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拓展角度浅析构建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8-09-25刘晓龙杜鹏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9期
关键词:创业培养创新

刘晓龙 杜鹏

摘要:科技信息发展引领下的经济全球化浪潮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科技产业引领市场经济。市场需要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培养服务市场经济人才的主体之一,必须跟上市场发展的需要。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在拓展角度下对安徽省高职高专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进行构建,为高职高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升高职高专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9-0027-02

一、前言

党的十八大要求社会大力支持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修订印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配套文件的通知》等相关文件也对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进行了政策性表述。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加强学科和技能竞赛项目管理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度重视创新创业训练及学科和技能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且对人才培养机制和保障机制做出了具体指导。

本研究主要针对安徽省高职院校如何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符合国家战略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构建全新的教育培养模式,培养高职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实现宽渠道进口、高素质出口,为全面促进安徽省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出参考意见。

二、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1.欧美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对创新创业人才教育重视较早,一直注重基础能力培养,课程内容覆盖面广,注重意识思维能力的培养,突出实践性[1]。充分尊重学生兴趣,体现了灵活性和个性导向。制度完善,大力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2]。注重校企合作,专家全程指导[3]。

2.安徽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目前安徽省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人才培养没有实现全社会共同参与,仍然注重分数的考核,不注重创新创业思维和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创新创业心理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结果与专业偏移较大。师资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单一。一线教育者自身也欠缺创新创业意识。校企双方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合作上比较缺乏。政府层面的政策指导具有模板化倾向。不但学生教育普遍缺乏创新创业引导,整体来说,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经济战略发展的形式。

三、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1.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现状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目前在国内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性的表述。学者观点也不统一。目前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首先要满足服务特定行业或者行业群的特殊要求。其次,应该体现其技能实践性。第三,精英性要突出。专业技能的精英教育不仅要体现在精通专业技能上,还要在精通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这样的教育模式,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培养出在职业领域专业化的人才和实现多维度发展的可能性。

2.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拓展。安徽省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第一要培养知识的厚基础和较高的学科交叉能力的人才。第二要培养具有突出实践能力的人才。实践操作能力是高职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本领。第三要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纵观近年来的安徽省高职高专教育成果,只有极少数能够真正体现创新,主要原因在于创新创业意识教育缺乏。第四,高职高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还要强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四、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拓展

1.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要求。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的基础上才能根据目标要求搭建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模式。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理念,在专业的基础上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以理论为先导,以实践为手段,校企密切合作协同办学。真正形成理论、技能学习、企业实习、创新实践、创业一条龙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社会办学,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2.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构建。创新的基础是深厚的专业知识技能储备。需要学生了解专业前沿领域。因此知识储备必须达到一定层次和水平。这就要求构建研发式教学体系,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索专业发展前景,以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3.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现在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人为造成实践和学习分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不能有充分的理论解释。学生无法充分理解,也就不能形成坚实的能力基础。因此要彻底扭转高职院校轻理论重技能的思路,在技能培养的同时提升理论知识储备。企业要融入专业建设并参与教学,促进学生对创业政策、方向、流程的了解、改进修正,为高职高专学生创业奠定基础。[3,4]

五、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1.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组织制度保障机制构建拓展。高职高专院校要将创新创业人才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石和不竭动力。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成立专门机构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教育、引导、支持。建立或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评价管理考核体系。响应教育部、安徽省政府关于大学生休学创业相关政策文件精神,改革学制,建立或完善学分制,为高职学生创业提供完善的政策保障和服务。对优秀创新创业教育者和典型学生进行奖励,制定完善激励机制。

2.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师资培养及资金扶持机制。一线教师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点,因此打造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队伍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点之一。创新创业教师本身必须具有丰富的相关专业的知识、技能储备,尤其对专业前沿有较强的研究能力;能够经常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动向。教师队伍结构要合理,有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学者共同组建和参与,并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研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创新创业教育要提供大量的专项资金投入,资金来源要多元化。

六、小结

创新创业教育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模式单一,资金扶持不到位,师资力量不强,没有形成社会全面参与的局面。产教研脱离,没有形成方向一致的合力。

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必须摒弃重技能轻理论的狭隘教育理念。以知识储备和能力构建为核心,拓展专业领域和发展空间。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形成社会共同参与的培养格局。由于经济和市场的发展是动态的,因此,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适时进行动态调整,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核心竞争力。实现毕业生自主创业,提高就业质量,缓解就业压力,提升高职院校办学形象,使高职高专教育真正起到服务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Christine Chryton.Assessing General Creativity and Creative Engineering Design in First Year Engineering Students[J].Jee,2009,(13):45.

[2]Semra Guven. 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Course Programme and Entrepren eurship[J].Proe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eiences,2009,(01):265.

[3]Hamelg.The Why,What and How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84):72-84.

[4]冯欣欣,楊敏.对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思考[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3).

[5]麦可思.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R].

猜你喜欢

创业培养创新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