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教学反思

2018-09-17黄秀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6期
关键词:课外延伸拓展思维问题设计

黄秀娟

摘 要 本课讲述的内容是分析理解美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而这又是我们在美术鉴赏过程中认识和理解美术作品的重要一环。那么,我们要想深入鉴赏美术作品,就有必要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

关键词 课堂引入 创新教学 问题设计 课外延伸 拓展思维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课堂引入。首先,通过呈现千姿百态的美术作品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欣赏,引入课题并设问:是什么使美术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然后又以数字故事的形式呈现罗丹创作《巴尔扎克》的故事,说明:艺术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创作的。曾有人说:“导语是一节课的引子,也是一节课成功的起点。正如一部小说,恰当的引子既能引出下文,又能设置悬念,勾起读者迫不及待继续往下读的欲望。”所以我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导入方面做得好,千姿百态的美术作品给学生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而罗丹创作《巴尔扎克》的故事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其学习的主动性,这些都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我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悟出一个道理,有好的课堂导入,学生才能进入一个好的学习状态,这样教师就可以顺势讲授课程内容。

(2)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本来鉴赏类的课程就是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而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欣赏大量的美术作品图片分析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而图片的呈现,多媒体就是最合适的。本课的教学,只要是要欣赏图片的,我都是通过多媒体来播放,还有的做成视频剪影配上背景音乐或做成数字故事。这样,以一种新颖的形式出现,学生才更有兴趣学习。

(3)创新教学模式。因循守旧的教学模式,固然得不到学生的欣赏。之前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欣赏课中涉及到太多的名词术语,学生总是弄不明白,所以一节课下来,都是我说得比较多,学生发言的机会很少。然而,这个守旧的教学模式,一点都得不到学生的欣赏,学生总是听着听着就趴在桌子上了。所以本节课,我是变更了这个教学模式。教学中,如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就尝试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找出答案,我只是给出适当的指引。找出答案之后,我就让学生代表说出答案,然后我再作总结。这样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也很好。所以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渗透更多的现代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4)换位思考问题、重视问题的设计。首先备课时,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我把学生当作思考的主要对象。考虑学生如何通过这节课获得知识,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如何,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是什么等。然后,在设置活动时,把活动内容的吸引力,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等都考虑在内。在设计问题时,做到有针对性、目的性,还有层次性。不把问题问得太宽,太宽了有些学生会不知从何说起。术语的运用上也是很谨慎的,尽量通俗化。设计问题后,我还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问题:这个问题难度如何,学生能否理解与接受该问题,学生会如何找答案。

(5)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在增强课堂的感染力中,我是这样处理的,应加强教学的互动与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我与学生产生各种交流,包括语言、眼神、情感、活动等很多方面,以此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集中学生的精神,让学生与我一起体验学习的快乐。这样,教师与学生有交流与互动,才能更好地加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与培养师生间的情感,才能使课堂更融洽、和谐。

而学生间的交流可以促进智慧的共享,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学会协作、学会尊重,并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在课程设置与课堂组织上,我安排了一些有趣的,有针对性的活动,以激发学生之间的交流。譬如:分析罗丹创作《巴尔扎克》的故事;分析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分析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教堂天顶画》等。

以上这些,都是本课上得较好的地方,當然也有不足之处:

(1)难点方面。本课的难点在于,要分清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与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美术作品的意图,既指美术作品的内容方面,也包括它的艺术方面。所以,艺术家的选材内容和表现形式都有表明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而这又涉及到艺术家的生存和成长的环境,这些就构成了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复杂性。因而导致有些学生理解起来就有困难。关于难点方面,这需要我做一个知识的思维导向图可能会好点。

(2)缺乏课外延伸。本课的教学只用了一课时,由于时间关系后面,缺乏一个课外延伸。课外延伸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量,也能丰富课堂教学。因而,时间的把握方面有待改进。

(3)拓展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思维方面。在开拓学生视野、拓展思维这一块,我只有在课件中呈现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图片。由于地域环境的局限性,没能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实地考察,学生的视野只是局限于课堂呈现的视频和图片中。学生在课前也缺乏搜集、整理资料。所以,在后面的课程中,若能带学生外出参观或实地考察,就能使学生的课本知识与现实得到联系,在亲身体验美中去领略文化的内涵,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养成搜集、整理资料的习惯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在整理收集资料时,可以锻炼其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并逐渐形成一种鉴别美丑的能力。

本节课中,面对不同班级的学生,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面对活跃的学生,学生的反应就很热烈,而文静的学生却表现出不一样的睿智。所以,在往后的教学中,我必须及时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应根据美术教材中的实例进行分析,确信“知识”的价值。只有在每一课的学习中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以后的美术鉴赏活动,才能学得更有意思、有效率,才能掌握美术鉴赏的能力。

猜你喜欢

课外延伸拓展思维问题设计
五分钟微讲坛之拓展学生思维,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精设计,巧提问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插图,语文创新教法中的“点睛”美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课外延伸现状与对策分析
巧用多媒体,给中职语文教学增添一抹亮丽
利用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巧用历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