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企业内部控制下预算管理关键控制点的思考

2018-09-29宫杰

商场现代化 2018年11期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

宫杰

摘 要:预算管理是企业进行有效内部控制的手段,无论是在实务界还是在理论界,企业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都在内容、主体、风险点以及目标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性,由此可知,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关注点也是企业预算管理的关键控制点。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基于企业内部控制下预算管理关键控制点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以供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关键控制点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在管理与发展过程中,逐渐重视對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关键点控制的重视力度,从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二者之间的关联入手,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从根本上帮助企业实现预算管理,提升经济效益。同时以经济学、会计学、管留学以及内部控制学等理论为基础,进行关键点控制,以此来帮助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分析

以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基础,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企业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满足当前时代的需求。并由于此可以看出,企业内部控制的五点要素均与预算管理存在明显的关联性,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企业进行合理的风险评估过程中,需要以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为基础,实际上,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不仅会对内部控制产生影响,还对预算管理产生影响,例如,通过合理的预算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的风险。

第二,预算管理的环境与内部控制环境相同,例如,内部管理环境包括的企业文化、责权分配、治理结构、人力资源等,良好的内部环境有助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预算高效进行监督与执行,进而通过预算情况反映出企业内部环境情况。

第三,有效的信息与沟通,可以保证企业在内部控制合理的运行过程中,对预算的执行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满足当前实际的需求。例如,通过预算控制情况可以有效的获取信息,也是现阶段内部控制获取信息的有效方式。

第四,预算控制包含于控制活动内,并且其他相关的内部控制措施也是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关键点,例如,职务分离、绩效考核、授权批准等。

第五,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均可以利用内部监督,并利用有效的监督,发现实际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进而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内部改进,加强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

二、基于企业内部控制下预算管理关键控制点分析

对于企业来说,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从根本上促使预算管理实现目标,进而满足当前实际的需求。与此同时,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也是企业有效进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相对来说,企业内部的控制重点也是企业的风险点,而预算管理的关键控制点则主要来源于内部控制的重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和预算管理均存在明显的关联性,对于二者来说,在企业自身的战略规划、职责、业务、文化建设、财务以及其他相关的职务中,其实际的最基本要求点相同,内部风险控制重点与预算管理控制关键控制点相同。基于此,在实际的控制过程中,应首先明确内部控制实践的主要内容,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控制预算编制内容

在企业的内部控制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编制完善的年度预算大纲或者完善的预算手册,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效的预算,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方向,满足当前发展的需求。实际上,在企业的年度预算编制过程中,必须保证其自身符合企业的需求,与企业的经营计划、战略目标、决策预算等相符合,帮助企业稳定发展。预算编制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预算、业务预算以及专项预算三部分,并将三种预算进行合理细分:

第一,财务预算,主要包含企业自身的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直接与企业自身的筹资、运营、管理、分配等相关联。财务预算存在的风险较大,尤其是在当前的背景下,如果财务预算不合理,将可能引发严重的财务危机,例如,投资失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筹资不当导致债务危机发生、合同签订不合理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受损以及会计报表编制不合理影响企业决策等。

第二,业务预算,则主要包括当前企业自身的生产、销售以及采购等。业务预算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进行销售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造成严重的货物积压,导致其自身的库存积压,影响正常运行,而在企业的采购过程中,由于预算不准确,导致采购数量不合理,造成严重经济压力,影响企业自身的运转。存货管理问题也会导致企业出现问题,例如,出现存货减值、无形资产减值以及固定资产减值等。

第三,专项预算,则主要包括企业的外包工程、技术研究、工程开发以及相关的工程项目等。专项预算风险主要表现在企业工程项目决策中,由于决策的失误而导致项目失败,或者由于管理不当而导致项目自身的成本投入增大,直接影响其实际的企业发展。与此同时,还存在其他形式的专项风险,例如,研究不正确或开发不合理导致项目失败、业务外包管理不当导致成本管理过高或者质量存在问题等。

由此可知,预算内容的控制关键点在于预算内容自身的齐全与规范性,保证其预算事项的依据充分,进而保证预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控制预算职责

现阶段,企业自身的预算控制岗位主要有四部分,包括预算的审批、编制、考核以及执行,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四个岗位之间应保证良好的相互依存关系,并相互制约,满足当前时代的需求。对于预算编制来说,其主要由企业自身的财务部门进行负责,通过合理的预算与管理,保证其正常的开展。预算执行主要由企业自身的总部各部门与子公司为执行主体,进行有效的执行。预算审批则主要由企业的董事进行决定,通过合理的调整与控制,进而进行有效的审批。考核通常由企业的审计部门与监察部门进行,通过准确的考核情况发现企业的实际状态。相对来说,企业预算职责的管理风险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完善,在实际的控制过程中未能形成良好的牵制状况,直接影响实际的控制效率,因此,预算职责的控制关键点在于不相融职务的分离与相应预算权利的承担,进而保证其有效的落实。

3.预算编制方法控制

受当前的经济发展影响,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预算管理逐渐形成完善的预算管理方法体系,并且该体系自身的包含范围较广,内容较多,例如,零基预算、弹性预算、概率预算、滚动预算以及相关的动态预算等。实际上,相对来说,一种运算方式仅能适用于部分预算内容,由此可知,不同的运算内容需要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预算,以达到最终的目的。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管理要求的不断变化,其自身的预算方式与方法也需要随着进行改变,通过合理的调整,满足实际的需求。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由于自身的性质不同,在进行预算过程中,其自身的要求也存在明显的不同,基于此,在实际的编制方法控制过程中,应根据企业自身的性质和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计算方法,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种,零基预算,该种方法主要是指放弃原本的数据,重新进行计算,以新事项为基础,不受原有的因素影响,重新进行编制预算,满足实际的需求。响度起来说,该种预算方式主要适用于与业务量无关的预算与费用预算等情况。

第二种,弹性预算,该种方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尤其是相对于固定语段来说,弹性预算可以灵活的适用于与业务量相关的事项预算与编制,例如,企业的销售成本、销售收入、销售利润以及销售费用等。

第三种,概率预算,在企业的正常经营与发展过程中,受其自身的性质影响,企业必然会承担一定的风险,导致其具有不确定性,需要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风险判断,尤其是对难以判断的收入或者支出进行有效的概率预算,满足实际的需求。

预算编制的风险主要是可能引发资源浪费,并影响企业自身的经营目标实现,因此,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预算,满足实际的需求。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企业的内部控制过程中,受其自身的性质影响,需要工作人员明确预算管理的关键控制点,并以此为基础,对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分析与研究,明确预算职责控制、编制内容控制以及编制方法控制的重要性,積极进行企业控制,提升控制效率,促使企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明荣,窦晓勇,张国亮.在企业内部控制背景下对预算管理关键控制点的思考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28(10):163 -164+168.

[2]孙燕华,章高亮,孙璐璐.浅谈基于企业内部控制的预算管理关键控制点[J].企业经营管理电子阅览室(电子版),2017,30(07):266-267+269.

[3]徐轶,徐一轶,王学华.企业内部控制中预算管理关键控制点初步分析[J].会计创新与应用(社会科学版),2017,35(11):154-156+158.

猜你喜欢

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
地市级供电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的企业内部控制措施研究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账务处理的几个关系
企业存货的管理与控制分析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