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巧用历史漫画

2016-05-06孙佳

考试周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课外延伸初中历史

孙佳

摘 要: 历史漫画是一种符合初中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的重要教学材料,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该大胆地采用历史漫画。在运用历史漫画的过程中,教师要严谨有度,既要多方查证漫画的信息,所选漫画又要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同时,教师也应常在学生中开展历史漫画创作活动。优秀的学生作品既可作为教学材料之一,又可激励更多的学生投入创作,从而通过灵活巧妙地运用历史漫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历史课堂的魅力。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历史漫画 选用建议 课外延伸

2015年年初黄牧航教授在给《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及其读者的新年寄语中写道:“青灯黄卷,留住我们的民族记忆;声光电画,迎接历史教育的未来。”这句话恰好概括了当前历史教师的职业担当和应具备怎样的业务能力。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学科性质和内容决定了历史教师应该承担起传承历史、培养学生树立公民意识的责任。所以关注历史课堂,是在关注教师如何发挥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功能,有效地传承历史,让学生从教师的行为中感受情感的传递。激发情感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是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而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初中历史教学更应关注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教师应该钻研如何应用“声光电画”的多元教学材料,传承“青灯黄卷”的民族记忆。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灵巧地运用历史漫画,能够高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情感,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目的。

一、历史漫画应作为历史教学材料之一

随着多媒体技术日趋成熟,“声光电画”已经进入课堂。《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①这里向教师传递一个理念,在当前的信息时代,面对纷繁的资源,应当大胆发掘、谨慎选取切实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材料。图片资料,恰是其中一种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材料。美国学者哈拉里说:“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图片,能给予学生最直接的视觉冲击,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是历史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掌握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历史观点的重要凭据”,是“培养学科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②。以现行的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为例,教材123页选用了180幅图片,足见图片在历史教材和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必须看到,尽管图片在历史教材中所占比例极大,但是历史漫画这一类型的图片几乎是没有的。历史漫画属于图片资料的一部分,因其表现手法幽默、诙谐、夸张,富有趣味性,所以往往更能吸引学生。仍以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为例,她讲述的是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国民党政权覆亡的历史。学者周鲒是这样评价漫画在近代史中的地位的:“对于中国近代史来说,漫画就是历史深处的看门人。”“漫画是比真相还要真实的证据,揭示着古老帝国在艰难的现代化转型中的轨迹。”③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说:“漫画家都是头上长角,手上拿刀的。角用来顶撞横行霸道的权势;画笔则像刀一样锋利,毫不留情直指各种各样的黑暗。这是漫画很重要的特性。”④从上述角度看,历史漫画实则是史料的一个种类。历史漫画的创作者通过诙谐夸张的手法,表达他们对某一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的态度。他们既宣传真、善、美,又鞭挞假、丑、恶。将历史漫画合理运用于历史课堂,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使教材和课堂更饱满,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透过他们喜爱的漫画形式,从单纯的享受视觉冲击上升到主动探究漫画背后的深刻寓意,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基于图片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历史漫画的特点和性质,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大胆采用、谨慎选取部分历史漫画,以更贴近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二、教师对历史漫画的选用应严谨有度

教师对历史漫画的选择和运用,必须是严谨而有度的,不可滥用。笔者不避浅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三个选用的建议。

1.教师应多方查证漫画信息。笔者在设计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内战烽火》(以下版本同)这一课时,挑选了几幅漫画。对于所选漫画的信度,笔者进行了简单的查证。其中有一副四联漫画《虚伪的和平》(图一),作者是著名的漫画家蔡若虹。蔡若虹在解放战争时期创作了一批经典的、有影响力的漫画,《虚伪的和平》就是其中一幅。由学者黄远林主编的《百年漫画》将其收录其中,并标注该漫画发表于1946年⑤。如按照《百年漫画》所载,《虚伪的和平》正是用来讲授重庆谈判的教学材料。但经笔者进一步查证,《虚伪的和平》经吴志荣考证,实则发表于1949年,反映的是1949年国共两党在北平进行的谈判⑥。重庆谈判是1945年8月,蒋介石为了争取内战的准备时间,实行“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方针,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是。国共两党达成了“双十协定”。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北平谈判是在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向中国共产党提出和谈,双方拟定《国内和平协定》。最后,南京国民政府却拒绝签字,北平谈判宣告失败。如果不细加甄别,将此漫画用于讲授重庆谈判,就犯了史实错误。

2.教师选择的历史漫画应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漫画家们创作的记录历史的漫画何其之多。但教师应谨记,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历史漫画将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是让学生通过有趣的漫画拓宽视野、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进行漫画展览。教师选择历史漫画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精选。漫画的数量不在多,但每张都应有效,均要说明一个问题。以第17课《内战烽火》为例,笔者在讲授重庆谈判这一知识点,选取的三幅漫画分别是《磨好刀再杀》(图二)、《窃贼和他的老板》(图三)和《重庆谈判》(图四)。

图二《磨好刀再杀》揭露了国民党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的真面目。图三《窃贼和他的老板》非常形象地反映了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是站在美帝国主义的肩膀上摘取中国人民胜利的果实。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观察漫画,辨析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其真实意图是什么?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的愿望是什么?蒋介石是否违背了人民的意愿?蒋介石发动内战取得了哪些支持力量?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美国要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在这么一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会得到训练。

图四《重庆谈判》这幅漫画的内容是国共两党之间的暗流汹涌。在台面上,两党握手言和,但在台底下,国民党却将枪口对准了共产党。可以说,漫画无情地揭露和讽刺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图五是一幅老照片,内容是重庆谈判时,毛泽东和蒋介石言笑晏晏、举杯祝酒的情形。从构图上看,图四和图五有神似之处,相似的场景,相同的人物方位。不同的是,漫画将一片欢乐平静的和谈氛围下隐藏的波涛汹涌表现了出来。这幅漫画的寓意虽与图二类似,但将它与图五同时呈现,却能实现情感教育的目标。将图四和图五进行对照,意在将当时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面临的复杂局势以轻松和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营造生动形象的课堂气氛。当两幅图同时出现在课件上时,很多学生不由地发出笑声。但笑过之后,学生在分享感受时,认识到共产党人为争取和平民主,不畏凶险,敢于深入虎穴。如此便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使学生感知到中国共产党的大智大勇,发挥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功能。

3.可以引用由学生创作的优秀历史漫画。学生创作的历史漫画当然不属于史料,但可以作为重要的教学材料使用。同样的知识点,展示同学的作品,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刺激学生自主创作的欲望。例如笔者在讲授《鸦片战争》时,选用了往届学生的作品《烟来财空》(图六。该漫画被选登入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主编的2015年版《阳光学业评价·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优秀学生作品)⑦。学生在感受鸦片给中国带来了无尽伤害的同时,也对创作能力表现出赞叹,更有一些学生对创作历史漫画跃跃欲试。

三、课外延伸,展示历史漫画的魅力

随着广州市多元化中学历史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的推动,历史漫画创作逐渐成为中学生喜爱的一种历史学习与表达形式,每年市、区教研室都会开展学生作品征集活动。实践证明,学生的历史漫画创作是有效的课堂延伸活动。学生将自己对某一历史事件的理解付诸画笔,所获得的不仅仅是加深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搜索资料、查阅相关书籍、展开想象……完成漫画创作的过程,也是一次锻炼学生调查问题、整合信息、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的综合实践过程。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对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历史漫画创作活动提出三点建议。

1.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知识性的指导。学生因知识能力有限,在创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学科知识的错误。教师应及时提出并指导学生修正。例如一位学生在创作《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漫画一)时,用五星红旗代表中国。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于1949年。学生错误地在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使用了五星红旗。在学生的认知中,五星红旗代表祖国,却完全忽略其出现的时间和寓意。而且这个问题并不鲜见,在同一次漫画创作活动中,出现了好几幅犯了同样错误的作品,如《吃“披萨”》(漫画二)。对此,教师除了要向学生指出外,还要整理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在下一次开展历史漫画创作活动时提醒学生注意,避免出现类似错误。

2.鼓励全员参与,但全员参与的形式可以灵活多变。对部分学生而言,创作漫画是有趣的。但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一,必然有部分学生不喜欢绘画。勉强不爱画画的学生动笔画漫画,违背通过学生喜爱的形式表达历史的初衷,效果可能是适得其反的。那么不喜欢绘画的学生,就不可以参与活动了吗?英国学者朱莉娅·墨菲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如果有的学生不喜欢画画,你可以给他们一些图片,供他们挑选,并且鼓励他们在每幅图片中配上说明文字,告诉读者相关的故事情节。”⑧教师可以让不喜欢绘画的学生为同学创作的漫画添上文字简介,当然也可以让他们帮助同学一起收集资料、提供创作建议等。例如,某同学为同桌创作的《甲午海战·邓世昌》(漫画三)配上了这样的文字介绍:“1894年,日本向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史称甲午中日战争。9月,中国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战况激烈,我方海军英勇战斗,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指挥舰艇冲锋向前,迎战敌舰。在致远舰中弹过多,弹药即将用尽的时刻,他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撞去。最后,致远舰被击沉。邓世昌与200多名战士壮烈牺牲。光绪帝为此写下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在两人创作时,共同查阅资料,齐心协力。实际上,他们收获的远不止一幅漫画作品。总之,只需明确一点,就是开展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共同体验,从中感受历史的魅力、合作的乐趣、创作的自豪。基于上述目的,只要有利于全员参与,大可不必拘于单一的形式,或独立创作,或联合创作,不一而足。

3.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历史漫画应是“创作”,而不是“临摹”。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对“创作”的概念认识不足,临摹了一些网上的作品。教师应该向学生厘清“创作”和“临摹”的区别,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创新,可以参考其他作者的作品,但不宜过多模仿。

四、结语

历史漫画属于图片资料,也属于史料的一个种类,而且历史漫画的特点和内容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贴近。随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推动,历史漫画作为幽默、诙谐、夸张等手法表达历史的一种形式,已经日渐走入中学课堂。教师应该大胆将历史漫画列为重要的教学材料之一,以使课程内容更饱满,便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在使用历史漫画的过程中,要谨慎选取,不可泛滥,使用的漫画不求数量多,但要确保每一张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此外,还应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历史漫画创作活动,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灵活多样的参与方式,鼓励学生发掘历史漫画的魅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总之,历史漫画是一种极具魅力的教学材料,教师应当灵巧地运用它,发挥它的多重功能,增添历史课堂的深度和对学生的吸引力。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②郭井生.图片史料的应用——以《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为例[J].何成刚,张汉林,沈为慧.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80.

③周鲒.梦醒狂言: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漫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④周鲒.梦醒狂言: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漫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⑤黄远林.百年漫画(下册)[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4:6-9.

⑥吴志荣.解放战争时期两幅漫画的史实考证[J].百年潮,2013(8):62-66.

⑦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阳光学业评价·历史·八年级上册[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5:3.

⑧(英)朱莉娅·墨菲.历史教学之巧[M].张锦.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13.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何成刚,张汉林,沈为慧.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周鲒.梦醒狂言: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漫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黄远林.百年漫画(下册)[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4:6-9.

[5]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阳光学业评价·历史·八年级上册[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5.

[6][英]朱莉娅·墨菲.历史教学之巧[M].张锦.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7]吴志荣.解放战争时期两幅漫画的史实考证[J].百年潮,2013(8).

猜你喜欢

课外延伸初中历史
语文课的课外延伸举例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方法探究
“任务型”英语教学课外延伸的APP模式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