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下肢骨折疼痛的评估及干预效果观察

2018-09-19马智晓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胎龄新生儿护理人员

马智晓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

新生儿疼痛现象已成为目前临床中的常见现象,然而由于医务人员缺少相应的评估方式,因而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进而使得患儿产生能够较为严重的不良后果[1]。为此医护人员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从而能够对新生儿进行有效的干预,最终缓解新生儿痛苦,确保其健康发育[2]。该文将重点探讨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8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疼痛的评估及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68例需行重症监护患儿,依照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34例,男18例,女16例,胎龄为29~40周,平均胎龄为(34.5±4.9)周;试验组 34 例,男 19 例,女 15 例,胎龄为 30~40周,平均胎龄为(35.1±4.8)周。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桡动脉穿刺条件;②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为1~4 kg。排除标准:①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②新生儿的Apgar评分小于3分。患儿家长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监督的情况下进行本实验。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显示两组患儿之间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模式,即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试验组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①护理人员需要对病房内的环境进行良好的控制,避免灯光直接照射新生儿的眼睛,并且在病房内与新生儿家长进行交谈时,声音需要低于60dB。②在对新生儿进行操作时,可在床边打开音乐播放器,以转移新生儿的注意力,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新生儿进行专业的抚触,以使新生儿能够产生安全感。③护士长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培训,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对新生儿造成的额外不良伤害;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新生儿进行有效的穿刺,以便能进行持续性的输液,缓解新生儿的病痛。④使新生儿采取舒适体位,为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的疼痛感,护理人员可使新生儿采取屈曲位与鸟巢式包裹襁褓体位。⑤护理人员在进行各项操作前,可在新生儿口腔中放置安慰奶嘴,使其进行非营养性吸吮。同时也可使患儿吸吮少量糖水,以便有效缓解侵入性操作引起的疼痛哭闹。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儿穿刺前后的SpO2、HR与RR情况变化。②两组患儿PIPP评分,评分标准,依据新生儿疼痛评分简表的相关规定进行评分,若分数低于6分,说明患儿存在极微或无疼痛现象;若分数为7~12分,则说明患儿为中度疼痛;若分数超过12分,则说明患儿为重度疼痛。当分数超过7分时需要及时对患儿进行镇痛治疗。

1.4 统计方法

建立Excel数据库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方差表示,且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验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干预前后的SpO 2、HR与RR情况变化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的SpO2、HR与RR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 HR与 RR明显降低,SpO2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穿刺前后的SpO2、HR与RR情况变化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穿刺前后的SpO2、HR与RR情况变化比较(±s)

组别SpO2(KPa)干预前 干预后HR(次/min)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34)试验组(n=34)t值P值0.95±0.019 0.94±0.025 1.857 0.068 0.94±0.015 0.98±0.036 5.980 0.000 RR(次/min)干预前 干预后135.87±10.68 135.94±10.24 0.028 0.978 142.75±8.23 136.32±8.19 3.229 0.002 47.45±9.36 47.48±8.94 0.014 0.989 49.62±8.07 43.61±6.72 3.337 0.001

2.2 试验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PIPP评分比较

试验组的PIPP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 PIPP评分[(±s),分]

表2 两组患儿 PIPP评分[(±s),分]

组别PIPP评分对照组(n=34)试验组(n=34)t值P值13.09±2.27 6.54±2.41 11.536 0.000

3 讨论

目前除体温、呼吸、脉搏及血压异常外,疼痛已成为第五大影响新生儿健康的生命体征,已成为世界医学界重点关注内容,并且随着我国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新生儿疼痛已成为我国医学界的重点关注项目[3]。依据相关的临床医学研究表明,新生儿已具有感知、察觉与应到疼痛刺激的能力,并且新生儿的痛阈水平低明显较低,因而与成人相比,其疼痛耐受力明显较低[4]。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由于患儿的依从性较差,加之其受到手术与疾病的影响,因而将会导致患儿需要承受严重、反复的疼痛,因而将会使得新生儿的行为与生理方面产生较大变化,同时还将对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不良损伤,由于部分医生并未能够及时地重视,因而未能够对患儿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疼痛缓解,最终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5]。

伴随着新生儿疼痛受到重视,目前临床医护人员已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即主要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主要包括环境护理、音乐护理、体位护理与安慰护理等,由于新生儿并未具有良好的抵抗能力与接受能力,因而需要采取具有个性化的护理,加强对新生儿的心理与生理管理,从而能够有效地获得新生儿的配合,进而使其获得显著的护理效果。目前医学界主要采用PIPP评分量表对新生儿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具有较大的可靠性、安全性与实用性,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出新生儿的疼痛程度,便于临床医生进行有效的干预[8]。依据本项研究结果可知,通过对患儿予以非营养性吸吮联合葡萄糖干预模式,患儿的HR与RR明显降低,SpO2明显提升,主要原因在于上述方式能够有效地平稳新生儿的生理,因而能够改善患儿的各项生理指标;同时患儿的PIPP评分显著降低,主要原因在于患儿的中枢神经兴奋得到有效的抑制,并且患儿的疼痛阈值显著提升,因而提升了疼痛耐受力。

综上所述,该文认为对重症监护患儿予以非营养性吸吮联合葡萄糖干预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HR、RR与PIPP评分,并且提升SpO2,可作为缓解新生儿疼痛的首选方式。除此之外,医生仍然需要加强对此种方式的研究,从而能够使患儿获得更佳的镇痛效果。

猜你喜欢

胎龄新生儿护理人员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