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iO2水溶胶在棉织物多功能免烫整理中的应用

2018-09-28李朝晖

纺织科技进展 2018年9期
关键词:折皱棉纤维白度

李朝晖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先进纺织工程技术中心,江苏 南通226007)

棉织物常用的免烫整理剂分为无甲醛免烫整理剂和N-羟甲基酰胺类树脂两大类,后者含有甲醛。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超低甲醛树脂基本属于N-羟甲基酰胺类树脂,经过改性处理,不但防缩防皱效果好,而且能做到整理后织物上释放的甲醛量小于75 mg/kg,符合生态纺织品中直接接触皮肤类产品的要求。随着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气候变化等原因,单一功能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1]。市场上的功能整理剂基本都是单一功能型的,且由于整理剂的属性及加工条件各不相同,有些甚至互相干扰,这不仅使得多功能整理的难度加大,而且整理效果也受到很大影响。溶胶-凝胶技术作为材料制备的新方法之一,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纺织品功能整理中[2],且溶胶可以很容易进行掺杂改性,能够赋予纺织品更多的功能,这为纺织品的多功能整理开辟了新的道路。本文以二氧化钛水溶胶和超低甲醛树脂作为整理剂,对棉织物进行多功能免烫整理,研究了整理工艺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1 试验部分

1.1 材料和仪器

试验织物:纯棉漂白机织物(29 tex×29 tex,236根/10 cm×236根/10 cm)。

药品:自制TiO2水溶胶(钛酸丁酯、冰醋酸、水的物质的量比为1∶8∶60);KH-1超低甲醛树脂整理剂(工业级,泰州瑞洋立泰精化科技有限公司)

仪器:EL303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HH-S11-1型电热恒温水浴锅、101AB-1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华联环境试验设备公司恒昌仪器厂);SXJQ-1型数显直流无级调速搅拌器(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PBI横式压染机、R-3自动定型烘干机(Rapid Co.Ltd);WSB-3A智能数字白度仪、YG(B)912E纺织品防紫外线测试仪(温州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YGH065/PC电子织物强力仪(莱州市电子仪器有限公司);NanoBrook 90 Plus Zeta纳米粒度仪(美国布鲁克海文仪器公司);PHS-3C精密p H计(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工艺处方:KH-1树脂整理剂50-100 g/L;TiO2水溶胶20-100 g/L;乙酰丙酮(稳定剂)与TiO2的物质的量比为1∶1。

工艺流程:浸渍整理液(浴比1∶20,室温,20 min)→轧液(轧余率80%)→烘干(80℃,3 min)→焙烘(150℃,2 min)。

1.3 性能测试

1.3.1 折皱回复角

参照GB/T 3819-1997《纺织品 织物折痕回复性的测定 回复角法》,采用垂直法测试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以经纬向缓弹之和来表示织物的折皱回复角。

1.3.2 强力

参照GB/T 3923.1-2013《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测试经向断裂强力。

1.3.3 白度

参照GB/T 8424.2-2001《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相对白度的仪器评定方法》,测试相对白度。

1.3.4 防紫外性能

参照GB/T 18830-2002《纺织品 防紫外性能的评定》,测试织物整理前后的抗紫外线效果,用UVA、UVB(紫外线透射比)和UPF(紫外线防护系数)表示,紫外线透射比越低,紫外线防护系数越高,说明织物抗紫外线效果越好。

2 结果与讨论

2.1 制备TiO2水溶胶的搅拌速度对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

在制备TiO2水溶胶时,搅拌速度分别采用(710±20)r/min和(1 010±20)r/min,测得溶胶粒径见表1。

表1 搅拌速度对TiO2水溶胶粒径的影响

从表1中可以看出,转速为(1 010±20)r/min下制备的溶胶粒径明显比在转速为(710±20)r/min下制备的溶胶粒径小的多,这说明搅拌速度越快,其溶胶粒径越小。

选用两种不同搅拌速度制得的TiO2水溶胶,溶胶用量40 g/L,KH-1用量70 g/L,p H值4.5,按照1.2.1的工艺流程进行整理,测定整理织物的性能,结果见表2。从表2可看出,与未整理织物相比,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明显增加,白度、断裂强力有所下降。不同搅拌速度下制得的溶胶,对织物抗紫外效果有很大影响,但对其他性能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别。

整理后的织物,在溶胶与树脂的共同作用下,纤维之间发生了交联反应,故折皱回复角明显增加,白度、断裂强力有所下降。此外,配置整理液时发现,加入乙酰丙酮后整理液明显偏黄,这可能是造成织物白度下降的原因主要原因。

在(710±20)r/min转速下制得的溶胶的粒径较大,没有明显的抗紫外效果;在(1 010±20)r/min转速下制得的溶胶的粒径较小,有明显的抗紫外效果。这是因为溶胶是静电相互作用引起的,醋酸提供H+,吸附在粒子表面,从而在粒子表面形成双电层,粒子表面的双电层使粒子之间产生静电排斥作用,当粒子之间的吸引力小于排斥力时,聚集的粒子分散成小粒子形成溶胶[3]。溶胶粒径越小,粒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也就越小,粒子之间相互碰撞聚集的几率也就变小,溶胶的稳定性就会增加,与树脂复配时的稳定性也增加,容易均匀附着在织物表面,形成空间网状结构,从而具有更好的抗紫外性能。

综合以上结果,确定选用(1 010±20)r/min的转速制备的TiO2水溶胶进行整理工艺研究。

2.2 整理液p H值对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

固定TiO2水溶胶用量为40 g/L,KH-1用量为70 g/L,预烘温度80℃,预烘时间3 min,焙烘温度150℃,焙烘时间2 min,调节整理液的p H值,测定p H值的变化对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整理液p H的增加,抗紫外性能逐渐提高,在p H值为4.5时达到最高,而后又有所下降。这可能与TiO2水溶胶的交联成膜性能有关,在p H值等于4.5时成膜性最好,所以抗紫外性能最高。试验中发现,当p H值等于6.0时,整理液开始出现浑浊,这说明,随着酸性的进一步减弱,TiO2已不能以溶胶的形式存在,而以沉淀形式从整理液中析出,交联成膜性能下降,抗紫外性能也随之降低。

随着整理液p H的增加,断裂强力逐渐增大然后趋于稳定,这是因为棉纤维的纤维素大分子中的1,4-甙键对酸的稳定性很差,H+会使甙键发生断裂,导致纤维受到损伤,造成强力下降;随着p H值的增大,酸性变弱,断裂强力也逐渐增大,p H值达到4.0以后,棉纤维的受损程度趋于稳定,强力不再有有明显变化。

随着整理液的p H的增加,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先增加然后又略有下降,在p H值等于4.5时,折皱回复角有最大值;p H值小于4.5时,织物的折皱回复角随p H值增加而明显增大;p H值大于4.5时,织物的折皱回复角随p H值增加而略有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在弱酸条件下,TiO2的催化能力强,在p H值等于4.5时达到最强,促使树脂与树脂之间、树脂与纤维之间能够充分交联。

随着整理液的p H的增加,白度也是先增加然后趋于稳定,这可能是因为酸性较强时,棉纤维更容易受到损伤,导致泛黄,当p H值达到4以后,酸性变弱,棉纤维的受损程度趋于稳定,白度也逐渐趋于稳定。

综合考虑,p H值取4.5。

2.3 TiO2水溶胶用量对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

固定KH-1树脂用量为70 g/L,p H值4.5,80℃预烘3 min,150℃焙烘2 min,改变水溶胶的用量,测试溶胶用量的变化对织物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见表4。

表2 制备TiO2水溶胶的搅拌速度对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

表3 整理液p H值对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

表4 TiO2水溶胶用量对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随着溶胶用量的的增加,织物的抗紫外性能逐渐提高,这是因为TiO2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抗紫外性能,随着溶胶用量的增加,织物上的TiO2含量增加,且交联成膜也愈加充分,在溶胶用量达到40 g/L以后,整理后的织物都达到防紫外产品的要求。

随着溶胶用量的增加,织物的折皱回复角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当溶胶用量小于40 g/L时,折皱回复角随溶胶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溶胶用量达到40 g/L以后,折皱回复角的变化不再明显,这是因为一方面TiO2对KH-1树脂的催化作用,使树脂与树脂之间、树脂与纤维之间能够充分交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限制了棉纤维的移动,赋予棉织物较好的抗皱性能;另一方面溶胶在纤维表面形成二氧化钛空间网状结构,也阻碍了纤维发生扭曲形变,从而达到抗皱的效果。

随着溶胶用量的增加,织物的断裂强力一开始没有明显变化,当溶胶的用量达到80 g/L以后,断裂强力逐渐下降。这是因为随着溶胶用量的增加,TiO2交联成膜程度以及树脂与树脂之间、树脂与纤维之间的交联程度都在增加,造成棉纤维的活动性能下降,在外力作用下容易造应力集中而导致强力下降。

随着溶胶用量的增加,织物的白度也在逐渐降低。这是因为乙酰丙酮的用量与TiO2水溶胶用量是相关联的,溶胶用量增加,乙酰丙酮的用量也在增加,造成白度逐渐降低。

综合考虑,溶胶用量为40 g/L时效果最合适。

2.4 KH-1树脂用量对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

固定TiO2水溶胶用量40 g/L,p H值4.5,80℃预烘3 min,150℃焙烘2 min,改变KH-1树脂的用量,测试树脂用量的变化对织物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随着KH-1树脂用量的增加,抗紫外性能和白度都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树脂用量的变化基本不会影响织物的抗紫外性能和白度。

随着KH-1树脂用量的增加,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先逐渐增大,在树脂用量达到70 g/L时折皱回复角出现最大值,然后折皱回复角略有下降并趋于平缓。这说明树脂用量达到一定值以后,继续增加树脂用量,树脂与纤维间的交联程度不再增加,无法进一步提高折皱回复角。

随着KH-1树脂用量的增加,织物的断裂强力逐渐下降,这是因为树脂与树脂之间、树脂与棉纤维之间的交联程度逐渐增加造成棉纤维的活动性能下降,在外力作用下容易造应力集中而导致强力下降。

综合考虑,树脂用量70 g/L为宜。

2.5 洗涤对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

按照TiO2水溶胶用量40 g/L,KH-1树脂用量70 g/L,p H值4.5,80℃预烘3 min,150℃焙烘2 min的工艺条件整理织物,分别进行热水洗和皂洗,在烘干后测试其前后性能变化,测试结果见表6。

表5 KH-1树脂用量对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

表6 洗涤对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

从表6可以看出,经过热水洗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略有下降,洗涤次数对折皱回复角没有明显影响。抗紫外性能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反而有所提高,但次数过多,抗紫外性能又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热水沸煮可改变纳米二氧化钛的构型,改善与织物的结合牢度,提高了抗紫外能力,但煮的次数过多可能会造成织物上二氧化钛的流失,导致抗紫外性能又有所下降。热水洗后断裂强力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整理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布面偏酸性,在沸煮时酸性对织物又会造成损伤,导致强力下降,多次热水洗后,布面的酸性已基本消除,不会再进一步损伤织物,所以强力不再持续下降。热水洗后,织物的白度逐渐上升,甚至比原布的白度还要好,这可能是织物上的乙酰丙酮被逐渐洗净造成的。

经过皂洗后,织物白度大幅提高,比热水洗的白度还要好,可能是碱性条件下皂片对乙酰丙酮的去除非常彻底。皂洗对折皱回复角和断裂强力基本没有影响。经过皂洗的织物的UVA和UVB透射率及UPF都有所降低,比热水洗的效果差,可能是由于皂洗时流失的二氧化钛更多,导致抗紫外性能下降。

3 结论

(1)以(1 010±20)r/min的转速制备的TiO2水溶胶的整理效果好。

(2)TiO2溶胶免烫整理的最佳工艺为TiO2水溶胶用量40 g/L;KH-1树脂用量70 g/L;p H值4.5;80℃预烘3 min;150℃焙烘2 min。

(3)整理后的织物热水洗2~3遍,可以提高白度,进一步提升抗紫外性能。

猜你喜欢

折皱棉纤维白度
日本の寒地,北海道の稲作限界地帯におけるもち米の精米蛋白質含有率および米粒白度の年次間地域間差異とその発生要因 (日语原文)
关于“双显法”对木棉纤维和棉纤维定性鉴别的探讨
羊毛/腈纶/棉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探讨
基于荧光增白织物的白度公式评价
基于原位力学测试的织物折皱回复性表征
折皱的记忆
我的书
ICAC: 全球棉纤维消耗增速放缓
多次洗涤对面料白度的影响分析
精纺毛织物结构参数与折皱回复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