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修剪方式对中林1号生长结果的影响

2018-09-21

山西林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果枝生长量平均值

武 静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核桃是我国重要的干果经济林树种,根据结实习性可分为早实品种和晚实品种。目前山西省主栽品种多为早实核桃品种,其早期丰产性强,对树体管理的要求也较高。修剪是核桃生产中重要的管理手段,笔者选择山西省主栽早实核桃品种中林1号进行修剪试验,旨在为核桃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地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高阳镇贤者村,地处山西省腹地偏西,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7 ℃,平均最低气温9.5 ℃.无霜期190 d,境内年平均降水量428.8 mm.试材为6年生中林1号苗木,栽植密度4 m×5 m.该品种生长势强,树姿较开张,分枝角65°左右,树冠自然圆头形,叶质厚,雌先型,中熟品种。分枝力2.04个,新梢平均长14.2 cm,粗0.7 cm,果枝率89.4%.

1.2 试验设计

选择开张角度为0°~45°和45°~90° 2种类型的枝条,各设4种处理,处理1:轻短截(1/3);处理2:中短截(1/2);处理3:重短截(2/3);处理4:缓放。每种处理10个枝条,春天修剪。修剪后,当年秋季调查不同处理下2种类型枝条的新梢长度、新梢径生长、成枝力和果枝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修剪强度对新梢长度的影响

2.1.1 对 45°枝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45°枝新梢长度的影响见第38页表1.

表1 不同处理对45°枝新梢长度的影响

由表1可见,不同修剪方式,其新梢平均长、最长枝平均值以及抽生新梢总长平均值均存在显著差异。处理4由于顶端优势,新梢平均长最大。处理2最长枝条平均值为103.46 cm,显著大于处理1(58.5 cm).处理2抽生新梢总长平均值231.3 cm,显著大于处理1和处理4.

2.1.2 对水平枝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水平枝新梢长度的影响见表2.

表2 不同处理对于水平枝新梢长度的影响

由表2可见,对于中林1号水平枝,处理2和处理3的新梢平均长、抽生新梢总长平均值显著大于处理1和处理4.处理2的最长枝平均值为104.16 cm,处理3的最长枝平均值为90.00 cm,处理1的最长枝平均值为64.33 cm,比处理4分别提高了43.66 cm,29.5 cm,3.83 cm.处理2的抽生新梢总长平均值最大,为188.83 cm,处理3次之,处理4最低。

2.2 修剪强度对新梢径生长的影响

2.2.1 对45°枝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45°枝新梢径生长的影响见表3.

从表3中可见,不同处理45°枝新梢径生长间存在差异。处理4新梢平均直径最大,处理1最小。处理2的抽生新梢径生长总和平均值为5.64 cm,处理3的抽生新梢径生长总和平均值为5.16 cm,显著大于处理1和处理4.

表3 不同处理对45°枝新梢径生长的影响

2.2.2 对水平枝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水平枝新梢径生长的影响见表4.

表4 不同处理对水平枝新梢径生长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对于水平枝,4个处理最粗新梢平均直径的差异不显著。对于抽生新梢径生长总和平均值来说,处理2最大,为5.11 cm,处理4最小,为2.55 cm.处理1,处理2均显著大于处理4.

2.3 修剪强度对成枝力的影响

不同修剪方法对中林1号成枝力的影响见图1.

图1 不同修剪方法对中林1号成枝力的影响

由图1可知,对于水平枝,处理2的成枝力最大,处理3次之,处理4最小。对于45°枝,处理1和处理2成枝力较大,处理4最小。可见缓放处理成枝力最小。

2.4 修剪强度对果枝率的影响

不同修剪方法对中林1号果枝率的影响见第39页图2.

图2 不同修剪方法对中林1号果枝率的影响

由图2可见,对于水平枝,处理3的果枝率最高,为37%;处理1的果枝率最低,为12%.果枝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处理3>处理2>处理4>处理1.对于45°枝,各处理的果枝率均高于水平枝的果枝率;处理2的果枝率最高,为60%;处理1次之,处理3和处理4基本相同。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1)对中林1号核桃进行轻短截、中短截、重短截和缓放4种不同处理,其新梢平均长、最长枝平均长以及抽生新梢平均总长均存在显著差异。对于45°枝,缓放处理由于顶端优势,新梢平均长最大;中短截处理新梢总生长量最大。对于水平枝,中短截和重短截的新梢平均长、抽生新梢平均总长显著大于轻短截和缓放处理;中短截的最长枝平均值显著大于处理1和处理4.

2)对于45°枝,缓放处理新梢平均直径最大,轻截处理1最小;中短截和重短截的最粗新梢平均值和抽生新梢粗度平均值均显著大于轻短截和缓放处理。对于水平枝,4个处理径生长的差异不显著。

3)中林1号水平枝,中短截的成枝力最大,重短截次之,缓放最小。对于45°枝,轻短截、中短截成枝力最大,缓放成枝力最小。

4)对于水平枝,重短截的果枝率最高,为37%;轻短截的果枝率最低,为12%.果枝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重短截>中短截>缓放>轻短截。对于45°枝,各处理的果枝率均高于水平枝的果枝率;中短截的果枝率最高,为60%;轻短截次之,重短截和缓放基本相同。

3.2 讨论

早实核桃分枝性强,结果早,且具有抽生二次枝的特点,若不进行合理的树体管理,容易造成树形紊乱,影响结果。因此,在修剪上,应根据品种不同选择适宜的修剪方式,培养好主、侧枝,形成结果枝组,控制二次枝。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强度的修剪对中林1号新梢生长量、成枝率和果枝率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于45°枝,中短截和重短截的修剪方式对提高成枝率和果枝率效果显著,且新梢生长量大。对于水平枝,中短截对增强新梢生长量、成枝力和果枝率的效果最显著,轻短截次之。

猜你喜欢

果枝生长量平均值
密植条件下陆地棉不同果枝铃重、衣分及纤维品质差异研究
南疆矮化密植骏枣建园前期空间结构及产量分布初探
湘北绿桐I号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平均值的一组新不等式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北大河林业局森林生长量、枯损量调查与分析
由时变Lévy噪声驱动的随机微分方程的平均值原理
海岛棉不同果枝类型杂交F2代产量品质性状分布规律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变力做功时运用F=F1+F2/2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