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监测实验能力培养研究

2018-09-25王开勇杨乐张凤华潘旭东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3期
关键词:培养能力

王开勇 杨乐 张凤华 潘旭东

摘要:环境监测实验是学生践行环境监测理论和技术方法的重要途径。为了提升学生实验能力培养效果,需要对学生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培养要求和目标等进行综合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目标,达到环境监测行业岗位人才的社会需求。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3-0277-02

《环境监测实验》课程是环境监测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起到衔接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桥梁纽带作用,是学生践行环境监测理论和技:术方法的途径,在培养学生基本监测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严谨实验态度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课程组已针对环境监测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1-3],为了提升学生实验能力培养效果,需要对学生环境监测实验教授、培养要求和目标等进行综合设计,达到环境监测人员的素质需求。

一、环境监测理论与实验技术教学过程的融合

环境监测理论包含环境基本知识、监测基础理论知识、标准和监测规范、质量保证和控制、数理统计与处理、监测方法与技术和评价模式等。从教学内容来看,教学任务繁重,涉及到环境监测基础理论、检测技术规范、分析测试原理等,课上学时有限,部分内容枯燥,亟待进行教学内容优化。若将部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去繁删重,按实验项目进行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监测方法、原理和内容的理解,这样也保障了理论教学的学时数,突出环境监测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结合。

二、环境监测实验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环境监测实验能力培养包括监测方案设计、样品布点与采集、样品测定及质量控制、常用仪器的规范操作、数据记录和处理、审核等。为了全面强化学生的监测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强应用、重创新”人才的需求,结合我校环境监测实践教学总结和环境监测岗位要求,教研组对环境监测实验技能能力培养体系进行重构和优化(表1),确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地位,突出环境监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三、环境监测实验能力教学目标构建

环境监测实验需注重基础能力和系统能力培养,首先,要求学生掌握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使用、简单维护、基本技能以及技术标准与实验操作规范,培养学生利用环境监测实验进行基本能力训练以及思维习惯的养成;其次,应该立足于给学生提供多维的、动态的和连贯的环境要素全过程监测体系与素质培育体系,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实验技术理论和完整的实验技能,并形成在生态环境领域继续学习的稳定能力基础和应用拓展能力。鉴于学生实践能力形成的综合性、递进性以及不平衡性。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也需要遵循这一规律,我们将环境监测实验分为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以及设计研究性实验三个层次。依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对环境监测人员能力的要求,结合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课程设置,形成了涵盖“水体—土壤—空气—噪声—生物及系统监测”的教学内容。

四、环境监测实验体系与培养能力教学设计

基础性实验主要是对学生基本实验素质进行训练,主要涉及水体中COD、溶解氧和六价铬的测定,大气中氮氧化合物和颗粒物的测定,使学生掌握基本分析测试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和仪器设备使用能力。综合性实验是在学生掌握基本实践技能、分析仪器使用的基础上,由教师设置监测任务,学生以小组制定监测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监测任务的过程,实验内容涉及校园水质监测与评价、校园大气质量监测与评价和校园噪声污染现状监测与评价,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综合方法和手段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研究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在学生已具备土壤植物理化分析技能的基础上,结合环境监测实验中对土壤污染监测和生物监测的要求,由教师设置具体情境“污水灌溉对土壤及植物有什么影响?”,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教师的辅助下,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和开展实验。通过这样的实验课程设计,既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实践的主动性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要求。

五、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主体对象素质培养

实验教学模式是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改革旧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建立新的在“实验预习—实验过程—实验总结”全程中的“以学生实践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验预习中,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提出如何完成实验的具体实施方案,如药品试剂的用量和所需实验材料的数量、类型,在课前学生提交实施方案,与教师沟通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要求配发相应的实验材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对实验内容和方案认真研究和理解,转变成自己的方案,才能领到所需材料,最终顺利完成实验。而对于实验过程,打破“讲深、讲透、讲全”的观念,以学生为实验的主体和主导,教师主要是监督的角色,主要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和实验态度是否认真,如果实验过程出现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完成实验后,以实验总结代替实验报告,除了原始数据、现象记录及数据分析以外,还需要总结实验过程中在操作和实验习惯方面的优缺点、实验过程的改进建议和协作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加强师生、学生之间互动交流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调动学习积极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通过环境监测实验能力培养教学设计改革,更能突出环境监测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在相关学科和分析技术日新月益的今天,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尚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顺应现代科技的发展,进一步对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进行深层次整合,以期求得某一时期内的最佳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判断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乐,王开勇,庞玮,潘旭东,张凤华.环境监测课程体系的优化[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3(6):81-82.

[2]王開勇,张凤华,杨乐,等.“环境监测”课程教学研究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100-101.

[3]杨乐,王开勇,张凤华.环境监测实验教学评价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06):158-160.

猜你喜欢

培养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幽默是一种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努力拓展无人机飞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