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茶诸和

2018-09-18林乾良

茶道 2018年8期
关键词:短句茶道饮茶

余由医入茶,至今已整整四十年。

我曾于1983年10月在首届“茶与健康,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两篇论文,即《茶史片甲》与《茶叶药用之研究》。自此,我与茶学结下了终生不解之缘,与世界爱茶人一道同享茗烟茶韵之乐,又期“茶者寿,寿到茶(108岁)”之福。

35年前,我在会上提出“茶疗”这一新词。因系杜撰,未免战战兢兢,不意得到茶、医两界前辈如吴觉农、张天福与王季午[2]何任[3]等支持。十五年磨一剑,终于在1998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了拙作《中国茶疗》,一时风行海内外,达到茶、医两界出版物罕见的盛况。其中,中文版在海峡两岸三家出版社推出了4种版本,2013年在美国推出了英文版,2014年又推出波兰文版,2018年推出法文版。嘻,八七老翁何幸得世界人士推崇至此!

以前,众所周知的日本“茶道四谛”——和、敬、清、寂。其实,系源于我国宋代守端禅师的“茶道谛门”。总之,与茶道有关的精神,首先就是“和”字。

“和为贵”,句出《论语》。这是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关于为人处世的至高法则。世界之大、万事万物,难以尽述。而“和”之一字,真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 “无所不通”。

2016年,G20会议在杭州召开。9月3日晚宴后,习近平主席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西湖一凉亭内茶叙。有张照片拍得非常好:夜色朦胧,远处灯光闪烁,二人手捧特制的茶杯,笑容可掬,共品佳茗,一片宁静、融洽、和平、和谐的氛围,感人至深。西泠印社同社同事蔡树农在《美术报》上发表这张照片时,附有30字四短句,尾句均有“和”字,很有意思。现将扩展为十短句如下:

一个人饮茶,太和。 ( “太和”指天地间中和之气。宋·晁补之诗有“中和如此茗”句。)

两个人饮茶,和敬。 (一主一客相对,必和而且敬矣。)

三人以上饮茶,和气。 (“三人成众”之意,甲骨文已见之,故亦可称为“众人饮茶”。)

议亲至婚礼饮茶,百年和合。

茶馆饮茶,和解。(尤其明清之大茶馆,每聚争执对方倩有威望者评理和解。)

诗人饮茶,唱和。 (先一人作诗,他人依体和之,谓之“唱和”。 “唱”与“吟”通。)

书画家饮茶,和而不同。 (原句出《论语》为“君子和而不同”,是指和气相处,但观点并不苟同。后来,书画家引为同形格而互有异之意。)

一家人飲茶,和睦。

一国饮茶,和谐。 (茶为国饮,社会和谐。)

全世界饮茶,和平。 (这与日本里千家大宗匠千玄室的“一碗茶里出和平”同意。)

注解

1、本文系林乾先生良寄来手稿编辑而成。林乾良,1932年10月生,别名林冷伊堂、印迷,福建福州人。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现任浙江中医学院教授。精通中医药学、金石书画、科技史。幼时即随邻治印,青年时期负笈于浙江大学,客西泠已五十年。业医而酷爱篆刻、书画,先后拜陆维钊、韩登安、沙孟海三大名家为师。

2、王季午(1908-2005年),江苏苏州人,内科学、传染病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为国家培养了好几代医药卫生科技人才。

3、何任(1912-2012年),浙江杭州人。1940年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历任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校长,浙江中医学院教授、副院长、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浙江分会会长。潜心于中医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中医人才。

猜你喜欢

短句茶道饮茶
每周至少喝3次茶更长寿
寻迹万里茶道
短句—副词+谓语
短句—谓语+宾语
短句(主语+谓语)
茶道不能光说不做
从一次茶会看当今茶道
《茶道六百年》
成人每天饮多少茶叶最合适?
不灭的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