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初中数学教学应用探究性教学方法的思考

2018-09-17吴海娟

考试周刊 2018年81期
关键词:探究性思考初中数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深化和发展,老师在开展教学时也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相关知识内容,还能够促进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其中尤其是针对数学学科而言,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数学学科的知识更具有抽象性,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也较为困难,为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就需要老师在实际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探究性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方法;思考

数学作为初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就要求老师在实际开展教学中,积极采用有效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借助充分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创设特定学习情境和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等措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初中数学知识,同时锻炼和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

一、 探究性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我国开展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将探究性教学方法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实现了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转变,将之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不仅可以鼓励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还能够在老师指导下,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进而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素养。而探究性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应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探索积极性,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3. 在探究性教学方法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加,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得学生尽情投入到数学知识学习当中。

二、 探究性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应用的策略

(一) 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将探究性教学方法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首先就需要对师生关系进行合理定位,并在实际教学中各司其职。在新课改要求下,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老师则主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并且在课堂上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由被动接受数学知识转向主动的接受。如:在对一元二次方程知识开展教学时,若是老师对学生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由老师对一元二次方程基本知识进行教授,然后学生通过做笔记的方式记忆重要知识内容,最后按照老师给出的思路和公式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尽管学生掌握了该项知识点,但是具体的学习方法却没有掌握,这对于学生后期学习也十分的不利。针对这一情况,将探究式学习方法应用到其中,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出学生主体地位,老师通过制定教学计划,学生则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知识点进行预习,并有效对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异同点进行理清和掌握,这对于后期应用也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老师在對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讲解时,也要结合学生实际知识掌握情况开展,通过这一方式主要是为了发散学生思维,针对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也可以及时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学生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 创设特定教学环境

初中数学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多,并且很多的数学知识点都来源于生活,并且在我们实际生活中进行应用。因此,为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就可以借助生活与教材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创设特定的教学环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基础上,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更好掌握。如:在对一元一次方程开展教学时,就可以借助我们实际生活中较常出现的打折销售,通过学生掌握基本的打折问题中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成本价和商品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基本量之间存在的关系,进一步探索问题中所存在的等量关系,并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思维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对一些抽象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无法准确理解和无法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情况。而将研究性学习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老师就可以通过问题导入、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思维,并掌握准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如:在对平行四边形开展教学时,其中也涉及菱形、矩形、正方形等定义、性质交叉,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上也容易出现偏差,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就可以借助设置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如“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它的性质和判定有哪些内容”?然后就菱形、矩形、正方形内容进行提问,让学生进行回答,然而这些问题都是平行的,无法帮助学生进行横向比较。基于此,就可以提出“这四种图形各自增加或者减少一个条件,最终会成为另外一个图形?”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对以往学习知识内容进行回顾,并理清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通过这一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数学探究精神,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锻炼和提升学生能力。

结语:在本文中,对初中数学教学应用探究性教学方法进行思考,主要是从探究性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意义分析展开,并在实际数学教学中,通过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和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等方式,使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实践,以此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和效果,也推动学生获得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小明.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好家长,2017(17):63-64.

[2]王亚玲.对初中数学教学应用探究性教学方法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0):8.

[3]李晓梅.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7(5):156-157.

作者简介:吴海娟,甘肃省嘉峪关市,嘉峪关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探究性思考初中数学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