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监护室流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及同源性分析

2018-09-22苏珊珊张吉生包名家李慧玲张晓丽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烯酶克雷伯血清型

苏珊珊, 宫 雪, 张吉生, 包名家, 王 勇, 李慧玲, 张晓丽

近年来,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以耐药性强、致死率高、具有传播性且难以治疗为特点,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了解其耐药及毒力的分子机制,对于控制CRKP的传播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患者CRKP的耐药机制、同源性及序列分型,以期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和隔离预防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及鉴定药敏

收集我院2016年4-12月分离自ICU的CRKP 16株,剔除同一患者的重复菌株,实验前重新鉴定。其中14株分离自痰液,2株分离自血液。药敏试验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的药敏卡(GN和GN13)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分析。采用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纸片进行纸片扩散法对CRKP药敏进行结果的复核,选取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或厄他培南至少一种药物耐药者,参照CLSI 2016年M100-s26版进行药敏结果判读。纸片购自英国OXIOD公司。

1.2 表型鉴定

改良Hodge试验(MHT)[1],根据CLSI指南要求进行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判读;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1],根据CLSI指南要求进行操作,当菌悬液浸泡过的美罗培南纸片抑菌圈直径为6~15 mm或抑菌圈内有散在菌落但直径为16~18 mm,即为mCIM试验阳性。

表1 PCR引物序列Table 1 The primers and corresponding sequence used in PCR

1.3 耐药基因、血清型及毒力基因检测及测序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耐药基因。煮沸法提取菌株DNA。检测的耐药基因包括碳青霉烯酶:blaKPC、blaNDM、blaIMP-1、blaIMP-8、blaVIM-1、blaVIM-2、blaOXA-48; ESBL耐药基因:blaSHV、blaTEM、blaCTX-M-1、blaCTX-M-9;AmpC酶:blaDHA;血清型基因:K1、K2、K5、K20、K54、K57;毒力基因:magA、rmpA、uge、wcaG、aero、allS、mrkD、kpn、fimH、iroNB,引物序列见表1[2-10],上海生工生物公司合成。总反应体系25 μL:Go Taq Master Mix 12.5 μL,上、下游引物(10 μmol/L)各1 μL,细菌模板DNA 1 μL,ddH2O 9.5 μL。扩增条件:95 ℃预变性3 min,95 ℃变性30 s,58 ℃退火30 s,72 ℃延伸90 s,共循环30次,72 ℃延伸10 min。1.5%琼脂糖凝胶电泳,扩增产物送哈尔滨博仕生物公司双向测

序,测序结果在BLAST上比对确定基因型。

表1 (续)Table 1(continued)

1.4 同源性分析

采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PCR(ERIC-PCR)进行同源性分析,引物序列为ERIC-2:5'-AAGTAAGTGACTGGGGTGAGCG-3',反应条件及反应体系参照文献合成[4],扩增产物后用1.5%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并用紫外凝胶成像系统进行拍照分析,只要条带数目及位置完全相同计为同一型。

1.5 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

选取肺炎克雷伯菌的7个管家基因gapA、mdh、pgi、infB、rpoB、tonB、phoE进行扩增,引物设计和反应条件参照http://www.pasteur.fr/公布的数据。扩增产物送哈尔滨博仕生物公司测序,结果上传至数据库http://bigsdb.pasteur.fr进行比对分型。

2 结果

2.1 ICU患者入院情况

患者年龄层次偏大,大于50岁的占81.3%,患者有较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或腹部损伤及细菌感染,入院天数较长,平均入院时间27.3 d,均有长期应用多种抗菌药物史,病死率50.0%,见图1。

图1 ICU患者流行病学分析Figure 1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ICU patients

2.2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6株CRKP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氨曲南、亚胺培南、厄他培南、美罗培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均耐药,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保持较高的敏感率,见表2。

表2 16株CRKP对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Table 2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of the 16 strains of 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2.3 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结果

16株CRKP改良Hodge试验均为阳性,15株CRKP mCIM阳性。

2.4 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16株CRKP主要携带碳青霉烯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基因,其中A类碳青霉烯酶KPC-2、CTX-M-1、SHV占100%,15株产TEM(93.8%),1株产B类金属酶NDM-5(6.3%)。16株CRKP菌株血清型均为阴性,但携带mrkD、fimH、kpn、uge毒力基因,阳性率均为100%。本次实验并未检出IMP-4、IMP-8、VIM-1、VIM-2、ACC、OXA-48、CTX-M-9、DHA、K1、K2、K5、K20、K54、K57、magA、rmpA、wcaG、aero、alls、iroNB基因,见表3。阳性基因见图2。

2.5 同源性分析和分型

ERIC-PCR同源性分析结果:16株CRKP均含有相同的DNA指纹图谱,为A型(图3)。MLST分型结果:通过对肺炎克雷伯菌7个管家基因进行分析,16株CRKP均为ST76型。见图3。

3 讨论

我院ICU从2016年4-12月,共检出16株CRKP,且均为ST76型,ERIC为同一型别,说明有小范围流行。肺炎克雷伯菌ST76型很少报道,曾见于上海及南昌[11-12], 不同于国内主要流行株ST11型。上海市儿童医院在2016年的一次暴发流行中分离出ST76型CRKP,并未导致患者死亡,而我院感染ST76型CRKP患者病死率达到50.0% ,高病死率可能与患者严重的基础疾病和并发症密切相关[13]。16例ICU患者有较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外伤及严重感染,在住院期间曾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治疗史,其中6例患者也曾用过碳青霉烯类药 物。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显示仅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保持较高的敏感率,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与深圳的一篇报道相似[14]。16株菌携带KPC-2基因,1株携带NDM-5基因,全部菌株都含有3种及以上耐药基因型,有研究指出碳青霉烯酶和ESBL基因可以通过质粒接合进行转移[5,11],可见CRKP的多重耐药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通过质粒在医院环境中水平传播,与其他报道一致[15],使得临床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表3 CRKP耐药基因携带情况Table 3 Resistance genes carried by 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strains

图2 耐药基因阳性电泳图Figure 2 Electrophoretogram of the resistance genes identified from 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strains

图3 部分CRKP的ERIC-PCR电泳图Figure 3 Electrophoretogram of ERIC-PCR products amplified from 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strains

2007年,我国发现首例产KPC-2型肺炎克雷伯菌,随后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甘肃迅速播散[16]。KPC基因是肠杆菌中检出率最高的碳青霉烯酶, 携带KPC基因的CRKP已经成为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17]。本实验检出16株CRKP均为产KPC-2酶的菌株,推断本次流行为携带KPC-2基因的菌株引起病房内广泛传播。2010年有杂志报道了1株携带新德里1型(NDM-1)的“超级细菌”[18],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随后许多国家相继报道,2013年我国报道了第1例携带NDM-1基因的CRKP[11]。NDM-5是NDM酶的一个亚型,有报道显示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比NDM-1更强[19]。NDM-5基因易存在于大肠埃希菌,在肺炎克雷伯菌中表达的报道很少[20]。本次实验发现1株产NDM-5酶的CRKP,有厄他培南药物应用史。有报道显示ST76型仅在产KPC酶菌株中存在[21],国内报道的ST76型CRKP为携带NDM-1和NDM-5基因[11-12],而我们分离的菌株主要携带KPC-2基因,同时发现1株携带KPC-2和NDM-5基因,是否存在2种耐药质粒,我们将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有研究指出黏液表型编码基因(rmpA)和需氧菌素基因(aero)阳性可认为是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比拉丝试验准确率更高[22],本研究这两个基因均为阴性,提示目前我院ST76型CRKP不具备高毒力特征。至今肺炎克雷伯菌至少已有78种血清型,其中K1、K2被认为是重要的毒力血清型[23],本实验6个常见血清型均为阴性,不排除有其他血清型存在的可能。我们的结果中mrkD、fimH、kpn检出率100%,fimH-1主要编码I型菌毛黏附基因,mrkD主要编码III型菌毛黏附基因,kpn类似fi mH-1的黏菌素基因,均与细菌黏附相关,使菌体易黏附在呼吸道、泌尿道上皮增加感染的机会,多药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存在高黏附特性,给治疗带来挑战,也可能是本研究死亡率高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综上,我院ICU分离出ST76型CRKP,主要携带KPC-2基因,并出现小范围流行。应加强对ICU的监测,发现耐药菌株尽快隔离,加强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及对耐药菌处理的相关知识,控制耐药菌的水平传播,加强抗菌药物管理、CRKP筛查和定期监测,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猜你喜欢

烯酶克雷伯血清型
FDA批准15价肺炎疫苗Vaxneuvance预防6周龄至17岁人群侵袭性肺炎球菌病
肠杆菌目细菌碳青霉烯酶的实验室检测和临床报告规范专家共识(第二版)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东莞地区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的表型与基因型分析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血培养肠杆菌目细菌碳青霉烯酶的对比研究
东莞地区B群链球菌的血清型与多位点序列型的分析
2017年至2020年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
副猪嗜血杆菌河南分离株的优势血清型和毒力基因研究
肠杆菌目细菌碳青霉烯酶的实验室检测和临床报告规范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