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熟市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8-09-20欧婷毛虎根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现状

欧婷 毛虎根

摘要 小麦生产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具有较大增产潜力的粮食作物。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常熟市小麦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生产实际从肥料运筹、机械化精确定量播种、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及用地养地相结合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促进小麦生产的绿色、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生产;现状;发展对策;江苏常熟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2-0049-02

Abstract Wheat produ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ncome sources of farmers,and it has more potential to increase the yield.In this article,the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wheat production in recent years of Changshu City were analyzed,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from fertilizer operation,mechanized quantitative sowing,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combination of using and recuperating of farmland etc.,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of wheat production.

Key words wheat production;current situation;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Changshu Jiangsu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基础性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常熟市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严格落实各项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切实推进各类示范项目的实施,使常熟市粮食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小麦作为重要的战略性粮食储备作物,既是人们的口粮,又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有着较大的增产增效潜力。因此,如何进一步挖掘小麦生产潜力,提高小麦生产效益,成为常熟市农业部门及广大种粮大户的焦点问题。现阶段,要将“振兴乡村战略”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提升小麦生产水平,促进粮食生产绿色、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

1 常熟市小麦生产现状

常熟市地处我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优势,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稻麦二熟为主的粮食作物种植制度。近年来常熟市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17 333.33 hm2左右,仅次于水稻,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历年来常熟市各级政府均非常重视农业发展,不断提高农业补贴标准,加强各类农业科技项目的示范实施,开展职业农民培训,使广大种粮大户的种植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小麦产量从2010年的4 680 kg/hm2增长到了2015年的5 259.15 kg/hm2,平均增加579.15 kg/hm2,增幅達12.4%,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促进了农民增收,也进一步调动了种粮大户的积极性。然而近2年来频发的灾害性天气及多年来秸秆全量还田的实施,也暴露出了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不足。

2 存在的问题

2.1 生产季节紧,抗灾能力弱

常熟市粮食生产主要为稻麦二熟种植制度,水稻以早熟晚粳品种为主,大田生育期140~150 d,小麦以冬性弱筋品种为主,全生育期为180~190 d,适收适种期短,生产季节较紧,收种期间如遇雨量大、雨日多的不利天气,则会造成稻迟影响麦,麦迟再影响稻的循环,从而影响粮食产量和效益。2015年、2016年连续2年秋收秋种期间遇连阴雨天气,部分农田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农机具难以下田抢收,水稻收获期延迟。小麦播种时,部分田块排水不畅,难以做到适期适墒播种,影响播种质量,进而导致晚播小麦面积明显增多[1]。2016年春季小麦穗期持续降雨导致小麦穗发芽及赤霉病暴发,小麦品质下降,收购价格较低,农民效益大幅下滑,部分种粮大户甚至出现了亏损,影响了常熟市粮食产业化发展进程。

2.2 秸秆全量还田后,根系生长受影响

为缓解秸秆露天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多年化肥大量投入导致的土壤板结等问题,2000年后常熟市逐步推广了秸秆全量还田技术。经过多年秸秆全量还田技术的实施,土壤有机质含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恢复,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后,由于夏季温度、湿度较高,秸秆腐烂速度加快,使稻田水体耗氧量增加,土壤中还原性物质不断积累,影响了水稻根系活力,对水稻前期发根分蘖产生不利影响[2]。与小麦相比,水稻秸秆量较大,全量还田以后,如未充分切碎或抛撒不匀,易导致小麦播种后部分种子不落地、不着土,扎根不牢,冬、春季遇低温易发生冻害,拔节后易倒伏。此外,在秸秆全量还田深翻后春季随温度回升,湿度增大,微生物活动频繁,秸秆腐烂加剧,并产生硫化氢等还原性有毒气体,容易导致小麦根部缺氧,对小麦根系产生毒害,影响小麦生长。

2.3 用种量大,施肥偏多

常熟市小麦生产虽然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小麦播种仍以撒播为主,机条播占比较小。人工撒播对劳动力撒播水平要求高,且用种量较大,播种不均匀,一方面增加了用种成本及人工成本;另一方面不利于构建合理群体,影响小麦丰产稳产。肥料运筹上,近年来常熟市积极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及“V”字施肥法,重施基苗肥及穗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施肥总量大,偏施氮肥,肥料运筹比例不合理,对磷、钾肥的配比不够重视,部分农户仍在施用腊肥、返青肥等问题,易导致小麦生长贪青、群体过大,后期倒伏,且肥料用量大,利用率低,增加农资成本,造成肥料浪费,对农田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3]。

3 发展对策

“十三五”规划要求切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小麦生产在常熟市粮食生产中占有基础性地位,虽然现阶段生产上暴露出了一些突出的问题,但其产量、种植结构、生产效益等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

3.1 科学肥料运筹,适当减少氮肥投入量

科学运筹肥料,适当减少氮肥投入量是适应精准农业发展的必要措施。根据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到2020年实现化肥减量5%以上、农药零增长的要求,常熟市农技部门也在不断开展各项肥料运筹试验,不断完善氮、磷、钾肥的施用配比,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根据不同地力情况分类指导。引导种粮大户转变思想,根据小麦生长需肥规律,适当减少氮肥投入量,重施基苗肥,促进小麦冬壮春发,构建合理群体;重施拔节孕穗肥,提高小麦成穗率、争大穗;适当补充叶面肥,增加结实率,提高千粒重,为小麦丰产夯实基础。对于部分施用腊肥及返青追肥过早的农户,可逐步引导其转变施肥思想,科学肥料运筹,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真正实现绿色、节本、增效。

3.2 大力推广机条播,推进精确定量播种技术

推广小麦机条播技术是实现小麦精确定量播种的有效途径。目前,常熟市小麦播种以撒播为主,一方面用种量大,播种不均匀,不利于小麦生长后期的田间通风透光,影响小麦生长;另一方面耗工耗时,苏南地区农业劳动力不足,人工成本较高。小麦机条播用种量少,仅150 kg/hm2左右,节省用种成本,播种均匀,有利于肥料深施、匀施,播种效率高,有利于抓住秋播时机,提高适期播种比例。此外,还可根据不同田块地力水平和小麦品种特性灵活调整播量,实现精确定量播种,有利于构建合理群体,提高植株光合效率,为高产稳产打下坚实基础。小麦机条播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充分发挥节本、省时、增效的优势[4]。

3.3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抗灾能力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现农业机械化,提升农业抗灾能力的有力保障。苏南地区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年降雨量较多,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有较高的要求,农田水利工程既要做到灌得进来,又要做到排得出去。小麦作为旱地作物,在生育进程中,要做好内外沟系配套,及时疏通沟系,保障田间排水通畅。近年来,常熟市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完善农田主干道路及周边水利设施建设,促进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提高了种粮大户的生产效率,提升了农田抗灾能力。但目前高标准农田覆盖面有限,还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步伐,不但要做好镇、村主干道的基本农田建设,也要不断推进偏远地区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平衡发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提升农業抗灾能力,为实现稻麦丰产做好保障。

3.4 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引导开展轮作休耕

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种地养地相结合,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必经之路。目前常熟市粮食生产以稻麦轮作为主,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战略要求,结合常熟市粮食生产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夏熟小麦种植结构调整,有序推进轮作休耕,一方面可保护、提升地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可加快下茬水稻播栽进度,提高适期播栽比例,缓解秸秆全量还田对作物根系生长的不利影响。对于地力较好的田块,可积极探索稻—绿、稻—油、稻—饲等轮作,培肥地力。对于地力严重透支的田块,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冬耕晒垡,配合施用生物有机肥,培肥土壤,促进地力恢复,为下一茬口作物打好肥力基础,真正实现种地养地相结合。同时,在种植结构调整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试种优质、高产、矮秆小麦品种,筛选出适宜常熟市种植的小麦矮秆品种,减少田间秸秆残留量,减轻秸秆全量还田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增加农民种植效益。

粮食生产的根本在于提高耕地质量,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动力在于政策落实。小麦生产具有较大的增产增效潜力,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灵活调整种植结构、调优品种布局,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完善农田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农业抗灾能力,逐步由“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方式向更加主动、更加科学、更加灵活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粮食生产的绿色、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

4 参考文献

[1] 毛虎根,欧婷.常熟市粮食生产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探讨[J].农业科技通讯,2017(6):25-27.

[2] 金鑫,蔡林运,李刚华,等.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对水稻生长及稻田氧化还原物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3(5):81-85.

[3] 陆景陵,胡霭堂.植物营养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

[4] 姚银祥.浦东新区祝桥镇小麦机条播试种情况调查及技术效果分析[J].上海农业科技,2013(3):56.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现状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