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当代水墨人物画研究

2018-09-29王苏华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当代笔墨艺术

王苏华

摘要:如果我们对二十一世纪的当代中国美术稍作观察,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很多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艺术家逐渐走向历史的前台,成为各自所在领域的中坚力量,开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张江舟无疑就是其中一位,张江舟在当代水墨的探索中就表现出这种锐意进取的勇气。他深知水墨的“当代性”在于对现实投以文化的关切和在语言的表达上提升精神性的含量,例如,《生命墨语》系列作品,是在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日子里,他在灾难的现场感受到生命的毁灭与意志的力量,从而以系列作品表达了生命之殇和命运的抗争,用超现实的叙事手法揭示了悲怆与崇高的主题。

关键词:水墨人物;笔墨;艺术;当代

中国人物画从最早的始于先秦,如《人物御龙图》《人物龙凤图》。发展到魏晋时期已经面貌一新,出现了一批以顾恺之为代表的人物画家,也确定了“以形写神”的美学观点并影响至今。唐宋高峰迭起,文人画的高峰期,中国画的完整分科。水墨人物画的出现与发展则是在五代石恪的《二祖调心图》、南宋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六祖截竹图》、《破墨仙人图》。但与山水、花鸟不同的是,人物画的渐去衰落,直到近现代又重新复兴,发展、繁荣。纵观历史的长河,除了梁凯、陈洪绶、任伯年等一些优人物画家外,优秀的水墨人物画作品亦是寥若星辰。

而现当代水墨的人物画则是在20世纪初,国人将西方的科学和绘画思维体系与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相结合,自此,中国水墨人物画开启了另一座高峰,水墨人物画家也开始广泛吸收西方现代的绘画观念,在水墨人物画的形式语言上趋于多元。徐悲鸿、蒋兆和是这一时期画坛的领军人物。从此。中国水墨人物画确立了以“徐蒋体系”为基准的发展史。

随着时代迅速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文化条件下,新一代画家都意欲在创作的观念与方法上超越传统和前人,用当代人的眼光和视角表现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精神,用综合的艺术素养构筑新的艺术意境。无疑,张江舟就是其中一位,张江舟在当代水墨的探索中就表现出这种锐意进取的勇气。做为新时期水墨人物画的代表之一,张江舟不论在其理论著作还是水墨作品上,都为我们呈现了很多具有学术研究思考。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叙画之源流”篇开宗明义的写道:“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强调了绘画的社会文化功能,特别是道德教育的意义,否定了将绘画仅仅看做是怡情悦性之事的观点,对绘画题材领域的扩展和价值功能的开发都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受到传统儒道思想、官场斗阵、朝代更替等影响。文人画更多是一种传统士大夫的自我慰藉,不能改变环境,唯有改变自我。“山居高士”“竹林贤士”“清空”“幽寂”“萧寒”“旷远”“淡泊”为作,更多的是心系泉林花草,不与社会同浑浊的精神品操。但用人物画批判现实的道路上,确越走越远,这也是为什么宋后人物画相对于山水、花鸟画逐渐衰落的原因。“然而,有别于传统文人画遁世逍遥、洁身自好的心灵独白,当代水墨画创作对精神境遇的个性发散,却是建立在现实关怀,甚或是世俗体验之上的心灵与现世交织磨砺、往复碰撞的别样情思与意绪。这里有对逝去情怀的追记,有对宇宙洪荒的诗性咏叹,更多的则是对现世尘嚣、世俗文化的诘问、由此形成了当代水墨画在审美功能上的激进品质。”

“人与其环境之间失去和谐后生存的无目的性,就是常常意识到世界和人类命运的不合理的无目的性”。当下社会结构存在着诸多问题,当代人所遭遇的普遍精神困境,内心的浮躁与不安“金钱至上、物欲横流、小孩愁上学、大学生愁就业、青年人愁工资、中年人愁财富地位、老年人愁养老。而与自然的不和谐则是森林砍伐、雾霾、水土流失引发的泥石流、地震海啸等疯狂的吞噬着人们的生命。经济发展的背后当代人承受着的缺是巨大的代价,“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这个社会普遍的通病。无疑张江舟已经清晰认识到了这一社会状况,并试图去做一些改变,就如鲁迅一样,一个用“画笔”一个用“文笔”,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改变这一社会现状。

张江舟是以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齐头并进,学术文章与创作实绩相互映发而显于世,不论在题材还是笔墨手法都进行了创新。张江舟在自己的水墨人物画的表现上,越来越偏向与表现内心情感与社会责任感,并与2006年发表《回复绘画本体的当代水墨画》一文,分别从精神形態、艺术功能、语言结构、笔墨形态四个方面分析比较了“传统“与“现代“水墨人物画的特征意义,且又一次用作品进行了实践,并在2013年以《生命·墨语》系列进行了全国巡展,代表作如《大梦典》等。

不同时期,不同的笔墨艺术造就了现在张江舟的艺术人生。相信张江舟在以后的日子里也会继续否定自己,突破自己,创作出正真属于他的时代作品,等待巅峰时刻的到来,流传千古。

猜你喜欢

当代笔墨艺术
纸的艺术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6年第五站读者来信选登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当代》背后的当代
爆笑街头艺术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