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

2018-09-17崔秀芝

考试周刊 2018年81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规范化

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依靠经济,更重要的是科技和创新人才。过去几年,在我国应试教育大潮的影响下,我国教育部门忽视了对科学、实验的教学,导致我国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缺乏。小学时期是一个人真正接受教育的开始,处在对世界认知最重要的阶段,小学教育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塑造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会影响其一生。我国自实行新课程改革后,从小学开始便设立了科学课程,但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教学设计未能达到规范化、学科化,这需要我们进行思考并做出改变。

关键词:科学教学;规范化;学科化

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可以使老师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策略,可以有重点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一、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一)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不注重实际,存在盲目性

在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基础性的理论是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当然,科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不是朗诵、背书便能理解的。因此,在设计小学科学教学时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果只注重理论便不能真正理解科学世界,如果只注重实践则可能会失去理论的指导。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我国注重应试教育,学生成绩往往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唯一标准,传统的教学理念是“背”,有时理论知识会过多,课程设置时抱着“学生背背就可以慢慢理解”的想法,对于科学教学的时间课程设置的少,并且考试主要是笔试的这一现实,也进一步加剧了理论多于实践的状况。

除此之外,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设计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践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但不能泛滥。有些教学内容通俗易懂,不需要组织学生实验,但是有些教师可能缺乏对学生理解力的认知,每个教学内容都必须让学生参与实验或者观察实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浪费了学生的实践,学生也可能因为本就了解实验还要参与实验而感到无聊,失去对科学的兴趣。

(二)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定义不清,缺乏严谨性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词语方面有许多近义词,但近义词之间也会有所差别。在小学科学教学设计过程中,有些教学设计者因为只注重整体的正确性、合理性,忽视了有关小学科学教学的相关词语,这些词语本身存在相似性,但是作为教书育人的学者应该注重用词的严谨性,因为有些词语运用不当会给学生或者教师造成困扰,使其不能深刻了解教学目标,使得教学设计无法达到教学系统的优化。如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前者具有可操作性,重在可行,重在实施,在教授过程中显现。而教学策略具有指导性,重在预测,统摄方法,是教学实践的内在主线。但有些教学设计者不注重对易混词语的斟酌,这可能会对学生或老师的理解造成偏差。

(三)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忽视细节,缺乏学科性

学科性是要体现科学这一门的特色,根据人才要求、学科特点设计出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但是现在有些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时,忽视了科学的学科性。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不仅是对总体的把握,也需要对每个细节、每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等进行设计。如果教师在教学时缺乏对这些细节的设计,可能很难将教学中需要的知识点进行罗列、联系,很难系统性地传授学生知识;并且,教师缺少对细节的设计,可能会在教学时出现相关实验用品准备不足的情况;此外,如果忽视细节设计,很难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的难易程度,很难把握教学的重点,就會降低教学效率。如在“观察绿豆芽的生长”主要需要学生对此实验进行观察,这一实验贴近生活,学生容易理解,但教师如果只让学生观察却不进行简单的说明,则观察的意义并不大;在“热是怎样传递的”这一课程内容中,学生虽然经常接触热但并不具备系统的知识,教师要通过分析,对细节进行设计才能对此实验进行完整的教学实施,如要进行这一实验必须使事物有温度差,这就需要教师准备两个以上不同温度的物品,让学生观察、实验,才能达到教学效果。

二、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规范化和学科化的措施

(一) 教师创新教学方式

我国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讲授,学生观察”的方式,在学生智力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一是情景教学法,在课堂中教师通过展现实验、图片,通过互动的方式使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答案,教师可以给予改正和指导。二是游戏激励法,教师可以效仿国外在实验课上让学生分组,四人为一组,学生可以通过课下搜集资料、课上老师实验,每组统一答案回答老师问题,老师根据回答结果给出成绩。

(二) 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实验目标,思考出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并付诸实践。当然,科技是不断发展的,理论知识也会得到改变,新的实验结论也会出现,教师要关注科学领域的研究结果和理论,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境界不断与社会接轨。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对教师进行定期考核,淘汰缺乏上进心、能力不足的教师。

(三) 教师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

我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向创造业大国转型,更加注重技术型人才,这就需要教师保持“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在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时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减少教师直接讲授的次数。有些教师为了节约时间,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缺少学生动手的机会,学生可能会很难真正理解、消化这一知识,这也违背了国家教育部门设置科学课程的初衷,偏离了国家育人的标准。

四、 小结

为了从小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具备为国家建设发挥作用的能力,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必须注重规范化和学科化,这样才能实现国家对小学科学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詹诗奕.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24).

[2]魏风.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率的途径探讨[J].赤子(上中旬),2016(18).

作者简介:崔秀芝,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第三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规范化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谈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莫让小组合作陷入虚假的围城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政务微博的规范化运行探讨
从实验材料操作谈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