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中小学校园暴力问题实证研究
——以X市学校调查情况为例

2018-09-27陶郝鑫王祖根

山西青年 2018年19期
关键词:暴力行为暴力青少年

傅 晨 陶郝鑫 刘 娅 王祖根

(湖北工程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一、引论

校园暴力,顾名思义,是指在校园内部及其周边地区,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非学校人员与学校师生之间所产生的暴力行为,属于社会暴力的一种。近年来,中小学作为校园暴力的高发地区,却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来预防和处理校园暴力行为,导致很多学生在遭遇校园暴力后陷入校园暴力的深渊,成为长期受害者,要么转而成为施暴者,产生不良的恶性循环。在校园暴力介入层面,目前中小学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等来进行服务,这些内容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功能上的缺失是明显的,主要体现在服务效率较低、覆盖面较窄,以及危机干预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而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基于生态系统的模型,在社区、学校、家庭等层面都存有相应的服务体系,逻辑比较清晰,可以有效弥补学校原有工作体系存在的功能性不足和缺失,配合原有的服务体系,构建出更加全面的服务模式。

二、对校园暴力问题的表征分析

(一)中小学生对校园暴力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表1.1

根据表1.1可以看到,学生身边发生过校园暴力行为的情况高达72.8%,校园暴力行为主要是以“打架斗殴,带侮辱色彩的身体侵犯”的热暴力和以“有人身攻击成分的言论、谣言和闲话等”的冷暴力为主,分别占比30.4%和35.9%,这说明冷暴力和热暴力在校园环境中的普遍性,甚至学生本人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行为是一种暴力、不当的行为。

(二)中小学生急剧的心理变化对校园暴力的影响

表1.2

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根据表1.2来看,最主要的原因是“树立威信”和“嫉妒心所使”这两方面,分别占比20.75%和23.9%。在中小学过渡时期,学生正处于由儿童期向青春期的过渡期,独立意识觉醒,急于展现自己,表达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感,而现代社会又是网络社会,学生与互联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这导致学生更容易受到来自互联网中暴力影视、游戏等行为的影响,所以倾向于模仿成人世界里带有力量性的暴力行为来表达自己。而另一方面,处于这一时期的中小学生,情绪波动变化大,心理还不成熟,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可能被情绪控制,做出不理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

(三)中小学生处理校园暴力方式所带来的后果

表1.3

根据表1.3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在遇到校园暴力的时候还是可以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的,但是选择其他方式的数据也并不容乐观,选择“忍气吞声”的同学仍占有8.7%,面对校园暴力采取忍让态度会使这些同学再次面临被施暴的危险,并且很有可能会使受害者成为施暴者的出气筒,成为班级里的“下等人”,造成受害者人际交往障碍、过度不自信、学习成绩下降等影响。

三、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分析

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于实证调查,有如下几点:

(一)青少年期性格的不稳定性

青少年处于儿童期与成年期的过渡阶段,是人生的过渡时期,生理逐步趋于成熟,个体心理发展发生极巨变化,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认同过程中的内在矛盾与行为上的原始冲动相互交织,在相互对话交往的过程中容易形成各类成因复杂、程度不同的肢体冲撞举动。

(二)家庭教育的失当

当下,在传统旧观念的影响下,父母在家庭教育方式上存在诸多不合理,常常采取打骂、放养、过度宠爱等管教模式,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使孩子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于事件没有正确的判断能力,从而有任性、自私的性格倾向。

(三)学校教育的缺失

①教师教育方式不当:部分老师由于自身的素养不高和科学教学理念的缺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冷暴力或体罚行为,给学生的成长过程留下了阴影;同时缺乏公平公正的教学理念,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冷落成绩差的学生,从而引起差生不满诱发暴力行为。②心理教育不足:我国中小学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问题,而忽视了青少年心理教育和情绪排泄。学校和家长普遍关心学生分数,学生无法排解压力,从而诱发心理问题。

(四)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①社区环境:市区的孩子较郊区里的孩子更容易目睹暴力事件,学校所在社区越大越容易发生校园暴力问题。临近暴力社区的学校,情况更加明显。②暴力文化:当下,许多书籍、电视、电影、游戏中都充斥着许多暴力因素,传递着“暴力至上”的观念。同时部分家长向孩子传递“不要吃亏,不要示弱”的理念,使得青少年在处理矛盾时大打出手。随着近年来军事演习游戏的流行,反恐精英成了许多青少年的偶像,他们模仿并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

四、干预策略:专业服务与系统建构

基于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和核心理念,从学校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探索“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相互融合、多元整合的校园暴力介入模式,为校园暴力有效干预提供一种服务策略。

(一)学生层面

第一,学生是校园暴力介入的主体,从学生视角出发,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会处理矛盾冲突、及时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学会求助来避免校园暴力的发生。第二,开展法制教育。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引导学生辨别违法行为,进而习得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而不是在冲动下做出一些非理性的选择,努力构建法律观念。

(二)家庭层面

第一、加强互动、增进家庭功能。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家长应避免在孩子面前出现暴力行为,多与孩子交流,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第二、学会与孩子沟通,与孩子分享生活、学习上的事情,与孩子做朋友。遇到矛盾不应该用暴力来解决,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三)学校层面

第一、转变观念,加强素质教育。教师应该平等的看待每个学生,学会利用优势视角,给予成绩差的和处于边缘群体的学生更多的关心,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第二、加强素质教育,优化心理教育,让学生掌握心理疏导的方法,从而减少校园暴力的产生。

(四)社会层面

社会环境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行为影响显著。净化青少年生活环境,构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对青少年活动频繁地区的网吧、KTV、酒吧进行科学管控,严禁未成年消费。对网络进行监管,对于有暴力倾向的游戏、书籍、视频要对青少年进行合理引导,对于暴力倾向过重的应该禁止未成年人接触。优化文化产品质量,符合主流文化价值观,给青少年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成长环境。

猜你喜欢

暴力行为暴力青少年
反性别暴力
第二章 暴力原则
青少年发明家
“暴力”女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向暴力宣战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所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