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学习理论下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维度分析

2018-09-25关丽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3期
关键词:生命观

关丽

摘要:情境学习理论自提出以来从理论体系到模式建构不断发展,日益成熟。情境学习理论的充分发展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学习观。本文简要回顾了情境学习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重点分析了情境学习理论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三个维度。

关键词:情境学习理论;生命观;教育维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3-0266-02

情境教育自提出以来,经历了从理论体系的日益成熟到基本模式的不断建构,一步步向前发展。情境教育将教学内容与优化的情况融为有机的统一整体,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重讲解、轻练习,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情境学习理论下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在尊重大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强调诱发主动性、贯穿实践性、渗透教育性,引导大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体验,在情境中思考,在情境中实践。

一、情境学习理论的历史发展

提到“情境”二字,我们首先会想到杜威,因为在教育理论界一般认为杜威最早提出了“情境”的概念。早在20世纪之初,杜威就提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他认为“生活是真正的教育家,而学生求学的地方却成为世界上最难取得实际经验的地方。要把社会搬到学校和课堂中。”■晚年他又对此做了总结,“教育是以经验为内容,通过经验,为了经验的目的;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杜威的观点使人们开始关注经验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进而认识到情境教育的价值。1989年,布朗、柯林斯和杜吉德发表了论文《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主要观点是“知识与活动是不可分的,知识在活动中,在其丰富的情境中,不断地被运用和发展,知识具有情境性。”■1990年前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让·莱夫教授和独立研究者爱丁纳·温格从人类学视角提出了情境学习理论,它的哲学依据是哈贝马斯提出的“情境理性”的知识观,这一知识观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人类的理性总是嵌入在具体的情境里,并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他们在著作《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中明确提出了情境学习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即实践共同体、合法的边缘性和学徒制。在莱夫和温格看来,学习不能被简单地视为把抽象的、去情境化的知识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学习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是由大家共同建构的;这种学习方式总是处于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渗透在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

二、情境学习理论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三个维度分析

任何教育活动都离不开对主体、内容和过程这三个维度及其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希望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三者的统一,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也不例外。情境学习理论下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三个维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在“情境”之中——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主体是在情境中自我实现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知识内容是在情境中生成建构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模式是嵌入在情境中,回归教育本质的。

1.情境学习理论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主体分析。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大学生生命观的教育主体是教师,教师对学生生命观认识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形式就是按照教育要求系统地讲授生命观理论知识,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是系统地听教师讲解,生命观教育过程就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有效地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就像一个“人格模塑机”,通过外部知识、技能的浇筑,制造出一个个整齐划一的、标准件似的人格。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一个关键,就是大学生都是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他们拥有更多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已经融入到他们的个性和人格之中,他們带着这些知识和经验参与到生命观教育过程中。依据情境学习理论,对成人的教育应充分尊重其主动性,承认并利用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因此,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过程应彻底转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和行为,教师应从权威的知识传递者角色转变为大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鼓励者,大学生也应改变单纯接受知识的被动学习者的角色,与教师一样都成为教育主体,一起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参与生命观学习和实践过程。情境学习理论下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过程就是在教师与学生成为“双主体”的前提下,双方共同创造情境、参与实践、获得认识、践行体验的过程。

2.情境学习理论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内容分析。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学校是传授知识的专门场所,学校教育强调每门学科的独立性和系统性,传授的知识点都是抽象的、符号化的,学生只能被动地一点一点地接受知识,对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产生的大背景不太容易获得,只能死记硬背知识点,而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也是如此。情境学习理论下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十分注重知识内容与情境的相互依存,因为任何知识都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最终回到情境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一种真实的情境,或者模拟情境,把生命观教育内容嵌入到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对生命事件的真实体验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来实现对生命的理解。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是生命教育的根本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生命问题是人的心灵深层的精神活动,它除了运用科学的理论依据来认识分析外,必须通过个体生命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形成人的人生经历和生存感受,拥有丰富又深刻的生命体验,才能够真正体会生命的意蕴、领悟生活的真谛与意义、体验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因此,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需要通过在情境中进行生命体验来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感。

3.情境学习理论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模式分析。相比于未成年人,大学生们拥有更多的经验,这些经验已融入到他们的个性与人格之中。他们带着这些经验参与学习活动,这些经验既是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前提,也是其应用新知识的基础。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教师应从权威的知识传递者角色转变为大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鼓励者,让大学生与教师一样成为教育的主体,双方都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共同参与和实践。情境学习理论下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模式的前提是树立“双主体”意识,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情况下双方共同参与教育过程。在此前提下,整个教育过程按照流程、操作二个环节进行,教学流程主要包括创设情境、启发感悟、自主探究、践行体验四个部分;操作具体包括激发兴趣、学生参与、解决困惑、及时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创设情境”和“启发感悟”中,以此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帮助引导学生参与,在参与过程中传授学生规则,解决学生遇到的困惑,保证学生参与的有序性,并在学生完成情境体验后及时评价,强化学生获得的认识。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自主探究”和“践行体验”方面,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情境,自主探究问题,思考解决方法,并把获得的经验内化为自己认知的一部分,在将来的实际生活中外化为自己的行为。

注释:

(1)[美]约翰·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2)Browm J S,Collins A;Duguid P.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9,(1).

(3)杜颖,张谧.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运行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5):89-90.

猜你喜欢

生命观
先秦儒家生命教育思想探讨
瑜伽文化的生命观研究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儒家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显性途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