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刍议

2018-09-17秦楠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新生高校图书馆

秦楠

【摘 要】 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开展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性,阐述了目前新生入馆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生入馆教育的改进途径: 加强入馆教育的后续追踪工作;丰富形式,利用新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提前认知;引入考核机制,加强系统化管理。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

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承担着教育职能,应全面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对于刚入校的新生来说,入馆教育是新生入学的必修课,对新生今后了解、认识、利用图书馆显得尤为重要。入馆教育是新生入校的启蒙教育,通过系统化教育,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有很重要的意义,还能提高图书馆的功能利用,树立图书馆良好形象。

一、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性

新生入馆教育是大学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按照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的针对新生开展的专题教育活动。它能以最直观的方式将图书馆的资源、服务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图书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入馆教育这个平台和学生建立良好互動,对学生高效利用图书馆和图书馆自身改进都是很好的途径。

1、新生入馆教育有助于提升馆藏资源的利用

新生对图书馆的认识不够全面,单凭有限的认知评价图书馆,认为图书馆只是一个借还书的场所,对图书馆的服务、资源知之甚少。事实上,高校图书馆无论是从藏书量还是服务等方面,都远远超出学生的认知。新生入馆教育除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图书馆布局分布,掌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结构,熟悉图书借阅流程、规章制度,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使用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学会利用图书馆来获取最新科研动态,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新生入馆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信息时代,网络大学生应该具备自主获取信息,分析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当代学生虽然对网络接触早,但是对专业知识的获取能力及信息分辨能力还是有限,图书馆凭借丰富的馆藏资源、良好的信息环境以及人员优势通过新生入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获取、分辨信息的能力。

3、新生入馆教育有助于优化图书馆规范管理

为满足读者需求,目前图书馆都实行充分开架,将各区域合并、书刊借阅合一,缩短了读者与文献的距离,使图书馆的资源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充分利用,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图书馆的利用率,这样的服务方式也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利于学生个性、自由发展。但现实状况是,实行这种方式,部分读者并不清楚自己的需求意向,加之对借还书设备、借阅规则、排架规律等情况不熟悉,对图书的随意性、盲目性取阅造成了图书错架、乱架现象,不但加大了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压力,还导致有些学生找不到所需图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流通。通过入馆教育,教育学生遵守图书馆的管理规定、规章制度、引导新生正确使用图书馆,营造和谐有序的馆内环境。

二、新生入馆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开展了新生入馆教育这项工作,但效果欠佳。入馆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单方面推动、配合度和重视度不够

新生入馆教育首先在思想上得不到重视,新生入校,学校把大量的人力、财力都投入在新生的军训教育、思想教育、安全教育等工作。只是把图书馆的入馆教育,作为入学教育工作中附带的补充性工作。各教学单位教学任务繁多,无暇顾及图书馆的入馆教育。加之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不高,号召力不够,入馆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2、馆员工作量加大、教育流于形式

新生入馆教育时间短、任务重、是一个阶段性、时效性很强的工作。馆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忙于教学科研工作,还要完成入馆教育的准备、接待等相关工作,无形中加大了馆员的工作压力。因为经费有限、支持度不够,馆员往往经验有余,激情不够,在内容、形式准备上,都是沿用往年的培训方式,对于追求个性、自由的年轻一代,图书馆惯用的单向灌输式集中讲解培训和低参与率现场参观培训这些固守、老旧的教育模式并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加之,近年来,新生规模日益增大,入馆教育的接待时间、流量及容纳空间有限,大部分学生都是走马观花式学习,个别学生的疑惑得不到及时解答,也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入馆教育的改进途径

1、加强入馆教育的后续追踪工作

新生入馆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化、动态化、常态化工作,要维持新生的兴趣热度,还要加强后续追踪工作。以西安外事学院为例,学校图书馆自2015年成立学生志愿者管理中心,主要负责馆藏资源导读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学生志愿者中心经过3年的运营管理,对图书馆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志愿者群体开展入馆教育后续追踪工作。入馆教育一般是持续2—3周,在入馆教育结束开学初期,学校在图书馆门口醒目位置,设立宣讲展台,安排学生志愿者发放入馆指南等宣传资料,随时引导学生参观,解答学生疑问。学生志愿者带新生参观的方式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更贴近学生,可以消除新生对图书馆的陌生感、距离感,激发学生潜在需求,加强学生互动。图书馆后续还可以通过阅读推广、读书月活动、图书馆知识竞赛、新生专题讲座等方式继续宣传馆藏资源与服务,建立与学生读者反馈交流的平台,帮助学生加深对图书馆的了解,加大对图书馆的利用,提升图书馆价值。

2、丰富形式,利用新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提前认知

常用的入馆教育形式有讲座培训、实地参观、印发图书馆指南、视频介绍、在线考试、现场体验等,这些形式各有利弊,互为补充。在新媒体环境下,入馆教育的形式要不断创新、探索,才能提高入馆教育的质量。入馆教育要契合信息时代大学生的行为习惯模式,运用网络通信技术、移动通讯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等网络平台推广自助式教育模式。以西安外事学院为例,考虑到现在的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多,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将入馆教育的内容通过手机呈现,将入馆教育主阵地由传统的线下服务转至依托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线上服务。2017年我们在微信公众号设置新生专栏,将入馆教育相关知识以卡通动漫的形式呈现,并穿插闯关小游戏,加深学生对图书馆印象。我们与学校招办沟通,在学生录取通知书中嵌入二维码,学生扫码可直接跳转至新生专栏界面,了解图书馆相关知识,方便学生提前认知。学生入校后再进行线下面对面教育,效果甚好。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的选择学习时间与学习内容,实现个性化、移动学习,方便学生回顾复习,促进学生自学自学。

3、引入考核机制,加强系统化管理

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加大力度宣传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做好二级学院主管领导和学生口负责新生工作的教师的工作,让他们意识到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支持和配合图书馆做好此项工作。

新生入馆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图书馆应该高度重视,全面规划,认真组织,选派一些组织和协调能力强、业务熟练、认真负责、经验丰富的馆员负责新生培训工作,反复推敲培训内容,进行现场演练,使入馆教育工作有序进行。

对参与新生入馆教育的老师要制定考核细则,将考核结果计入年度考核结果中,保证新生入馆教育的质量。

入馆教育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除了学生的个人认知外,主要原因是没有可行的考核机制。很多高校采取参加入馆教育开通借书权限的形式,容易让学生对图书馆有抵触情绪,而且现在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太多,不能进馆借书,不会对他们的学习造成直接的影响,这样反而会降低入馆率。图书馆应该争取将新生入馆教育真正纳入到新生教育体系中,纳入到必修的教学计划中,入馆教育结果直接计入入校学习结果的考核或是计入学分,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使新生入馆教育工作常规化。

数字信息时代,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刻不容缓。入馆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开端,对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主学习意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吕瑾瑜.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模式探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1):145-148. DOI: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017.01.038.

[2] 孙超.本科院校新生入馆教育分析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34)69-71.

[3] 叶莉莉.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刍议[J].卷宗,2016(6)31-32.

[4] 高太凤.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刍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3)246-247.

【作者简介】

秦 楠(1990.1-),女,西安外事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新生高校图书馆
雨后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张新生藏品
新生月赛优秀作品
枯蓬新生
新生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