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型、应用型大学艺术类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8-09-25卜轶琼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3期
关键词:艺术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卜轶琼

摘要:在双创背景下,加强对城市型、应用型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北京联合大学艺术类相关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艺术类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原因,并结合在工作实际中搭建的艺术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对城市型、应用型大学艺术类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策略进行再设计。

关键词:城市型大学;艺术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3-0029-02

2016年,时任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的苟仲文要求各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科学谋划各高校在“十三五”时期的改革发展,面对北京要建设成为和谐宜居之都,着眼服务城市一流,要着力建设城市型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在“十三五”规划中,在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基础上,增添“城市型”的新表述、新定位,明确提出要把学校建成“高水平、有特色、首都人民满意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这是学校战略定位的一次新的突破和创新,也是为适应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变化和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蓝图。[1]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高校作为创新人才的孵化器,大学生的创业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发挥好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培养创业人才的功能,着力探究好城市型、应用型大学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完善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双创背景下,加强对城市型、应用型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内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城市化环境中生长,那么将来也就面临着大学生越来越趋向于城市化。有学者表述当一所大学的学生城市化率占到全校总数的50%以上的时候,这所大学就可以称之为城市型大学。“十三五”时期,围绕首都文化中心定位及北京城市发展的需要,加快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从而达到城市转型发展与高校转型的需要。因此,立足于北京的大学也急需调整,要向“城市型”大学转型发展。建设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应用是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内涵核心,是区分其他大学的根本特征[2]。城市型、应用型这两个词并不是简单的叠加与排列,而是一种偏正与修饰的关系。城市型是对应用型更加精确的限定与聚焦,是对应用型大学内涵的深化与拓展。城市型大学的特征是具有地方性、区域性、应用性和专业化。它是与所在城市深度融合的产物,两者有着相互提携、共同发展的关系。北京联合大学创建于城市、服务于城市,将来的发展也立足于城市、融入于城市,所以说北京联合大学是北京典型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

二、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求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2012年,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各高校要面向大学生全面开展“创业基础”必修课。北京联合大学也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开设创业课程、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训练营等,并且成立了创业校友会,可见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还是很重视的。那么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独特的专业背景,应用自身的创新思维和艺术表现一起探讨艺术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是非常有必要的。[3]据调查,艺术类相关院校大学的在校生和毕业生是创新创业的主要群体和中坚力量之一,但是艺术类大学生创业也反映出很多问题,比如创业层次低、种类比较单一、创业成功率偏低、缺乏创新创意精神等。就这些问题可以看出,艺术类院校大学生普遍缺乏高层次、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一是目前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落后,在培养教育过程中,学校需要进一步明确要“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的目标;二是在创业教育课程中,产学研模式没有完全链接起来,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三是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教授了专业知识,使得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当中存在分离,没有形成统一的合力。

三、艺术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搭建

在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中总结出符合艺术生的“三结合,三搭建”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建立了创新创业工作的长效机制,真正为学生铺开成长成才的创新创业道路。

1.将艺术类大学生创新思维与人才培养过程相结合,搭建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1)鼓励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内校外的实际项目。以参与实际项目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学校“产学研”的互动及合作教育模式。(2)构建“项目式”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是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储备方式和知識架构。(3)针对于艺术类大学生开设“创业教育”指导课程,校内学习+校外实践,让学生深入了解一个企业发展起来的全过程。(4)积极开展艺术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使得项目建设变成常态化。

2.将艺术类大学生的大赛活动和实践相结合,搭建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1)在平时就要多引导和鼓励艺术类学生多参加创业相关的课外科技活动,例如“挑战杯”、“创青春”等大赛,通过参加这些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增强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2)积极组织艺术类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活动,真正实现“以赛代练、以赛促学、导练结合”。

3.将创新创业工作和经济发展形势相结合,搭建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平台。(1)为有意向创业的学生提供“全程式”的创业服务,为大学生创业搭建支撑平台,提供创业项目“全程式”服务。(2)为艺术类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指导。聘请校内外创业成功人士及专家对创业者进行培训辅导,从初期的创业定位、创业发展、创业遇到的问题等进行培训,形成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3)开展艺术类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开发与对接。根据举办的创业大赛,遴选出好的创业项目,举办创新创业论坛,聚集学校建校以来艺术类相关创业成功人士对想创业的艺术类大学生进行讲座、指导和交流。

四、艺术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思考

1.把握国家“双创”政策机遇,加强高校创业孵化建设。结合学校创业孵化基地,整合校内和校外的资源共享。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强化学校内部的部门合作,建立从“选拔—培育—孵化—成熟”创业项目孵化链条;另一方面注重拓展校外基地,加强企业与学校结合共同研发项目,成为学校创业团队的试金石和桥头堡。

2.完善学校的创业教育顶层设计,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高校应该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规划、人才培养、教学评估的考核指标;统筹创业教育各个部门协同推进;多“走出去”,把先进的思想理念再“引进来”。

3.推进创业教育政策保障措施,确保高校创业工作有序开展。鼓励学校多部门通力合作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明确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各部门应承担的义务。加强和企业间的“产学研”合作,确保创新创业工作的有序开展。

4.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推进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高校竭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就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生涯发展相联系,科学改进教学方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针对有意向的创业学生进行项目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课堂教学。

5.探索校外创业机制,增加创业概率。聘请校内外创业成功人士,通过经验分享、技术指导、人脉推广、资金帮扶等条件,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支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入校外成熟的投资机构,以达到扶持学生创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积堂.地方高校“城市型”功能定位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2016,(12).

[2]韩宪洲.关于推进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2016,(10).

[3]王锴.艺术专业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探析——以西安市为例[J].新西部,2016,(24)

猜你喜欢

艺术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艺术生计算思维的培养
民办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模式探索
以提升艺术生专业素质为导向的学生活动设计探索
语法翻译法对高考英语艺术生复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