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医院临床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2018-09-17高崎郭欣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23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措施

高崎 郭欣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性医院临床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 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患者300例,对其临床检验信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临床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找出来,然后将有针对性的措施制订出来。 结果 300例患者中,质量控制不良64例,在发生时间方面,样本准备阶段34例,样本采集阶段11例,样本处理检验阶段9例,分别占53.1%、17.2%、14.1%;检验设备应用不当或故障10例,占15.6%。 结论 综合性医院临床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样本准备阶段、采集阶段、处理检验阶段质量控制不良和检验设备应用不当或故障,临床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医院临床检验实验室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综合性医院;临床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08(b)-017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of clinical examination laboratory in comprehensive hospital. Methods Three hundred cases of patients from May 2016 to May 2017 in 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he clinical information data of 300 cases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quality contro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were found out, then the targeted measures were enacted. Results Among the 300 patients, there were 64 cases of poor quality control. In the aspect of time of occurrence, there were 34 cases in the sample preparation stage, 11 cases in the sample collection stage, 9 cases in the sample processing test stage, accounted for 53.1%, 17.2% and 14.1% respectively, and 10 cases in the test equipment application, accounted for 15.6%. Conclusi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linical examination laboratory in comprehensive hospital are mainly sample preparation stage, acquisition stage, processing and inspection stage errors or improper application testing equipment failure, the clinic should actively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hospital clinical laboratory quality.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hospital; Clinical examination laboratory;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近年來,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的需求在不断深入推进的医疗体制改革、飞速发展的医疗技术领域的作用下急剧提升,临床医学检验在诊断疾病、监控病情及后续治疗中均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优劣受到其检验质量高低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同时,综合性医院检验实验室的医疗设备在飞速发展的医学科学的作用下不断更新,一方面促进了检验实验室工作效率及质量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将可靠依据提供给了健康体检及临床诊断、治疗疾病的工作[1]。为了对综合性医院临床检验实验室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将准确的检验结果获取过来,将有效依据提供给临床的治疗工作,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做出积极贡献。本研究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综合性医院临床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患者30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检验。排除标准:将缺乏完整信息资料等患者排除在外。其中男206例,女94例;年龄12~70岁,平均(41.2±5.6)岁,在年龄分布方面,12~30岁50例,>30~60岁190例,>60~70岁60例;在检验项目方面,血液分析检验226例,生化检验217例,尿沉渣检验139例,便分析检验82例。

1.2 方法

对300例患者的临床检验信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临床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寻找出来,然后将有针对性的措施制订出来。

2 结果

300例患者中,质量控制不良64例,在发生时间方面,样本准备阶段34例,样本采集阶段11例,样本处理检验阶段9例,分别占53.1%、17.2%、14.1%;检验设备应用不当或故障10例,占15.6%。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300例患者中,质量控制不良64例,其中样本准备阶段34例,样本采集阶段11例,样本处理检验阶段9例;检验设备应用不当或故障10例,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为受到实验室管理、受试者自身的影响。

在实验室中,如果检验所需仪器设备和所要求的标准不相符,没有规范管理标本,均会严重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实验过程中应该给予所应用的试剂及药品以充分重视,保证其在保质期内,同时坚持规范正规操作,保证采用干净的试管、注射器及良好密封性的采血针等。对实验室标本进行规范管理过程中,应该对血液标本进行规范管理,对血液标本污染及溶血的发生进行严格的避免,同时使标本按时检测与反馈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对体液标本及各种人体分泌物标本进行规范管理,比如,对放置脑脊液标本过长时间的现象进行严格的避免,使1 h内送检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在对唾液标本进行采集前保证患者对口腔进行清洁,在其过程中将生理盐水充分利用起来;对粪便标本进行规范管理,在对粪便标本进行检测前在灭菌封口容器中放置;对尿液标本进行规范管理,在干净干燥的存放器中保存,对加入其他物质的现象进行严格的避免。此外,必须弄清楚检测结果,对混淆检测结果的现象进行严格的避免,从而使临床医学检验质量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2]。

患者自身的生理、饮食等很多因素是患者自身影响因素的来源。临床检测程序在对正常值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必须依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性别、年龄、病症程度,同时还需要给予之前应用药物的药理反应以充分重视,对避免药理反应的衡量标准或测试方法进行应用。检测结果还会受到临床检测前饮食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比如,不合理饮食会促进尿液标本中糖分浓度、血液中乳酸含量的提升等。此外,临床检验也可能受到患者心理因素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采样前患者具有较大的情绪波动,那么其血压就可能在短时间内提升,从而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因此,采样前应该对患者进行安抚,使其保持平稳的情绪[3]。

从总体上来说,综合性医院临床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样本准备阶段、采集阶段、处理检验阶段质量控制不良、检验设备应用不当或故障,临床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医院临床检验实验室质量的提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

3.1.1 患者的配合 为了将合格的标本获取过来,医护人员在标本采集前首先应该对留取标本的特殊要求进行了解,然后将相关注意事项详细交代给患者。由于标本质量受到患者生活起居、生理变化、治疗措施等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因此患者必须刻意准备,在此过程中严格依据标本采集要求。同时,由于人具有不断波动的生理代谢,因此检测时间也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一些项目。比如,在对血常规进行测定的过程中,上午与下午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具有极大的波动范围。因此,如果怀疑检验结果需要复查,那么就应该在上次检查的同一时间进行下次复查,从而使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此外,“一管血”模式也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其指在多个检测项目应用相同的抗凝剂试管类型、血液总量够用的基础上,向更少或一支试管中合并多支试管的血液標本,从而促进采血试管数量及采血量的有效减少。采血量的减少,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尤其是儿童患儿、危重移植患者等的获得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

3.1.2 医务人员的配合 在质量控制各环节中,标本采集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检验分析前误差的产生,尤其是血液标本采集,要想使标本质量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关键是要对溶血现象进行严格的避免,如果采血过程中缺乏准确的定位或进针,那么针尖就会将静脉穿透,从而促进血肿及溶血的发生。在将含添加剂的试管混匀过程中用力过猛,或运输过程中具有过大的动作,均会促进溶血的发生。开始采血时穿刺处消毒所用碘伏还没有干,针头与注射器没有紧密连接,采血过程中有泡沫产生或有空气进入等,所有这些均会促进溶血的发生。同时,一些患者采血前没有依据要求空腹,一些医务人员在患者输液肢体同侧对血液标本进行采集,没有及时摇匀带有抗凝剂的标本造成标本和抗凝剂缺乏恰当的比例或有凝集现象发生等,所有这些均会造成实验室检验缺乏准确的数据,严重的情况下还会浪费标本。实验室在将溶血标本寻找出来后应该重新采血,或将标本发生溶血字样标注在检验报告中,同时告知可能影响了检验结果。

3.2 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

3.2.1 将详细的管理制度及措施要求制订出来 所有实验室均应该将自己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及措施建立起来,依据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将一套标准完整的操作规程文件(SOP)建立起来,比如,仪器的使用、试剂的选择、校准品的匹配使用操作规程等。要想使高质量的结果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就必须在检验过程的所有环节落实上述措施[4]。此外,将“一管血”检验流程制订出来,同时通过将标本送检地点集中,对检验流程与项目进行优化,促进设备使用效率的提升,促进报告时间的缩短。

3.2.2 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要求专人管理,定期检查,保养所有检验仪器设备,专人依据相关要求定期检查,保养对临床标本进行测定的仪器,将检查、维修登记本建立起来,将当时检查、维修情况等详细记录下来,最后签名。实验室领导不定期抽查,同时将抽查情况记录下来并签名,从而为工作督促及质量控制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5]。

3.2.3 定期校正测定仪器 为了使测定仪器的正常使用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同时使准确的测定数据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应该依据相关要求定期校正对临床标本进行测定的仪器,在对仪器进行校正的过程中应该将匹配本仪器的标准品选取出来,依据每台测定仪器的特性将校正的时间及频度确定下来,每次校正后将校正时间及状态详细记录下来[6]。

3.2.4 将和仪器相符的质控品选取出来 要想使检验数据准确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关键是要将和仪器相符的质控品选取出来。依据测定值存在情况分为定值、非定值质控品,依据物理性状分为液体、冻干质控品及混合物等,实验室应该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将和仪器相符的质控品选取出来[7]。

3.2.5 检验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所有实验室均应该将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方案制订出来,在此过程中严格依据权威机构建议或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方案包括选取质控品、一次操作时间、选取的质控规则等。对定性试验的一次操作,至少应该测定阴性与阳性两个质控品,而对定量试验的一次操作,至少应该测定两个浓度不同的质控品,如果无法将相应的质控品获取过来,实验室应该将取代方法建立起来,从而使检验结果的稳定性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将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起来,室内质控应该当天做并分析,并对月、年分析、总结进行实施。质控小组应该定期组织质控检查个专业室内情况,每月1次,对失控、纠控进行落实。登记配置试剂、保养仪器、质控过程,及时分析解决发现的问题,对质控措施进行不断完善。严格依据患者标本形式检测质控品,同时将质控图绘制出来,将检验报告发出的前提条件为室内质控结果在受控范围内[8-10]。

3.2.6 检验实验室相互间质量控制 检验实验室相互间质量控制属于一种验证活动,指在对实验室能力进行确定的过程中,应该有效对比实验室间的差异。同时,考核、监督、确认实验室能力,从而使其维持较高的检验水平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其能够对实验室间的差异进行识别,将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客观反映出来,帮助实验室将存在的问题寻找出来,然后采取有針对性的改进措施或对试验方法进行改进,促进分析能力的提升[11]。

3.3 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

3.3.1 检验数据的质量控制 应该定期保存实验室的检验数据、实验记录,拷贝两份及以上信息系统数据并在不同地方保存,从而对意外损失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常规存档化验申请单、质控记录等至少10年。随机器的使用长期保存维修、保养、校正仪器设备的记录[12-14]。临床实践证实[15-17],对很多检验项目来说,空腹与否的检验结果几乎不对其造成任何影响。相关医学研究表明[18-20],在血常规检验过程中,与是否空腹相比,抽取时间的变化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3.3.2 与临床医师交流并复检 在将异常的检验结果、前后相差甚远的结果等寻找出来后,应该积极和临床医师交流,将原因共同查找出来,及时复检,从而为检验和临床双方面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 周英.精神病患者遭受的社会歧视,感知的病耻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2.

[2] 谢文鸿.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4.

[3] 吴志刚.加强医院检验科的技术管理提高检验工作质量[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9):517.

[4] 胡冬梅,翟培军,吕摇京,等.对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及认可的改进[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4):377-378.

[5] 王阳.分析前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因素探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2):98.

[6] 李廷廷.临床医学检验环节的质量控制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5):180-181.

[7] 李正凯.加强检验科质量管理与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探讨[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2):335-337.

[8] 王翠兰,黄玉双.临床医学检验中质量控制提高的影响因素及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116.

[9] 许建勋.检验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11):55.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措施
提高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编制质量的措施分析
现浇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施工难点与质量控制措施(2)
电气设备安装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
油田储罐安装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环境噪声监测探析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重点难点解析
浅析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浅议公路大桥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
针对道桥施工中出现的钢筋问题原因与防治对策探究
桥梁预应力管道压浆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