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造地质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探索

2018-09-25余一欣陈建宇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3期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余一欣 陈建宇

摘要:为适应石油工业国际化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先进学科理念的创新型石油行业人才,“构造地质学”双语教学势在必行。文章针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构造地质学”双语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专业特点,提出了“完善课程结构体系、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创新双语教学模式”等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构造地质学;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3-0058-02

一、教学改革背景

进入21世纪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对石油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国家明确提出了石油工业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发展战略。从南海、北部湾的莺歌海、渤海对外招标合作勘探开发海上油田,到走出国门在苏丹、巴西、尼泊尔等国家或地区投标合作,都表明我国作为世界产油大国已深入世界石油与科技市场,石油公司成为生产和经营型跨国公司并参与国际竞争[1]。在这种形势下,石油高校如何适应石油工业发展需要,培养出更多具有先进学科理念和能够适应涉外工作的创新型石油行业人才,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新问题。“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三大支柱学科之一,也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与油气勘探实践的联系非常紧密。但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学生反馈信息来看,我校的“构造地质学”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如教学内容还是以露头构造研究为主,不仅与石油勘探构造分析实践联系不紧密,而且无法紧跟国际研究前沿进展。其次,在教学手段和方法方面,基本还是以老师主讲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从而造成学生的学习意愿和效果都不是很好[2]。另外,从国际学科发展趋势来看,欧美等国目前在“构造地质学”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较大发展,学科内容不断拓展更新,教育方法和理念也比較先进,更为贴近学生需求和实践需要,而国内的“构造地质学”教材则在学科内容、理念和方法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为了拓宽学生国际化的专业视野,培养具有先进学科理念的创新型石油行业人才,本课程非常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

二、具体实施过程

1.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深化双语和全英文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多次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参加教学研讨交流会议或是出国进行访学交流,让教师在与国内外行业专家的交流中持续更新和拓展专业视野,学习他人的先讲教学经验,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笔者也在美国亚拉巴马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问交流,并全程旁听了“构造地质学”、“全球板块构造”和“沉积盆地分析”等专业课程,对美国大学在构造地质学领域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为开展“构造地质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

2.完善课程结构体系和内容。“构造地质学”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但传统的“构造地质学”课程教材偏向于露头地质研究,与油气行业特色契合度较低[3]。而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大部分都会从事与石油勘探领域相关的职业,因此需要任课教师在保持“构造地质学”课程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课程结构和体系,尽量补充一些石油勘探构造分析方面的知识和内容。例如,结合国内外油气勘探行业特点,除继续将褶皱、断层等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外,补充了圈闭、反转构造、底辟构造等与油气聚集关系密切的内容,同时删减(或弱化)了劈理、线理等一些在油气勘探中不常被使用的内容。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含油气盆地地下构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构造地质学”理论知识在石油勘探过程中实际应用的了解,为以后的专业工作或继续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3.编写内部讲义和多媒体。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对于母语为非英语的学生来说,没有英文教材会给教学带来很大不便[4]。目前我国并没有出版适合“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使用的双语(或英文)教材,国外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出版社等都已出版了一些优秀的英文原版教材,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俄克拉荷马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也在网络上共享了“构造地质学”的相关课程资源,但这些全英文资料在目前形势下对我校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适用。笔者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参考国内外多个版本的“构造地质学”教材,在以前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新进展、新理论和新方法,编写了内部双语讲义和多媒体供教学使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待时机成熟时再正式出版。

4.建设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利用网络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并能建立及时的反馈机制[5]。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网络教学不仅突破了教学内容呈现形式的单一性限制,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和学习掌握情况,灵活选择学习内容,真正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笔者通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网络学习平台,开设了“构造地质学”双语网络课程。该课程综合运用了多媒体、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电子书籍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载体,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一些复杂的构造变形现象,从而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为了方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提问交流,学习平台还开放了课程评论、课程答疑等功能,学生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与老师进行互动探讨。

5.创新双语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应该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改变“单声道”的教学模式以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这种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要求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在教授“构造地质学”双语课程的理论课时,采用双语多媒体,而且将板书与讲授双语结合,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和方法的同时,逐渐积累专业词汇量;同时为学生布置英文讨论、文献阅读和作业,从听说读写多角度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和国际化的专业视野。在教授实践课时,则采取“教师教学为辅,学生动手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就主要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要点进行讲解和引导性的解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则独立完成各项实习内容要求,锻炼通过动手实践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成效

通过“构造地质学”双语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掌握了较丰富的与油气勘探行业联系紧密的构造专业知识,还养成了良好的英文文献阅读习惯,教学期间人均英文文献阅读量达3篇以上,专业外语词汇量得到了较大提高。在后来参加研究生入学面试的外语测试环节中,学生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为未来适应石油工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打下了良好基础。总之,“构造地质学”双语课程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培养具有国际化专业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创新型石油行业人才做出了有益尝试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吴伟.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05-108.

[2]王宣赫,余一欣.“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2):14-15.

[3]罗金海,于在平,周鼎武.理论联系实际,深化“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4,(3):75-77.

[4]曾佐勋,索书田,刘立林,等.“构造地质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高等理科教育,2006,(1):74-75.

[5]吴晓燕.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策略研究[J].电子世界,2011,(9):47-48.

猜你喜欢

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