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雪变:用戏剧讲好中国故事

2018-09-21解世忠郭瑞倩景英泽

戏友 2018年3期
关键词:蒲剧山村戏剧

解世忠 郭瑞倩 景英泽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这是一曲关于新时代戏剧人的奋斗之歌。

在中国剧坛,她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戏剧演员。在坚守戏剧舞台4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她以精湛的舞台表演赢得了无数耀眼的荣誉;但是,她都将这些东西淡淡抹去。

为了培养一代基础稳固、扎根人民,而且能够引领影响一个地方戏剧舞台未来30年的人才群体,她母亲一般地倾注了全部心血,先后培养了42朵戏剧“小梅花”,并以青春之阵容、青春之力量,把蒲剧这一黄河流域古老的优秀剧种带向中国最高演出殿堂——国家大剧院,并唱响世界舞台赢得巨大殊荣。而今,这批当年进校入团时还要靠老师们寸步不离呵护照看的孩子们,已经长成为一片生机盎然的林木,撑起了一方戏剧天空。

更为欣喜的是,其中一批孩子考进大学本科戏剧专业,接受高等教育。而她,也成为孩子们读书所在学院的一名特聘教授,担任学科专业带头人。她出版的学术专著《我心永在舞台》,正折射出她的初心与梦想、奋斗与使命。

她,就是景雪变。

一、“让全世界知道了中国的优秀传统剧种——蒲剧”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国文艺事业迎来了新发展新气象。矢志不渝地秉持“永远要站在舞台上回报党和人民的培养”的景雪变,在第一时间走进运城学院,她以《放飞想像的翅膀,脚踩坚实的大地》为题,为该校艺术系学生学习辅导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学习报告专场,一个与同学们问答的环节,给景雪变的心灵记忆留下深刻的一幕。有同学提问:“从蒲剧发展史上我们了解到,蒲剧曾经有过名震京华的辉煌,在全国的剧种里都位在前列,现在我们能不能重现蒲剧的辉煌,树立起走向世界的雄心?”景雪变回答说:“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把蒲剧推向世界舞台,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远大追求,我们有信心。”

景雪变是国家一级演员,文化部“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山西省十大文化领军人才,国家级非遗项目蒲州梆子代表性传承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审验收委员会委员。2002年2月她被运城市委任命,从运城市蒲剧团调到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担任副校长,并受命创建市蒲剧青年实验演出团,兼任团长。2004年夏,她主演的蒲剧现代戏《山村母亲》一经面世即在国内引起轰动,先后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全国现代戏优秀剧目、文化部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等。文化部也安排该剧进行全国巡演,并走进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演出,受到大学生和媒体的广泛好评。2014年4月《山村母亲》代表蒲剧首次进入国家大剧院演出。2014年开春,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将《山村母亲》列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演员优秀剧目数字电影工程”项目进行拍摄。

面对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的时代召唤,感受大学生对复兴戏剧文化的热切期盼,景雪变感到肩头上的使命重大。2015年11月11日,戏曲电影《山村母亲》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首映式和全国发行仪式。2016年1月30日,景雪变接到世界民族电影节主席崔茜·莱纳的来信,邀请她参加2016年世界民族电影节。

崔茜·莱纳在来信中写道:“2016年世界民族电影节(UMFF)将于4月1至5日在洛杉矶的PV福庄半岛举行。今年的世界民族电影节,将有好几部中国电影放映,也特别邀请中国电影代表团来参加,我们也希望你来参加。电影节期间,我们会播放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你的电影《山村母亲》在放映后,我们需要你来现场出席观众见面会,并出席颁奖典礼及其他文化交流方面的活动。我们希望能在电影节里见到你,这是一个电影人的机遇,也相信你的到来会为我们的多元文化电影节增添更多的机会与亮点。”

景雪变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参加第十三届世界民族电影节,来到位于太平洋东侧的美国洛杉矶。电影节播放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每一部电影放映后都有一个与观众的交流会,还有与世界各国的电影人及专业人士的研讨会。艺术是世界性的语言,景雪变在这个汇集世界电影的大舞台上展示了中国精彩的戏剧文化艺术,传播了中国好声音,引起轰动。最终,《山村母亲》荣获第十三届世界民族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和“文化交流杰出奉献奖”,景雪变荣获“最佳女演员奖”,并被电影节组委会特别授予“蒲剧皇后”称号。

参与电影节报道的中外媒体记者,曾经这样描写当时的动人情景:“扮演女主角的景雪变,将蒲剧的传统程式生活化,并融入剧情,声情并茂地把一个乡村母亲形象鲜活地呈现在大银幕上,让观众把《山村母亲》看成了蒲剧的好莱坞经典音乐电影《音乐之声》,把景雪变当成中国版的朱莉·安卓。在电影的后半部分,许多观众已经能够哼唱主调,同时称奇蒲剧旋律如此优美。在颁奖典礼前的红地毯上,观众要求听清唱,不愧是‘蒲剧皇后’,景雪变立马现场开腔,广受称赞。”

景雪变获得第十三届世界民族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洛杉矶《美中时报》以《中国蒲剧闪亮世界舞台——景雪变荣膺“蒲剧皇后”称号》为题,对景雪变代表中国戏曲电影展演赢得的巨大殊荣做了热情洋溢的评论和报道。该篇文章以通栏半个版的篇幅醒目推出,在景雪变手持证书和奖杯的特写图片下,文字说明道:“景雪变荣获2016年世界民族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及‘蒲剧皇后’称号”。有文章评论道:“今年,来自中国山西的不太为外地人知道的蒲剧,却因为电影《山村母亲》的主演景雪变获得第十三届世界民族电影节的影后而名声鹊起,让全世界知道了中国的优秀传统剧种——蒲剧。”并交代了一个特殊的背景说明:“景雪变贴切的表演,优美悦耳的唱腔,柔和的身段,大气端庄的容貌,与全世界各国的电影人和观众的和睦相处,被电影节组委会特别授予‘蒲剧皇后’的称号。”该文作者是《美中时报》记者谭湘,文章结尾的最后一段以豪迈的笔触写道:“蒲剧电影《山村母亲》展演于世界民族电影节并荣获大奖,将会成为蒲剧艺术和中国戏剧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永远记载着民族艺术的灿烂与辉煌!”

在隆重的颁奖典礼现场,景雪变发表了简短的致辞,她说:“我是一个戏剧演员,我来自中国,非常感谢本届电影节组委会授予我的如此殊荣,我要感谢崔茜·莱纳主席的特别邀请。我热爱戏剧艺术,我更爱我的国家——中国。”组委会主席崔茜·莱纳女士迎上前去,与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的景雪变热情拥抱,赞不绝口地说:“我看到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你的演出让全球认识了蒲剧。中国戏剧艺术家们对各自传统的坚守,是值得敬佩的!”在颁奖现场,电影《山村母亲》的发行版当即被好莱坞影库收藏。百老汇音乐剧制作人Lynn Iang向景雪变发出蒲剧美国巡演的邀请。媒体很快就向外透露说:“估计不久,美国观众可以体验到真人演绎的蒲剧风采。”之后,蒲剧电影《山村母亲》又于2017年8月荣获中国首届戏曲电影展“十佳优秀戏曲片奖”;同年9月,该片又荣获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提名奖。

景雪变在《山村母亲》中饰演豆花

二、从娃娃抓起,创造42朵戏剧“小梅花”的剧坛传奇

2002年10月,运城市委调任景雪变来到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担任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同年10月,运城市委、市政府批准创建“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演出团”,景雪变兼任剧团团长。建立该团的战略初衷就是走“校团合一”的路子,新的建制带来新的格局、新的变化,实践充分证明,建团是兴校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建团伊始,景雪变提出明确的办团理念:“带新人,走正路,出精品,兴戏剧”。景雪变深切感受到,戏剧的繁荣发展特别是一个地方剧种的兴旺发达,仅靠几个名演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成批的戏剧新人源源不断地涌现,才能成为一个剧团、一个剧种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资源。针对蒲剧人才面临严重断代的危机,景雪变思考着如何突破困局、建设起强大稳固的戏剧人才队伍,她在《地方戏剧教学要着力打好“阵地战”》的论文中谈道:“培养一批,就要收获一批;收获一批,就要成就一批;成就一批,就要扎根一群,形成能够不断开辟蒲剧新局面的强大阵容。”她的这一观点,在多次全国性研讨会上引起反响。2004年,在她的首倡下,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创办了“小梅花定向班”,通过严格招生、精心培养,以解决演员青黄不接的现实问题。“小梅花定向班”的创办,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戏剧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创造力,大家全身心投入培养戏剧新人的事业中。

“小梅花定向班”的创办一时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第一批原计划招收25至30名学员,结果一下子招了90名。当时,年龄最小的孩子只有9岁。在培养艺术新苗的过程中,景雪变和老师们都把学生当做自家孩子,车上、饭桌上、病床前……随处都成了给孩子们传艺的课堂。也可以说,景雪变和老师们是“追着教”“撵着教”。孩子们的学习、练功要抓紧,安全问题同样要操心,学校专门配备了生活老师,白天帮着年龄幼小的孩子上灶打饭,夜晚跟着孩子们睡觉,就连孩子们上厕所也要陪同。时序更替,寒来暑往,春华秋实,孩子们在景雪变的精心呵护下渐渐成长,他们亲切地称景雪变为“校长妈妈”。

在艺术人才成长的规律系统中,戏剧人才的成长既有社会共性,也体现艺术个性。景雪变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经历,讲出一个明确的观点:“戏剧教学有其非常明显的特殊规律,人才一定要从娃娃抓起,立足一个‘早’字。可以说,戏剧是最讲究功力的艺术,练好“童子功”,夯实基本功,决定着一个演员一生的艺术前途。”

在创新戏剧教学实践中,景雪变提出:“戏剧教学要走教研与实验、创作与演出、课堂与舞台、基地与成才相结合的新路子”,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引领和强化一代戏剧新人快速成长。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上,一是目标定位,因人施教,即根据每个小学员的天赋条件,按生旦净末丑的角色来“选苗”栽培;二是以师带徒,以剧推人,要求戏剧教师责任到人,选定一部经典剧目来指导,以剧目规范角色;三是一对一单元化培育,多元化组合,形成聚焦成才与协调成才相结合的竞争局面;四是注重实践,现场解决问题,每次组织小学员跟团演出的过程中,代课教师要尽可能下团深入到演出现场,或站在台下,或站在侧幕条边,对每位演出小学员的一招一式进行全程审视,将发现的问题记在本子上,演出结束后现场指导提高。返回学校后,跟团教师要将现场所发现的问题整理成系统的文字资料,作为活案例列入教案。

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小梅花定向班”已陆续培养出42个全国“小梅花”奖演员,并数次获得全国大赛第一。“小梅花”演员从初次登台演出的8分钟,到20分钟、1个小时、2个小时,目前他们已经能够独立演出30余出折子戏和十多部本戏,如《西厢记》《关公与貂蝉》《窦娥冤》《穆柯寨》《姊妹易嫁》《山村母亲》等经典剧目。景雪变以戏剧人才工程建设为己任,开创了运城戏剧发展史上“小梅花”群英辈出的局面,此举从根本上解决了蒲剧人才严重断代的问题,为蒲剧的未来发展赢得主动权。

三、幸福的守望:“小梅花”考进大学戏剧专业深造

2018年5月17日,《山西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戏剧小梅花成了大学生》的重要通讯,该文特别加了一道引题:“去年秋天,运城学院迎来首批10位戏剧表演专业本科生,标志着我省戏剧表演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针对戏剧演员文化水平低下的现状,景雪变着眼长远,聘请文化课老师坚持长年不间断地为孩子们上课。能让他们真正成为知识化的新一代,这是景雪变梦寐以求的心愿。

《山村母亲》荣获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提名奖

历史的机遇终于到来!运城学院以坚定的文化自信,肩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崇高使命,历经数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精心筹划和充分准备,201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该校设立戏剧本科专业。2017年开始招生,目标是培养一批拥有人文素养、专业水准精湛和优秀艺术传承能力的高素质戏剧人才。

专业好不好,主要看师资,师资强不强,关键看“头羊”。运城学院按照人才高端化、市场化、应用型的要求,除了提高现有师资水平,吸引高层次人才到校工作外,还创新机制,把人才引进目标瞄上了本专业的领军人物——景雪变。2017年8月,她欣然受聘,担任运城学院特聘教授,成为戏曲表演专业学科带头人。“景教授不仅德艺双馨、技艺精湛,而且手下有学生、剧团,她的到来本身就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一张靓丽名片,同时还架起了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艺术实践的立交桥,使其无缝衔接,更加有利于人才培养和艺术传承。”运城学院党委书记姚纪欢说。

“知识,有知识的戏剧演员,是推动蒲剧走向新辉煌的核心要素。孩子们拿着录取通知书,走近大学课堂接受高等教育,这是蒲剧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的一个象征。现在国家推广院团相结合的戏剧教育新模式和发展走向,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景雪变怀着激动的心情倾吐自己的心声和认知。首批戏曲表演专业本科生中,有6人曾获中国少儿戏曲比赛最高奖——“小梅花奖”,1人曾获山西省舞台艺术最高奖——“杏花奖”;年龄最大的在多部剧目中担任女一号且已成为母亲,年龄最小的是19岁,学戏已有8年时间。

令师生们刮目的是,他们一入校,就在“‘蒲韵新声’戏曲表演专业新生入学汇报演出”中“吸粉”无数,在全国范围的汇报演出和邀请赛中也表现抢眼。2017年9月23日,新排的青春版《西厢记》受中国剧协的邀请,作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展示戏剧教育人才工程的献演剧目进京演出,获得巨大反响。文化部副部长董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中国剧协党组书记季国平等领导和专家,专门观看了该剧的展演,并给予很高的评价。在次日举办的座谈会上,专家们评价说:这种院团合一、三位一体的演出和教学新格局、大气象,在全国还是不多见的。

接着,在景雪变和学院领导的关心指导与运筹下,运城学院戏剧专业的学生扬起风帆,迈开走向全国的步伐。2017年10月,闫海燕、任帅帅应邀参加了在甘肃敦煌举办的2017“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题演出;2017年12月,吴敏丽参加了2018年新年戏曲晚会,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戏剧艺术的最高检阅;2018年4月,任玲的《柜中缘》折子戏入选“百戏百校·艺术职业教育戏曲教学成果展演”活动;2018年6月,吴敏丽、原睿将赴马来西亚参加文化交流活动。这是古老的蒲剧艺术和现代大学教育相融合的一次历史机缘,迎接蒲剧复兴的梦想,从此将开启新的征程。

四、不忘初心,砥砺传承,让青春之我呼唤青春之蒲剧

景雪变作为在中国戏剧影视界成果卓著的表演艺术家,先后荣获国内和国际诸多大奖。在戏剧表演上,她工花旦、刀马旦、小旦、青衣等,现代戏、古装戏兼能,在30多个剧目中担任主角。主要代表作有:古装戏《柜中缘》《宇宙锋》《阴阳河》《关公与貂蝉》《杨门女将》《火焰驹》《窦娥冤》《穆柯寨》,现代戏《刘胡兰》《山花》《巧凤》《丑嫂》《山村母亲》等。其唱腔风格慷慨激越,又婉转俏丽,极具蒲剧声腔之神韵;表演技巧真切自然、细腻传神、凝重大方,尤以“担子功”和“水袖功”见长,深得曹禺、郭汉城、吴祖光、王朝闻、刘厚生、贾平凹等大家赞誉,称景雪变是“戏路很宽的全才演员”“舞台上的活动雕塑”“蒲剧艺术集大成者”“景雪变是位大才”。

景雪变经常嘱托和激励弟子们:“台上认认真真演戏,台下清清白白做人,从艺不光要苦学技艺,更要讲道德、重修身、树形象。”她倾吐心声:“艺术家必须要有胸怀!希望你们比我走得更远,比我飞得更高!”2011年,在景雪变从事舞台艺术40周年汇报演出的时候,《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文艺部主任刘玉琴专程来运城采访,围绕景雪变抓小梅花人才培养工程,写了一篇文艺评论,题为《蒲剧,曾经PK京剧》。文章中写道:“近日,蒲剧艺术家景雪变从艺40周年纪念活动在山西运城举行。景雪变上演过的剧目在其众多学生的表演中复活,蒲剧的功法:担子、水袖、跑城以及手帕、抖扇、血彩等交相辉映,俏丽无比。满目青葱而又略显稚嫩的唱念中,蒲剧的前世今生,如一幅画卷在荡气回肠、苍凉慷慨的意境中展开,让人感慨不已。”

春风化雨,十年树木。为了蒲剧事业的繁荣发展,作为体现剧种特色的代表性艺术家,景雪变以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代表作无私传授给她的学生和弟子们。曾经被曹禺称为“这是我在舞台上看到的最精彩的担子功”的《阴阳河》;被王朝闻称为“舞台上应接不暇的活动雕塑”的《柜中缘》;被吴祖光称为“像一幅幅展开的仕女画”的《关公与貂蝉》;被刘厚生称为“表演达到化境,用什么赞誉之词都不过分”的《山村母亲》,这些代表剧目一一在孩子们身上重现了,绽放出舞台上的青春力量。

青春的蒲剧,中国的蒲剧,世界的蒲剧,这正是景雪变的梦!

猜你喜欢

蒲剧山村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艺术家张峰及其蒲剧
山村日出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山村一天一个样
蒲剧的艺术特色与未来发展展望
浅谈蒲剧在现代年轻人中的传承
戏剧类
山村晚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