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实录

2018-09-27白宝义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35期
关键词:重音草堂小节

白宝义

一、导入新课

师:好,同学们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幅对联,大家读一读看能不能猜出是哪位诗人?学生积极发言。师:同学们的思维非常的敏锐,不错的,这位诗人就是杜甫。有哪位同学主动分享一下你是从哪儿发现的?生:诗史,只有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师评:你的观察非常细致。师:不错的,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浩若烟海的中国古诗中,也只有杜甫的诗才配称诗史。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在安史之乱中写下了许多体现百姓疾苦的诗歌,“三吏”“三别”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同学们有知道“三吏”“三别”的吗?师评:你非常擅长对知识的积累,知识面非常丰富。师:同学们平时对知识积累的习惯非常好,那么除了诗史,还有哪儿说明了是杜甫?生:野老,杜甫号少陵野老。师:杜甫因居少陵,又号少陵布衣,同时还有诗句“少陵野老吞泪哭”为证。那么,在对联中还有什么密码没有揭秘呢?生:草堂。师:对,草堂。草堂是杜甫流寓成都期间求助亲朋好友在成都浣花溪畔建造的一座茅屋,作为自己及家人暂时的栖身之所。后人为纪念杜甫重新修葺,被称为杜甫草堂。

二、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师:同学们请拿出课前预习检测小纸条,咱们检查一下预习情况。师:课下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利用工具书,像老师一样把它们梳理一下做下积累。

三、初读全诗,把握节奏

1.古诗小贴士:歌行体,古体诗歌的一种体裁,对字数、句数、平仄等没有严格的要求。

2.温馨提示:学习诗歌的重要途径是美读,读出情感美,读出节奏美,二者兼有,就能读出诗歌的韵味美。朗读诗歌应注意:读音、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

3.结合温馨提示自由诵读。

师:处理了字词,同学们结合温馨提示自由诵读这首诗歌。

师:3分钟已经过去,同学们读完了吗?有哪个同学从四个小节中选取一个小节给大家朗诵一下?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给予点评。

師:读这样的诗歌应该读出抑扬顿挫、一咏三叹的味道,要想更好地朗读,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朗读知识。朗读的基本知识有:1.停顿要讲究语法停顿、感情停顿;2.重音要讲究语法重音、强调重音、感情重音,感情重音是重点,它可以使朗读的作品情感色彩丰富,充满生气,有较强的感染力,感情重音大部分出现在表现内心节奏强烈、情绪激烈的情况;3.语速讲究急缓;4.语调要讲究高升调、降抑调、平直调、曲折调等;5.唐诗的一般规律,七言诗的节奏为“二、二、三”式,例如,八月/秋高/风怒号;6.在诗句中,韵脚字要拖音以便于更好地抒情,例如,八月秋高风怒号——“号”拖长音,体现风的狂及无情。

师:当然本首诗歌属于歌行体,诗歌中还有九个字的句子,它们应当如何停顿呢?其实,在文言文的诵读中,对于句子停顿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以不改变句子原意为原则。

四、品读全诗,体悟生活

师:对于诗歌,我们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品味出诗人的情怀。那么就让我们走近作者,试着去体悟他的生活。生:苦。进行分析、诵读。师:点评。生:生活艰苦。进行分析、诵读。师:点评。生:颠沛流离的生活。进行分析、诵读。师:点评。

五、赏析片段,感悟情感

师:作者在诗中仅仅是写个人的辛酸生活吗?在诗歌的最后一个小节中,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你从诗句中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生:进行分析、解答,忧国忧民、推己及人、兼济天下等。师:同学们,我们学习诗歌,读的是诗,悟的是人,流淌的是情感。师:杜甫的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将名垂青史。诗歌前三小节的贫苦、辛酸和颓唐,体现的仅仅是一个小我;最后一小节,诗人想到的是天下寒士和天下苍生,那么他就拥有了悲悯天下的情怀,这就是大我。在中国历史上,像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人有很多,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铭记,让我们满含深情地再次大声诵读诗歌的最后一个小节。

师: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谢谢大家,再见!

猜你喜欢

重音草堂小节
阿基与乌龟之重音
单词重音
快把我哥带走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重音和语调
遣怀
重音朗读,让朗读更有韵味
拜谒杜甫草堂
由对立走向友善
节节草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