身魅力,有很大的普及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因几千年的积淀,有其本身独特的文化底蕴。现代体育项目职业化程度高、竞技性强、趣味性高,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体现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进程和优秀品质。因此,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将现代体育的竞技形式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文化内涵相融合,开发适宜的体育课程和组织有益的体育活动,能有效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4.提高师资力量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高校应加强师资力量培训,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对在职教师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培训,开展文化理论知识学习,使其了解全国影响力较大的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深入学习本地区的传统项目,从而加强教师自身素养。其次,在体育师范生的课程中加入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并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了解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背景和精神内涵,深入体会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并在成为教师后对其进行传播。

5.教学方法多元化

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搜集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关的短片或电影,提高学生的文化认知。在讲解过程中,除分解动作外,可以加入相关体育运动背景知识,增进学生的理解,还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自身特点,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有效发展民族传统体育。

结 语

当前,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存在体育课时较少、管理力度不够、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高校积极改革创新,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也符合体育大国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目标定位,我国深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使其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全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度,使其在学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积极传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长此以往,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也能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源:《民族传统体育走进校园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为例》,《理论观察》2011年第8期。

[2]韩兵:《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对策》,《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第81-83页。

[3]李政、唐君玲:《普通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探析》,《搏击武术科学》2006年第9期,第65-69页。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体育高校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