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建造北京城市副中心百年工程

2018-09-19/

建筑 2018年17期
关键词:中建项目部中心

文 / 李 想

2016年7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扎根北京通州。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规划、建设、管理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

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项目建设需求,打造智慧工地,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逐步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成为中建一局二公司履约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重要使命。

打造项目型BIM+智慧团队

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设指挥部结合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提出要充分利用先进的BIM技术指导施工。在实践探索中,项目部渐渐发现BIM技术应用并不简单等同于智慧建造,中建一局城市副中心项目总监齐冀华提出要结合智能建造、绿色建造、人文建造理念,以BIM为基础结合信息技术、智能设备,最终改变管理模式,并由此形成了项目智慧建造应用方向和总体思路。

根据这样的思路,项目部制定了项目智慧建造实施大纲,将“智慧建造”由理念深化为项目团队的管理措施,进行刚性的落地执行,并提出了“软硬”结合的理念,通过“硬战略”重点部署工程智慧系统,同时强化“软战略”,从思想意识上解决部门之间不协调,施工管理不完善,营地建造不人性等问题,软硬结合推进智慧工地建设。

经过实践,项目部成功将工程、商务、技术、机电、质量、安全、资料等七大部门,钢结构、幕墙、装饰装修等三大专业分包,以及涵盖项目生产全过程、全专业的人员纳入大智慧管理团队,将BIM手段、智慧工具融入日常管理流程,应用到项目生产一线,有效促进了项目履约管理。

自主研发BIM+信息化智慧管理平台

1.中建一局北京城市副中心项目现场规划

2016年,中建一局二公司开始进行“基于BIM+的城市副中心智慧建造研究标准”这一新的课题研究,以BIM+为基础,建立适用于新型项目的智慧管理平台。在实践和管理中自主研发BIM编码管理软件、混凝土冬施养护热工计算软件、建筑施工成本分析软件、建筑施工临时用水方案生成器软件等多项智能管理软件,并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诸如多组件可阵列结构的智能化快速施工方法等智能工法的应用已成为项目不断超越创新的不竭动力。

为了使项目数据信息交互更加有效地应用于管理,中建一局二公司结合自身管理经验研发了基于BIM+的智慧建造综合管理平台,利用智能的信息采集手段,将环境监测、工期监控、人员监控、视频监控、塔吊监控、质量安全监管、物资管理、成本管理等多方信息纳入综合管理范围,在平台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分析、控制及运用。挖掘项目“大数据”价值,辅助项目精细化管理。

正是基于这个智慧平台的搭建,副中心项目现场由传统的粗放管理变得科学、有序、细致。基于BIM+信息化的智慧建造经验成果得到中建集团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并成功复制到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莫斯科北京理工大学项目以及雄安新区项目的建设之中。

2.智能化质量安全问题整改流程

4D模拟深化设计创副中心建设标准

交叉作业难以协调,究竟谁的是最优方案?各专业方案交错难顾周全?原材料供应不畅工期断档?智慧平台通过4D模拟助力项目交出最优答卷。

从2016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号角吹响的那一刻起,副中心建设进度就一直备受各界瞩目,面对巨大的工期压力,稍有差池造成返工和修改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工程的履约滞后。“排除所有潜在问题,避免返工。”这样的指令像是一道军令状。

2016年9月,北京城市副中心B1B2工程还处于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中建一局二公司总工程师李松岷就要求机电工程事业部开始利用智慧平台通过4D模拟对地上钢结构机电管线进行综合排布。事实证明,将单专业的模拟施工进行深化设计转化为多专业的协同深化设计不仅解决了各类软、硬碰撞问题105处,更前瞻性地解决了大量后期施工中将遇到的困难。

北京城市副中心项目B1B2工程地上部分为钢结构工程,在模拟施工检查中,项目部机电工程事业部发现,原本的钢结构设计在钢梁上只预留了暖通圆型孔洞,按照这样的方式施工智能化线槽只能排布在钢梁下方,导致空间标高只能保证在2.4米~2.5米。

3.北京城市副中心B1B2工程实景图

为此,项目部专门设计了智能化线槽排布方案,并做出了详细的演示图,经过与设计及加工单位商讨和确认,最终在钢梁上对预留孔洞进行了综合调整,提前预留适合智能化线槽安装的长方形孔洞,以此将建筑标高整体提高到了2.6米,同时,合理的空洞预留大大减少了后期多专业交叉施工过程中的冲突和碰撞,降低人工成本、时间成本超过30%。这一成果得到了副中心指挥部的高度认可,也成为后期所有副中心建设履约单位应用的推行标准,项目组建大智慧团队的协同效果得以显现。

手机APP+大数据强化质量安全管理

工程质量施工都出现过哪些问题?如何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中建一局城市副中心项目施工过程中,手机APP成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主要抓手和得力助手。

城市副中心B1B2项目质量总监牛书江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APP,通过质量安全管理软件,查看前一天开具的整改项目落实情况。在副中心智慧平台上,牛书江已经通过APP下了700多个整改通知,这些整改有一部分是施工中确实存在的问题,另一部分是牛书江对工程精益求精的“牛脾气”要求了。

中建一局城市副中心项目提前在智慧管理平台内置质量安全检查项目名录、检查项、规范、图纸、责任分区等内容,减少了人员对经验的依赖程度。利用手机APP,在简单的拍照、说明问题、选择问题地点后,直接将相关的信息自动发到整改人处,整个检查上传过程30秒即可全部完成。结合形象的地理位置,清晰的问题照片,有效地传达问题所在,工长可同步收到消息安排整改进行回复,检查人员根据回复消息进行复查,使得项目所有隐患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整改,保证了项目的质量、安全。

“大家能通过APP随时了解现场质量安全问题,从开工到竣工所有整改信息同步至智慧管理平台中,就形成了一整套数据。”牛书江一边翻查着整改反馈一边介绍。

然而,这并不是项目部应用智慧平台的最终目标。“通过智慧平台有效的统计分析,让项目的各项管理工作可以走到问题的前面,提前对重点、频发问题进行预控,防范于未然才是整个平台建设的意义。”项目总监齐冀华说。

实现360度远程实时监控

监管全靠人力,治理全靠嗓力,操作全靠眼力?中建一局城市副中心智慧平台建设,让现场监管变得更加省力。项目员工随时可以通过自己的办公电脑登录智慧管理平台,通过实时监控将现场情况尽收眼底。

中建一局城市副中心智慧管理平台的搭建通过可视化技术手段可以实时查询质量安全管理系统、动态监测环境检测仪、门禁系统、塔吊黑匣子、视频监控系统等智能设备。智慧管理平台将环境、人员、机械、作业情况等信息集成在一起,将传统的“人治”转变为“人智”。

北京城市副中心B1B2项目政治性强、工期紧张,因而对劳动力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部结合“五卡合一”劳务实名制管理,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直接集成到平台中,将劳务人员在册人数、实时作业人数、日累计人数、出勤率、分工种统计进场人数、按队伍统计进场人数等数据进行实时反馈。

在群塔作业监控方面,项目在每台塔吊上安装塔吊“黑匣子”,采集塔吊吊重、幅度、角度、高度等方面信息。智慧平台通过黑匣子回传的数据,对群塔作业进行从安拆到使用行为的分析,避免误操作和超载,保证塔吊安全运行。将塔吊运行情况集成至平台中,可以有助于管理人员对塔吊运行状况进行实时分析,实现人、机智能双控。

智能建造提升绿色建造水平

中建一局城市副中心项目通过智慧平台推进绿色建造,让施工现场变换“新颜”。

2018年3月底,阔别已久的沙尘再次席卷京城,走在施工现场,你会突然感到一阵“细雨迷蒙”。为了提升项目绿色安全文明施工的智能化水平,项目将现场雾炮降尘系统与环境监测仪智能联动。此举大幅度减少人力投入,使降尘设备的使用效率从50%~60%提升至98%以上,且与一般控制方法相比节约用水50%。在节能方面,施工现场夜间照明均采用智能化控制,根据天气变化,自动及时准确地控制灯具开关状态,节省人工,避免延时操作带来的电能损耗。

项目部建立了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了绿色施工培训制度、绿色施工检查制度、绿色施工评价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同时,项目应用25项绿色施工创新技术应用点,完成26个大项绿色施工策划点、126个小项绿色施工控制点,在全国建筑业绿色示范工程中期考核中获得97.5分的高分。

猜你喜欢

中建项目部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房建施工项目部安全管理问题及其对策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新年感怀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三角板“牵手”直尺
由关注到信任,由信任到首选——中铁四院郑州地铁项目部十年征程报告
中建五局广东公司“十三五”瞄准新目标:打造“三个数一数二”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中建三局一公司:技术革新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