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家庭环境因素研究现状概述

2018-09-25廖芳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8期
关键词:家庭环境研究

廖芳芳

摘要:本文从家庭环境含义界定、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形成的影响研究方法、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几个方面,概述了当前儿童人格发展家庭环境因素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儿童人格;家庭环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8-0105-03

自Thomas和Chess于1977年建立儿童气质九维度结构起,一系列关于儿童人格的研究开始兴起。然而,关于家庭因素对儿童人格影响的研究由1991年苗元江在中国妇幼保健期刊发表《离异应激对儿童人格的影响》一文才开始,这个首次出现的儿童人格家庭影响因素研究是以“非常态”的离异家庭为背景,却不是以常态的完整家庭为背景。《离异应激对儿童人格的影响》一文让众多专家学者看到了家庭因素对于个体人格形成的极大影响力,自此,不少研究者开始致力于家庭因素对人格影响的研究。

一、家庭环境的含义界定

关于家庭环境,不同的研究者观点有所不同。庞辉(2014)在《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形成的影响》一文中认为家庭环境包括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家庭中子女出生的顺序;张庭辉(2009)在《家庭环境对幼儿人格发展的影响研究述评》中罗列了一系列研究者对家庭教育环境的定义:李升勇(2002)认为家庭所处的经济、政治地位,父母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水平、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家庭成员的行为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对儿童个性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徐韦等(2002)探讨了家庭环境中的物质环境、情绪气氛、父母养育方式和家庭结构等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胡丹芝(2004)提到家庭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前者指家庭生活的环境、游戏的环境,后者主要指家庭成员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等的影响。佟少卜等(2006)表明家庭教育环境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兴趣、爱好等;物质环境是指人之外的物质条件及其组织和安排。尹黎阳(2007)谈及家庭环境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包括家庭成员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家长的职业及文化水平、基本生存条件)和主观因素(包括家庭成员的人格特征、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成员的情感气氛、家庭对话质量等)。

综上可见,家庭环境包含的因素众多繁杂,其含义界定决定了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内容。总的来说,家庭环境因素包括了供个体正常生活的物质方面的硬件条件,还包括了影响个体发展的精神层次的软件条件。其中,各类研究表明,家庭环境中的软件条件在个体人格形成发展方面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因而在提倡为孩子创造积极的家庭环境活动中,我们更应该重视软件环境的营造,比如注意父母的教养方式、文化修养、家庭氛围等,这比起盲目追求高层次的物质条件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更有效。

二、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形成的影响研究方法概述

(一)理论研究

1.经典人格理论主要包括精神分析理论、特质论、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恋父、恋母情结使得个体在儿童期以自己同性父母为榜样,模仿他们、认同于他们,这不仅使儿童获得了男性或女性的行为风格,而且还把父母的道德观念、社会态度内化为儿童自己的东西,从而形成儿童人格中的超我部分。因而,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为人父母者,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作用对于儿童的健康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艾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应包括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每一个过程必须以其他两个过程为前提,在不断交互的作用中向前发展。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注意根据每一个阶段的个体的不同身心特点对儿童加以引导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阿德勒的生活风格理论认为家庭行第、出生次序以及家庭气氛对儿童人格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因而教育过程应当注意避免家庭行第、出生秩序、家庭氛围对于儿童健康人格形成的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影响,促进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

奥尔波特和卡特尔等的人格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可以根据个体外部行为表现,列出人格特质表来描述个体,并解释特质形成的原因,研究者们可以依据儿童的外在行为表现了解儿童人格形成的过程及其原因。反过来,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儿童的良好特质,促进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一切行为是强化的结果,人格是通过强化而形成的一种惯常性的行为方式。儿童的适应行为和不适应行为都是习得的,是强化的结果,因而儿童所生活的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作为一种直接的强化刺激物,它将影响着儿童行为习惯的形成。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儿童的行为,我们应当给予正确、合理的强化,以促进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生来就具有“自我实现”的动机,即个体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因而人格教育是否从遵循儿童的需要出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有效性。重视儿童的需要,了解儿童的需要,依据儿童的需要出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

2.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格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与环境的互动与认知在兒童人格形成中具有极大的作用,因而注重儿童的社会交往,尤其是同伴交往辅导对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生物学理论。生物学理论认为个体行为模式的差异源于生理差异,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遗传基因的不同,儿童的人格形成与遗传因素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

4.进化心理学理论。进化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与其他生物一样都是生物进化的必然结晶,正是遗传机制导致了个体人格的差异。人类除了有遗传的生物特性之外,还有其他灵长类动物所不具有的各种社会性特质,因而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为了生存而形成一定某些行为倾向,这些行为倾向由父代传给子代,以确保子代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儿童在适应生活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某些惯常性的行为即人格。

(二)实证研究

1.问卷法。问卷法是最常用的方法,此法简单易行,易于标准化。在我国应用较广泛的是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版,我国有多种版本。北方有陈仲庚等人的修订版,南方有龚耀先等人的修订版,都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朱华、徐萍采用幼儿人格发展趋向评定量表(PTSC)问卷法完成了《幼儿人格与家庭养育环境的相关性分析》;姚梅玲、刘福珍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完成《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人格特征相关研究》。

2.投射测验。较著名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和画人测验。由于投射测验缺乏信度和效度的研究,评分缺乏客观的标准、测试复杂,不被广泛应用。国内有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孔克勤教授等编制的学生团体主题统觉测验(G-TAT),Cheung等编制的中国人个性量表(CPAI)。近年来,由张建新教授引进并修订的希腊心理学家C.Coulacoglou编制的童话故事测验(FTT)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比较信度和效度。李育辉、张建新用FTT对7—10岁中国和希腊儿童人格的跨文化一致性和文化特异性进行了研究。

3.访谈法。访谈法收集的信息资料是通过研究者与被调查对象面对面直接交谈方式实现的,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但因其比较费精力、费时间,工作成本较高,而且收集到的信息常有扭曲和失真的情况,因而在人格研究中较少运用。郭梦晨应用访谈法完成了单亲母亲的子女抚育方式调查工作,成文《社会工作视角下单亲母亲的子女抚育方式研究》;方建华、黄显军通过访谈法调查了父母行为特征及其对幼儿的影响,成文《父母行为特征及其对幼儿的影响》;魏昕秀运用访谈法辅助调查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智力与个性发展的影响,成文《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智力与个性发展的影响》。

4.个案法。在人格研究中,个案法是大量收集有关个人资料的理想方法。个案法搜集和提供有关个人历史的较全面的材料,对于考察一个人在各种自然生活情境中的人格变化十分有用,对预测行为有一定的价值。魏昕秀采用个案法对不完整家庭结构中的离异家庭其教养方式对儿童学习成绩及认知发展、行为特征、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作了探讨和思考,成文《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智力与个性发展的影响》。

三、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表明,家庭环境作为个体生活的第一场所,其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种种家庭因素中,父母对儿童的影响最为直接、深刻、长远,这足已证明这一课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当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归纳如下。

1.研究主题繁杂,缺少整合。文献检索表明,当前儿童人格研究对家庭因素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家庭教育方式、父母行为、亲子关系以及婚姻关系,主题多且交叉少,缺乏整合。事实上,家庭环境所包含的众多因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单一研究某一个或几个因素对于家庭教育而言远远不够。

2.父母角色定位研究空缺。父母角色作为家庭环境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相关文章只频现于通俗读物,却鲜见于心理学领域的系统研究,偶有关注父母角色问题的研究却又不够深入。父母角色指的是男人和女人在家庭的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这一行为模式与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方式、父母行为甚至婚姻关系等家庭环境因素都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当今社会家庭中男、女的角色定位混乱不清,不清楚各角色该有的行为模式,父母角色的定位存在严重的缺陷,家庭中父母角色和夫妻角色、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常被混淆,“以父母爱的名义、用夫妻婚姻的关系绑架孩子的幸福”、“以父母权威的态度让孩子成为出气筒”、“以父母期待的名义让孩子去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时有发生,这不利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因而,指导父母准确定位对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研究忽视父母角色定位这一问题对儿童人格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遗憾。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研究父母角色定位还有利于整合家庭因素的各种影响,比起单纯研究某一个因素对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影响显得更为有效。

3.研究缺少人性化考虑。当前相关研究普遍把父母视作一个整体来研究,未加区分。事实上,男、女之间的生理和心理特性都有不同,把父母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不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况且家庭中的男、女除了是“父母”,还是“本人”。实际上,男人和女人在家庭中扮演着多种角色,把父母视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只强调男、女在家庭中扮演的父母角色,忽视了男人和女人在家庭中的其他角色需要,忽视男、女的性别差异及个体需要的结果往往会使得研究成果被架空。

4.外显因素研究多,内在因素研究少。当前研究多关注外显因素,较少考虑内在因素的影响,强调技术辅导,忽视特质培养。这里的外显因素,更多的是指那些可以容易看得到的因素,比如家庭经济/政治地位、生活的环境、家庭结构、家庭中子女出生的顺序、父母文化程度、父母的养育方式/态度和方法、家庭氛围等;内在因素指的是无法轻易看到,但是却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儿童健康人格发展的因素,比如父母本身的人格特点。外显行为往往是内在因素影响的结果,比如父母本身的人格特点,很多时候会直接影响养育方式、态度和方法,也会直接影响这家庭氛围,等等。

然而,当前研究专注于外显因素却忽略了内在因素的影响,因而研究中常常只是强调技术辅导,却忽视了特质的培养,这使得研究结果难以真正发挥有效作用,影响了理论的推广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这一点,能够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当前各种家庭教育辅导手册花样众多,家长却依旧感到束手无策。

四、研究趋势

随着人格心理学研究日趋成熟,儿童人格研究也在不断往多元化、综合化、系统化、深入化方向发展。当前儿童人格研究已由理论研究逐渐转向应用研究,培养儿童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将会是儿童人格发展研究的终极目标。而研究方法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重视跨文化研究,趋于生态化、生活化的特点促使研究者漸渐将课题的焦点从那些外显的、直接的影响因素转向探究影响外显行为的内在因素上,对深层内因进行研究将会成为儿童人格研究的趋势,父母角色定位这一关乎意识层面的深层内因研究将会吸引研究者更多的注意力。

参考文献:

[1]刘福珍,姚梅玲.儿童人格研究进展[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7,18(6).

[2]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3]苗元江.离异应激对儿童人格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1991,(3).

[4]庞辉.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形成的影响[J].文教资料,2014,(6):118-119.

[5]张庭辉.家庭环境对幼儿人格发展的影响研究述评[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5(3):152-155.

猜你喜欢

家庭环境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论家庭对职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学前儿童社会化不足的家庭环境影响因素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