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8-09-17翟慕贵

考试周刊 2018年81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中学生初中语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语文教师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创新思维是学生展开知识学习,进行知识创造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训练创新思维,教师要不断探索,结合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为学生创造出更加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不断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参与其中。

关键词:初中语文;中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它摆脱了固有思维的束缚,能够进一步活跃大脑,进行再创造,是人类解决问题,寻找问题答案的一种具有开放性,独特性的思维方式。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起学生的主动创造性,不断给予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可以思维不受禁锢地进行知识的再创造,从而产生更多的,具有现实意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也可以通过问题的引导,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在这种求知的思维引导下,进行知识学习,从而产生创新思维。当然教师要与学生多沟通交流,让学生可以不断融入课堂学习氛围中,在一个规范的学习空间下,展开有效地思维创造。下面就教师如何进行创新思维培养进行简单分析。

一、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身为一名教师开展教学的基本要义,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是教师对于学生开展满堂灌的教学,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严重的遏制,这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更不利于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因此我们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学会独立自主的学习,掌握更加全面的学习方法。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不可能根据教师的想法,一步一步机械的学习,教师应当充分的认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框架中,提取有效的学习知识,从而产生自我认知,进行创造性思维发展。例如在《济南的冬天》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自主预习,一方面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获取一些问题答案,例如在对作者以及相关背景的知识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问题的提示,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的具有合理性。或者教师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动创造性,让学生通过一些问题的回答,了解有关济南的冬天的一些特点,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学习一篇文章从预习到学生进行正式的学习,以及最后的复习,都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充当的角色是对学生的一个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根据自主预习中存在不足的地方加以完善,进一步丰富学习体验。当然,开展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适当地指导一些方法,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行文思路,归纳具体特点;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章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等等,只有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能够自由的思考、自由发言、自由想象,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

二、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翅膀

想象力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前提,只有学生的思维打开了,才能够进行再创造,才能够不断地进行人物的重塑,情节再现等等。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学生受青春期的影响,容易产生害羞心理,在课堂表现时,往往不自信,容易受一些环境的影响不愿意发言。教师就要及时鼓励学生,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情绪,这样学生的思维殿堂才能够被打开,获取更多的知识。当然对于不同的文本,教师要灵活的选用教学方式,激励学生展开想象的思维翅膀,进行再创造。在教学文艺性的课文时,教师要善于结合文章的主体,让学生能够利用文章中的情境、人物、情节等内容,进行再创造。例如在《春夜洛城闻笛》古诗学习中,为了让学生加深对于古诗的理解,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作者,在洛阳夜深人静之时,忽然听到笛声,由此产生了思乡之情,这种结合文本进行想象,能够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推动学生的成长发展;在进行说明性的课文教学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将框架结构、事物的现象、过程等形象,通过自身大脑的创造能力,进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例如在《敬畏自然》的学习中,让学生进一步品味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或者通过提前的知识预习,搜集资料,在上课前,教师提问,是否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产生对于大自然的深刻认识,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让学生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中,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 营造课堂学习氛围,提供创造性思维空间

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性能力的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这种学习氛围是以一定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既能够动手参与,又能够掌握语文知识。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通过一定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共同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以《丑小鸭》的课文学习为例,学生在熟知文章以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通过具体的互动,引导学生理解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激励他们坚韧不拔,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的具体信念,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进行角色竞演,学生对于故事的延伸,或是故事的再创造,就是学生在对于文章理解的基础上,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我们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以及自身的创造能力,深刻的理解丑小鸭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通过自我的学习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四、 结语

创新思维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项基本技能,教师要重视起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打开思维大门,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语文学习动力,激发语文学习兴趣,从多角度以及多层次的方式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彭宏伟.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关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园导刊:教育版,2010(11):29.

[2]田锦昉.试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3]杨秀敏.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5(7):289.

[4]孙常伟.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研究[J].中华少年,2017(5).

作者简介:翟慕贵,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泗洪县四河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中学生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