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腾冲北部古代戍边移民及汉文化传播

2018-09-17杨文英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5期

【摘 要】 该文较深入考察了腾冲北部地区俗称“西练”、主体民族为汉族的诸多姓氏来源,确认了其多属明清时期西征官兵和民屯移民后裔。还依据当地史志、族谱、家谱等分析了李、杨、段、左等大姓及其汉文化的诸多特征,还考察了在至今家家户户都供奉的家堂牌习俗,对家堂牌所传承的儒、道民风古礼,其所蕴含的天人和谐、忠信孝悌、礼仪廉耻等汉民族传统文化观念进行了较深入阐释。

【关键词】 腾冲北部;古代移民;戍边屯垦;汉文化

腾冲北部地区俗称“西练”,以明光镇为中心包括明光以东界头镇、以西滇滩镇和猴桥镇、以南的古东镇、曲石镇、马站乡。该区域北接缅甸,国境线长148公里,东连怒江州泸水县,南为腾越、北海、中和等乡镇,西为德宏州盈江县,占整个腾冲市国土面积一半左右,总人口约24万人。这一区域主体民族为汉族,占总人口的99%以上,傈僳族、白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总人口约1.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0.6%。基于明光镇在整个区域的中心位置以及传统习俗的典型性和完整性,本文以明光镇为考察对象,对腾冲北部地区古代移民历史及汉文化的传播保存进行研究。

一、主要姓氏来源

明光在明朝以前称“银光”,相传因地下矿藏夜现银光而得名,明朝始有称谓。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王骥统兵13万三征麓川(包括今德宏州的瑞丽、陇川、畹町、遮放及瑞丽江南岸一带地区),明光得名于王骥第三次征战之时,意为朝明之光,也即明朝之光。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云南巡抚陈用宾奏请朝廷批准,在腾越边境要道上设置“八关九隘”,明光即为其中一隘,称明光隘。明光现辖凤凰、中塘、东山、顺龙、沙河、松园、东营、麻栎、自治9个村委会(社区)、110个自然村、170个村民小组。明光在新石器晚期至夏代就出现了土著先民的原始部落,从西汉时期“蜀身毒道”的开通、三国时诸葛亮南征,都可以寻找到明光早期人类活动的印记。唐朝南诏王征“茶山”时曾在明光境内留有营盘屯兵故迹,即今明光东营。宋代时期明光境内已有戍边汉族官兵长期驻守。明朝实行卫所军屯制,大批军户子弟落籍腾冲,同时实行的“移民宽乡”政策从江南、江西一带征集250余万人入滇,其中一部分人安置于腾冲境内,后陆续迁往明光定居。随着明、清时期迁居明光汉族人口的不断增多,汉族成为明光世居主体民族。

2010年明光全镇共有8995户家庭,100户以上家庭有李、杨、段、张、孟、左、周、吴、伯、黄、余、汤、王、严14个姓氏,除余姓外其余全部為汉族。其中李姓1826户遍布全乡所有9个村,杨姓1760户居住在除凤凰社区外8个村,段姓931户居住于除松园村、顺龙村以外的其他7个村,张姓552户主要居住在中塘、麻栎、东山、凤凰4个村(社区),孟姓399户主要居住在东营、自治两村,左姓375户主要居住于麻栎村,周姓198户居住在麻栎、沙河两村,吴姓186户主要居住在东营村,伯姓180户居住在中塘村,黄姓153户居住较为分散,松园、麻栎两村相对多些,其余为150户以下姓氏一般只遍及一两个村,在此不作赘述。基于人口数量与祖先移居明光的年代,选取李姓、杨姓、段姓、左姓4个有代表性姓氏来源进行阐述。

李姓是明光人口最多的大姓,全镇各村都有分布,目前主要集中在凤凰社区(570户)、顺龙村(439户)、中塘村(209户)、麻栎村(205户)、东营村(155户)、松园村(142户)这几个村(社区)。明光李姓于明清时期分三支从外省、外地迁入,即鸦乌山(今凤凰社区)支、李应先支、李昱支。鸦乌山支人口最多、分布最广。该支李姓原籍南京应天府香竹田,明洪武年间始祖李国斯珍随军到腾冲,以军功受建威将军,驻扎在腾冲城北下河村,清乾隆年(1711—1799)初继元祖举家迁至鸦乌山定居,子嗣亲属逐步向麻栎、中塘、自治等地迁居。顺龙村李姓有两个支系,李玄之孙李应先支系和沐英征滇南京籍军人后裔李昱支系,他们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从腾冲境内古东顺江村、马站坡上村同一时期迁入。松园村岩子脚李姓祖人李应先支系,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从马站坡上村迁入,东营村李姓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前后迁入,与大塘李家村李姓同支系。

杨姓是明光第二大姓氏,除凤凰社区外皆有分布,居住相对集中,目前具体为中塘村(293户)、沙河村(392户)、顺龙村(388户)、松园村(348户)、东营村(131户)、麻栎村(87户)。杨姓主要源于嘉庆四年(1525年)到明光充任土弁的杨梓成之后和1535年从曲石迁入的杨邦正之后。康熙十八年(1679年)杨继明任明光隘把总,加封守备之职。据明光《杨氏家谱(邮驿铺司)》记载,其族属(商音)弘农郡,支系祖先杨皓暨杨氏三公(飞龙、飞凤、飞久)于明洪武二年自南京应天府(金玉街打铜巷)迁居湖南长沙(柳树湾大石板)后,钦调到腾戌役镇守总铺。该家谱收录内容始于腾冲杨氏始祖杨皓,祖先定居于千双,第三代至第五代记载失传,第六代祖杨宗成葬于曲石小坝,其后逐渐形成千双、曲石、龙江、大理、石门等聚居地。明光支系属杨飞久后裔,分布于千双、小坝、龙江、明光等地,三至六代无从考证,第七代梅武祖于清乾隆年间由千双迁居至明光中单大河坝,截止2010年家谱编撰之时延续至二十六代,在此居住至少300年以上。

明光段姓堪称该地望族,集中分布在凤凰社区(380户)、中塘村(235户)和麻栎村(173户名)三地,其余村寨仅有几户或十几户零星分布。明光段姓同全国段氏家族一样,俱属姬周嫡系京兆郑武公(名厥突)少子共叔段之后。南迁来滇段氏可分两支,一支为大理南诏重臣段俭魏支系,其子孙段思平建大理国;另一支为明光段氏江南支系,始祖段寅原籍江南庐州合肥县桃园巷水草坝。明洪武年朱元璋定都金陵,改集庆路置为南京应天府,段寅所在部驻屯南京钦顺乡大石板,后遂解甲定居于此。洪武十四年,段寅随颖川侯傅友德、永昌侯蓝玉、平西侯沐英征云南,洪武十五随沐英留镇云南,升任百户所总旗官,洪武十六年奉命留守腾越卫所,洪武十九年(1386年)请准解甲落业于腾冲观音塘。清乾隆年间,第九代祖段继枝因见乌鸦山(现凤凰社区)山清水秀、土地肥沃,遂由观音塘迁居乌鸦山,后裔又迁至明光丰盛坝(中塘村)、麻栎与界头乡、滇滩镇等地。

左姓主要集中在麻栎村(313户)。麻栎村左姓分“百姓左”、和“官左姓”两类,从户数上看,百姓左的户数(259户)远远多于官左姓户数(54户)。查阅史料发现,他们实为同一宗族,主要差别在于嫡系亲疏与迁入时段不同。“百姓左”迁入主要有两个时段,第一时段,顺治十一年(1654)祖籍四川华阳人左万象携其子左文伟领兵剿灭盗匪,收复小江十八寨后在东营村安营扎寨,同年左文伟率弩手53名驻防明光,随左文伟迁入;第二时段为1784年迁入。“官左姓”为清光绪腾越厅茨竹隘土守备左孝臣(左万象后人,道光帝封袭明光宣抚司衔士守备左大雄次子,人称“左二官”)后裔,于1864年迁入。

张姓始祖张兴先,原籍湖北宜昌,以元朝征缅招讨司官军百户之职随军到腾冲,至第十代张有魁、张有恩移居乌鸦山,后裔从乌鸦山分居明光二尖山、白米庄、茶山河、白石岩以及界头乡、滇滩镇等地。孟姓、周姓、吴姓、伯姓、黄姓等其余姓氏陆续从曲石、界头、马占、古东、滇滩、洞山、六库等迁居明光。

二、“西练人”的形成

云南大学林超民先生在其论文《汉族移民与云南统一》一文中认为:从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开始,中央王朝在云南设置益州郡,就有大量汉族迁移到云南实行屯垦戍边,之后经三国两晋、唐、宋,每个朝代都有大量的汉族进入云南,但是明代以前进入云南的汉族,大部分被“夷化”了,数量上“夷多汉少”。但是到了明代,大量汉军户进入云南,使“夷多汉少”的居民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原著的夷人与土著的汉人合为“云南人”,土著的“云南人形成”。明代200多年间,汉族移民附着于土地,世代相袭,从移民变为世代定居的“土著”,移民从外来客户变为本土“主人”。原来土著的“夷人”与土著化的汉族移民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形成“云南人”。

太丽琼《保山古代移民与社会影响研究》一书认为:永昌地区(含腾越)的移民出现了三个大的高潮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汉晋时期,第二个时期是唐宋时期,第三个时期是明清时期。明王朝统一永昌地区后,为了加强对永昌少数民地区的统治,通过实行“军屯”、“民屯”和“商屯”把大量汉族人口从内地迁入永昌地区进行屯田垦殖,可考证的军事移民就达67400人左右,汉族移民的数量完全超过了土著“蛮夷”总人口,成为永昌地区主体民族。

以相关专家学者关于云南古代移民、保山古代移民论证为大背景,综合上述明光姓氏来源,唐南诏王建营盘、明初设明光隘、清初设汛兵、顺治十一年茨竹寨驻防、乾隆十二年土把总防范九路夷人、清代绿营练兵驻军、清光绪十年腾越厅招募的抗英团练营等驻军相关史料,以及东营集镇俗称“营盘街”源于唐朝南诏王征“茶山”时曾在此建营盘屯兵,麻栎村花树田旧营盘石围墙遗址,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朝廷派兵征讨上江秤戛暴乱途中牺牲将士墓冢——五音碑,麻栎村茶山河畔左孝臣墓,明光隘世袭土把总杨运昌官印,云贵总督部堂、云南巡抚部院、承宣布政使司三堂联合授予明光杨坤贞的牌匾等遗址、文物佐证,腾冲北部汉族源于中原汉族,多由驻扎腾冲城及周边地区的西征官兵及其后裔、屯垦移民于明清时期陆续迁入,经过几百年的繁衍与融入,逐步形成“西练人”。“西练人”具有誓死不忘国忧、精忠报国的忠义儒家文化风尚,在他们身上不仅有汉文化遗风,也有土著少数民族特点,更多的是屯军风格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从而造就了一个别样汉族群体。

三、腾北地区是汉文化保存较好的典型地区

汉文化可以是指汉族传统文化,即狭义的中华文化,以夏商周三代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吉、凶、宾、嘉“五礼”以及仁、义、礼、智、信“五常”为核心的华夏文化。中原地区的汉文化从西汉时期就已经传入腾越地区,并在此被牢固地保留下来。随着明清时期戍边军士、垦田农民、商贾艺者、充军遣员等大量中原汉族迁至腾冲,汉文化传播进入新阶段。汉文化在腾北地区传播的内容不仅包括中原成熟的农业生产技术、衣食住行等方面物质文化,还包括中原汉族的宗教信仰、岁时节庆、语言习惯等方面。

汉文化在腾北地区保留较好,能证明这一点的除妇女传统服饰、俗语称谓外,还体现在家家户户供奉的天地牌。天地牌也称“家堂”、“家堂牌”,设置于主房正中的堂屋里,是供奉天地君亲师、土地、灶君及历代宗亲的神坛香台。随着经济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变,腾北地区传统的木板瓦顶房逐渐减少,但不论修建成什么样式,必不可少的是正堂屋里的天地牌。家堂牌要用最好的木材、请工艺最好的师傅制作,精雕细镂,有“銮阁”家堂,建成宫阙状,重檐斗拱,透镂雕花,富丽堂皇,造价不菲。制作天地牌是不讲价的,当然,师傅们也不会乱要价,这是对神灵的敬畏。

天地牌分3个部分组成。正中为“五福堂”,牌位书写“天地君親師位”,供奉“天、地、君、亲、师”,左边称“流芳堂”,供奉歷代宗亲,右边称“凑善堂”,供奉土地和灶君。“五福堂”中的“天”指万物主宰者即天下万物的祖先以及客观自然,乾坤宇宙,天最大,地生万物,天覆地载、天高地厚,把“天地”作为至高无上的宇宙主宰加以崇拜,这是儒家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君”即君王、君主,体现了儒家传统的忠君爱国情怀。“亲”特指双亲,体现了中国社会几千年来一直倡导的孝道。“师”指所有传授知识、技艺的师长。

“奏善堂”牌位书写:“本居供奉东厨司命奏善灶君、中宫土地福德养牲神位”,祭祀灶君、土地2神,为民间俗神。灶君据说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福君”,掌管各家灶火即祸福,具有监察之职,民间对其又敬又怕,将这位惩恶大神尊称为“奏善灶君”。传说灶君不识字,在诸神中是级别最低的小神,但与老百姓生存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息息相关,所以将其当家神供奉。明光腊月二十五晚上祭送灶君,俗称“送灶”,因这一天灶君都要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即“上天言好事,下届保平安”,所以每年这一天都要“送灶”。送灶仪式一般在黄昏时举行,到灶房洗净锅碗,用香油炸好13个油香粑粑(1个大的12个小的,闰年要13个小的),一捆松明“小柴”(俗称“八担柴”),泡上敬茶、枣水,大油香粑粑和“八担柴”祭献于灶台前,小油香粑粑、敬茶、枣水供奉于家堂牌灶君神位前,全家人恭恭敬敬磕头祭祀,祈求来年平安如意。除夕夜子时一到要开门接灶,先挑水桶去水井“请水”,“请水”接灶后,供家堂、祭天地。

“流芳堂”供奉祖宗牌位,全称为:“×音××郡×氏宗亲牌位”。牌位上的“音”、“郡”2字有讲究,音即声音,古代帝王为欣赏宫娥歌舞,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即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来安排乐器演奏。东方属木,吹角,为“角音”;南方属火,拉弦为“商音”;西方属金,擂鼓为“徵音”;北方属水,吹备为“羽音”;中宫属土,吹苼为“宫音”。角、商、徵、羽、宫5音用来定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个姓氏的祖先当时在的那个方位,就是那个方位的音。郡,春秋至隋唐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名。“郡”是各姓氏的郡望所在地,是某姓氏的起源之地,或是某姓氏望族所在地。如明光段姓流芳堂上书:题头“文人啓代”,主文“徽音京兆郡段氏门中”,徽音属西方,其祖先居住地属西方,京兆是西安的古称,京兆郡指三国至唐长安地区。杨姓流芳堂题头“代百芳流”,主文“商音弘农郡杨”,商音属南方,其祖宗居住地属南方,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置,杨姓郡望今河南灵宝北。在几千年的漫长迁移中,同一郡望的族人分流到全国各地,很多都已经不在郡望之地居住了。祖宗牌体现了腾北汉族慎终追远、认祖归宗、报本溯源的寻根意识和中原情结。

腾北地区汉族家堂祭祀既有固定时日的,也有非既定临时性的。固定祭祀最为隆重的是过年和中元节,过年的祭祀从大年三十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中元节俗称“献亡”,是境内汉族悼念祖先的日子。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个月,故每年农历七月初二、初三“请亡”,接祖宗回家祭献,每天吃饭前祭献亡人后家人方可开饭,如此一直持续到七月十三日“送亡”。明光民间十分重视“送亡”,在实物严重紧缺的年代,各家各户都会提前为送亡备足所需物品,以免届时愧对祖先。临时性祭祀最少一年也有十几次,祷告祈福内容涉及生活方方面面,家中牲畜下儿、丢失或病亡,庄稼遇灾、长势不好,小孩哭闹、家人生病、家运不顺,外出务工、经商、求学、工作等等,都会在家堂牌前祭祀祷告,祈求神灵佑护。家堂牌所传承的是儒、道民风古礼,蕴含着天人和谐、忠信孝悌、礼仪廉耻,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文化观念,是人们一种重要精神寄托。

【注 释】

[1] 明光镇39700多人、滇滩镇26000多人、界头镇68700多人、古东镇46700多人、猴桥镇28800多人、曲石镇42700多人、马站乡26400多人,其中曲石镇和马站乡按一半人口来估算,总计该片区总人口为约24万人.

[2] 根據麻栎村长箐村民小组“明光教马地杨映祖支系”第二十一代子孙杨明洲所持家谱整理.

[3] 据麻栎村小团坡村民小组第二十一代孙段登仁持有的2001年修订家谱整理而得.

【参考文献】

[1] 明光镇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42.

[2] 腾冲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5.462.

[3] 明光镇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392-399.

[4] 明光镇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499.

[5] 明光镇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392-402.

[6] 明光镇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6-7.

[7] 明光镇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400-499.

[8] 明光镇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393.

[9] 陆韧.《变迁与交融》[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145.

[10] 太丽琼.《保山古代移民与社会影响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107-140.

[11] 胡丽华主编.《文化保山—腾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214-219.

【作者简介】

杨文英(1969.12-)女,彝族,保山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边疆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