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星素对战”音乐真人秀节目的创新分析

2018-09-21◎罗

新闻前哨 2018年8期
关键词:素人天籁真人秀

◎罗 青

对国内真人秀而言,“星素对战”这种模式尚处于试水阶段。2016年10月16日由东方卫视播出的《天籁之战》将真人秀“星素对战”模式带入人们的视野之中,随后2016年11月4日浙江卫视紧接着播出的《梦想的声音》也采用了“星素对战”的模式。

1981年,传播学者梅罗维茨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书中提出了媒介情境理论。该理论结合了麦克卢汉“媒介传播理论”和戈夫曼的“戏剧论”,并利用场景分析描述了电子媒介如何影响社会行为。尽管在当时媒介情境论受到忽略,但随着媒介技术研究的兴起,媒介生态理论得到了广泛关注,对情境理论的研究与探讨也随之增多。尤其是近几年,国内对媒介情境论也不仅仅只限于对其理论梳理层面,也有结合媒介情境论的某一方面对具体文化现象、电视节目的研究,这些都给本文以巨大启发,于是本文试图通过利用梅罗维茨“媒介情境论”的相关理论解读当下“星素对战”真人秀节目的创新策略。

一、星、素的选择多元化,使不同类型的观众同时在“场”,增加收视率

这两档节目有相似之处,例如这两档节目都是采用素人与歌手竞技的形式。但在节目规则、环节设置等方面均有所差异:

在明星的选择上,《天籁之战》选择知性而又性感的音乐人莫文蔚,乐坛常青树“小哥”费玉清,影视名艺人杨坤,以及堪称90后吸粉杀手锏华晨宇、乐坛实力派年轻歌手张杰的加入。《梦想的声音》除了有张惠妹、林忆莲等天后级大咖,还有田馥甄、林俊杰、萧敬腾、张靓颖、羽泉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人气偶像。在素人的选择上,《天籁之战》中苏诗丁、赵宥乔的狂野绽放、范媛媛的特立独行、杨子的苦嗓情歌、田园的细腻歌声;《梦想的声音》中赵骏、个性少女VAVA、张小七、唱作人王思远、表演新星巴图……另外,《天籁之战》中老师身份的张梦羽、独立音乐人李夏既有来自于大山深处的藏族女孩,也有刚刚毕业的会计女孩。《梦想的声音》中藏族小伙四郎贡布,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邝氏姐妹,满族原创歌手乌拉多恩……

对于明星来说,每一位导师,每一种音乐风格,比如摇滚的、抒情的,古典的、现代的等都有其特定的受众。对于素人而言,他们的特殊身份也引发着特定群体的人们的关注,比如不同民族的、不同职业的人等等。梅罗维茨认为,在面对面交往时,许多不同类型的观众同时在场的情景很少出现,即使发生了(如在婚礼上),可以发现人们通常会很快就恢复成私下各自的交往,然而电子媒介使许多社会言论重新分类,这使得大多数人发现自己以一种新的方式与别人接触,与面对面交往融合的情形不同,电子媒介的混合场景将会持续更长时间,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也更大。《天籁之战》和《梦想的声音》将不同风格的明星和不同地域及职业的素人整合到一起,再通过“星素对战”的有趣形式呈现出来,最终通过“电视”(电视节目)传播给受众,模糊了群体身份、社会化的程度和等级制度的级别之间的传统区别,使“观众”范围扩大,节目的收视率自然就有了提升。

二、从场景、行为和媒介三方面追求“星素”真实对抗,满足受众期待

基于梅罗维茨媒介情境论的三核心:场景、行为和媒介,节目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来追求真实对抗。

场景真实,指的是节目中的场景和受众理解的场景保持一致。舞台是真实的,素人歌者与专业歌手之间的竞技也是真实的。但是由于明星和素人的知名度、舞台经验等有所差距,可能会削弱这种对抗的真实感。于是,《天籁之战》和《梦想的声音》在导师与挑战者之间的优势平衡上都下了一定的功夫。《天籁之战》节目组先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出最优秀的素人歌者若干名,经过音乐总监安栋严格挑选出最终上台演唱的素人歌手,最后再进行专业集中培训。比拼之时,顶尖音乐团队同时帮素人歌者和明星歌手编曲。另一方面,《天籁之战》中,素人挑战者为明星歌手的挑选演唱曲目,而他们自己则可以事先准备好竞演歌曲,双方都在经过24小时的排练后同台演唱,一起接受现场观众的同一评判,决出最后的“天籁之音”,这样的流程大大削弱了明星们的自主选择权。《梦想的声音》中选曲的机制更为灵活,每个导师都有自己的“华为‘惊’曲榜”,节目当中或是挑战者决定曲目,或是其他导师决定曲目,或是主持人决定曲目,甚至是通过设备随机决定,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什么样的歌都有可能为导师准备。同时,导师们仅仅只有3个小时的时间进行改编再创,素人歌者也是可以提前准备好挑战曲目。这样优势平衡处理后,导师和挑战者才能在场景中实现接近真实的对抗。

行为真实,即真人秀参与者在受到特定规则和事件触发之后,他们的反应和行为是真实的,不违背自己的本意。在《天籁之战》中我们可以看到鹏鹏和叶秉桓在见到自己的女神莫文蔚之后的羞涩、紧张、激动和语无伦次。在《梦想的声音》中我们可以看到林忆莲、林俊杰被挑战者的歌曲打动落泪的场景,也能看到邝氏姐妹在台上止不住对亲人的思念而痛哭流涕……所有的这些都是“秀”以外的东西,这都是真实的,使观众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

媒介真实,也就是拟态真实,即真人秀通过媒介所反映出的现象,其主流的价值观和现实社会情况是一致的,受众在通过电视营造的拟态环境和他们实际生活的环境之间可以获得主观的认同,以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无论是《天籁之战》还是《梦想的声音》,都传递出要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的价值观,在明星和素人的对战中,观众感受到的不再是功利的竞争,而是素人以及专业歌手追寻音乐梦的初衷和努力,这些都获得大众的主观认同,节目中人物的各种情感也很容易引起大众共鸣,由此达到媒介的真实。

三、“星素对战”特定情境中嘉宾和选手的特殊表现

梅罗维茨认为,“当两个场景融合后,我们很少是得到两个场景的简单组合,而是通常会演化成具有统一新规则和角色的新场景”。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中会有不同的举止,会受到所在的地方和参加者的影响。所以,“星素对战”音乐真人秀节目最大的看点就是明星和素人放在同台竞技,并且是在统一标准下进行胜负区分。在新情境中,明星歌手不再是高枕无忧的看客,而是竞争者之一,所以他们产生特别的紧张、认真、担忧等情绪,比如《天籁之战》第二季第9期中,华晨宇在后台采访的时候,很明确地表示自己最不想被抽到《一人饮酒醉》,因为改编难度太大了,可见其对本场竞争的担心。而挑战者也不再只是对明星望而却步的弱者,化身成明星的“对手”,享受着同样的舞台,同样的规则,行为表现中也更加自信、自如。在新情境下,明星们的落败、素人的逆袭满足了观众的反对盲目崇拜权威的心理期待,也是节目看点所在。

四、星素“后台”行为的曝光,满足观众窥探欲

在媒介情境论中,人们的行为被分为前台、中台和后台。前台是人们愿意公开的,向大众展示的行为:后台正好相反,是隐私的,不愿意公开的行为;以此为基础,在混合场景中出现的新行为就是中台行为。

在《天籁之战》和《梦想的声音》中,观众不仅可以看到明星嘉宾们在后台准备时的情况,包括天籁唱将们上场前都会有一个小采访镜头(或是对场上的表现的点评或是自己的准备状态的担忧)以及唱将们在后台之间

的交谈。在《梦想的声音》中,导师在与挑战者交换舞台时还专门设有一个通道,导师临上场前的表现、语言都会通过镜头传达出来。

当观众同时看到了表演者台上和台下的行为表现时,那么表演者的行为,就出现了“中台”现象。表演者既不能像台上那样严肃正式,也不能像后台那样随便自然,而是要调整自己两方面的角色来适应新的场景。梅罗维茨认为这种由于场景的变化而导致的“中台”行为的变化,恰恰能解释电子媒介的出现所导致的新的信息系统中人们的行为表现。电子媒介使得私人场景和公共场景发生了融合,社会地点和物质地点出现分离,也导致人们的私人行为与公共行为出现模糊。

五、结论

总的来说,在大量“全明星阵容”和“平民化”的真人秀节目扎堆出现之后,“星素对战”这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形式显示了新的发展潜力。虽然还存在着发展模式不成熟、“星素对战”公平性受质疑、嘉宾选取受到局限等问题,但其自身探索对于真人秀节目发展的重大意义有目共睹。电视人还需坚持从电视节目规则、内容、形式等方面出发,对节目的策划方式以及节目流程进行创新,注重电视节目的内涵,强化节目的文化含量、融入本土特色,倡导原创的过程中推动中国的电视真人秀更好、更快发展。

猜你喜欢

素人天籁真人秀
火卫一上的真人秀
天籁
厉害了!90后青年企业家从素人华丽蜕变成集团老总,只用了六年时间
升级素人广告,方太似乎渐入佳境
升级素人广告,方太似乎渐入佳境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