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符号化与大众化:景观社会语境下审美的转向

2018-09-14黄思敏

北方文学 2018年18期
关键词:符号化大众化审美

黄思敏

摘要: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宣告当代社会已变成消费景观王国,这个世界乃至人的存在本身已成为视觉化的存在。中国社会也开始蔓延景观社会的意识形态,当今社会文化语境的整体呈现也衍生为消费主义的发展,随之也引起审美的变化。在此背景下,人们的基本审美需求发生改变,符号化、大众化是其主要趋势。而审美也出现新的转向:一是精英与大众两大审美主体之间正逐渐变得平等,二是审美客体的象征化和虚拟性。

关键词:景观生产;消费时代;审美;符号化;大众化

影像世界的丰富当代社会的重要表征。在视觉文化的背景下,整个世界都被表征为影像,并以影像的方式为我们所把握,乃至人的存在本身也已经成为视觉化的存在。20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居伊·德波提出“景观社会”的概念用来描述以视觉文化占主导的当代西方社会。作为哲学意义上的“景观社会”,指的是:“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里,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1]这也是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一书中最富有划时代意义和知名度的一个判断。在消費和媒介愈加发达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消费的不仅仅是物质商品,更是商品背后的符号价值和象征意义,这种表征关系,就是“景观”。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宣告当代社会已变成消费景观王国。在当代多元化的文化结构中,审美与消费之间关系的改变直接影响人们的审美活动和审美理念的转变,符号化、大众化就是当代景观语境下的审美转向的主要趋势。

一、符号化

景观社会丰盛的不是物品,而是符号。景观生产已经把自己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物品呈现的不是自身,而是符号价值和象征意义。因此,单一的意识形态已经不再适合唤起和表达自我的个人情感和社会情感,反而倾向于用意义的符号进行表现。

马克思揭开了资本主义商品社会的神秘面纱,商品消费背后人与人的关系一览无余,但是到了景观社会的语境,消费社会进一步虚化为物化的景观影像。由此,消费成了脱离自由意志、与真实世界无关的符号系统,人们就被看得见的虚假影像世界所强制。在景观社会中,资本家通过媒介来制造视觉化的景观,而资本通过景观的迷惑作用驱使人们自发地朝着景观所指向的方向前进,对劳动者的操纵更是变得柔和,不再是赤裸裸地表现出来,消费领域更是其中操纵性最广最明显的界别。景观远比商品更大胆,它直接将意识形态转变为各种景观现象,声色各样的景观弥漫和覆盖于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景观通过制造虚假欲望来控制人们的消费方向,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深受控制却又不自知。景观的无处不在,让人们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无法逃离景观社会的控制和束缚,这正是景观社会的强制性。而景观社会的另一特点是隐秘性,大众已经习惯于景观式的生活方式,根本不会将其与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这正是它的隐蔽之处。景观生产通过影像潜移默化地传递商品背后的理念和思想,通过人们对欲望的追求和服从,试图去操纵人们,虽然欲望并不是真实的,而是被制造的和虚幻的,景观已经深入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不知不觉地被景观说控制和操纵,但由于其隐秘性,人们很难去发现甚至改变自身对欲望的渴求。消费社会既是生产力的结果,又是更深的异化。

在对符号的消费中,影像符号消费是最具代表性的。景观生产让日常社会的一切成了视觉的形象。“对商品影像的消费,其意义和价值将超过对商品传统的使用价值本身的消费。通过广告的衍射,庸常的消费品便具有了某种梦幻特质,与罗曼蒂克、欲望、希望等等人生意绪形成某种象征关系。”[2]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完全被符号图像与信息意义所包围,借助媒介手段,人们不断地获取大量信息和享受声色娱乐,视觉感官得到了满足,人们不再像以往单纯地关注商品的实用性和性价比,而是更加注重商品背后的传递出来的价值理念和审美趣味,在此过程中大众不自知地被符号化了。德波的贡献就是在于人们清楚消费品背后的腐朽空洞,消费不是衣食住行的满足,而是符号操纵,景观社会是被符号连接和支撑起来的,凭借符号来遮蔽真实。因此人们的审美观念在景观社会中逐渐往感知领域发展,更加注重感官的体验和满足。

二、大众化

同时,景观社会语境下的审美转向还出现了大众化倾向。大众化的审美倾向预示着精英阶层在审美领域的主导地位被打破,小众不再是占据垄断地位了,大众阶层在景观社会的语境下开始拥有更多享受艺术文化的机会,这也暗示审美在消费语境下有了更深层次的政治隐喻。

在传统的语境中,一直在文化艺术上占据主流地位的是精英和小众,而大众是没有能力消费审美作品。德波认为,景观生产让艺术文化的节奏加快、周期变短,艺术文化从以往的小众专享变为可以机械复制的产品,进入大众的视野,进而变成了人人都可以享受的文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媒介成为审美的主要载体之一,影像商品也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预示着大众也可以进入到审美活动的消费之中。“原来由社会精英以垄断文本语言媒介的方式而在实际上垄断的文本作者的贵族身份业已崩溃。背负着真、善、美这些给予人类生活以希望的神圣价值的启蒙英雄纷纷退场。启蒙和拯救的现代生活秩序已经崩溃。”[3]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社会通过网络和通讯转化为多元虚拟的影像世界,并以惊人的速度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此背景下,文化艺术可以通过机器的复制和流水线的批量生产,走下神坛,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成为日常消费的主要部分,这说明大众业已进入到景观生产的链条中,成为景观消费的参与者。因此,具备共享性特征的大众文化不同于高雅文化,有“阳春白雪”的特质,而是以一种贴近大众生活的形式,给予大众无限广阔地接近文化的机会。“在大众文化中,身份地位等外在标准通常说来不起作用,市场交换行为式的文化消费,对任何人都是开放的。更进一步,技术手段进步和传播范围扩大,又使得过去只被少数人把持的文化活动,转变成人人可以参与的事情。”[4]但是,在当今的消费时代,大众并未完全占据主导地位,精英阶层和小众代表在审美活动中依旧掌握着权力的话语模式,二者在矛盾中拉扯和调和,但景观生产的大众化同样说明了当代审美文化开始变得更加趋向往大众化和民主化的道路上前进,从而标志着人的本性在审美层面上的真正回归。

三、审美转向的新发展

从“物品短缺”转向“景象豐盛”,“物质制造”转向“符号编码”,是德波对当代社会状况的基本判断。在景观社会中,商品已不再是一种供人消费使用的实物,存在的意义,更多时候,是一种符号,消费主义的标志就是符号消费。审美在景观社会的语境之下,发生巨大改变,审美转向迎来了新发展,一方面表现为精英与大众两大审美主体之间正逐渐变得平等;另一方面则呈现为审美客体的象征化与虚拟化。

一是精英与大众两大审美主体之间正逐渐变得平等。原因基于:首先景观取代了商品的地位,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生产品。景观主要是以图像影像的方式向大众展示和宣传,这种消费方式使大众和精英一样可以平等地消费同一种景观。这不仅使大众和精英在审美活动中的地位趋于平等,而且日常生活中景观商品的丰裕又催生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不断循环运行并推动资本的运作和景观的生产。在这种背景下,大众和精英共同分享和参与商品背后的价值理念,使得大众和精英之间的审美趣味差距会不断缩小,审美视角也逐渐趋同并平等化。其次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的普及和便利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像视觉占据了主导地位。因为随着信息技术和大众的媒介的飞速发展,图像和声音共同构成了消费时代景观生产的载体。影像的直观性和普及性最大程度地刺激了人们的感官官能,激起大众的消费欲望,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促使人们比以往更加容易地接收信息,也更方便消费和使用这些商品。直观动态的景观不仅展现了商品的外在形象,同时也传递出其背后的价值观念,人们更加热衷于景观的呈现方式,追捧背后的多元文化形态,审美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说明景观社会的主流审美更加倾向于从参与式体验中获得个性丰富的沟通与多元交流,在这种特殊的语境下,精英与大众阶层之间的地位更趋于平等,审美观念之间的差异也日渐缩小,二者之间的鸿沟也在弥合当中。

二是消费客体的象征化与虚拟化。在铺天盖地的景观渲染下,“真实的世界被优于这一世界的影像的精选品所取代”[5],因而,消费客体的优劣不再取决于质量,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不再具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实用性已经退居到次要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它的符号价值与象征价值,而这取决于景观的宣传。消费客体变成表达特定意义或多重意义的文化符号,变成文化的存在形式,商场不再是客观物理世界,而是一个充满符号的文化场所,是一个仿真世界,一个由符号包裹的超现实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断被附着的文化影像所调和,商品在景观生产的渲染下已成为了文化意义和意识形态的传播载体,大众追捧景观生产背后所展示的文化地位和审美理念,现实与影像之间的差别消失了,商品由实在的物变成虚拟的符号,介入日常生活使其审美化。但是,景观本身具有欺骗性和煽动性,它借助大众媒介的宣传,来传递背后的价值观念,自动循环播放着意识形态和符号意义,并日渐侵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只是景观隐蔽且神秘,强效、深远地影响和奴役普通大众,人们不仅不自知并主动接受,只能单向度的默从。

四、小结

在当代多元化的文化结构中,审美与消费之间关系的改变直接影响人们的审美活动和审美理念的转变。在景观社会的语境下,审美不再是康德所说的无功利性和无目的性的,审美的主体也不仅仅局限于精英阶层和小众代表,在符号化和大众化的审美转向中,审美活动和审美理念已经渗入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景观生产以影像的方式传递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和审美需求,人们生活在影像表征下的环境中,景观物品呈现的不是物本身,而是其背后的符号价值和象征意义。世界以影像的方式为我们所把握,单一的意识形态已经不再适合唤起和表达自我的个人情感和社会情感,反而倾向于用意义的符号进行表现,乃至人的存在本身也已经成为视觉化的存在。景观生产更加关注大众的感官需求和审美欲望的满足,文化艺术与社会现实的联系也更加紧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审美活动的内容及领域。

但是,在景观社会的语境下,大众也许会在声色大开的影像世界下迷失自我,被感性欲望的膨胀所包裹,因此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也开始蔓延景观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倾向,当今社会文化语境的整体呈现也衍生为消费主义的发展,随之也不断引起审美的变化,因此在审美观念的导向上既要防止过度消费的泛滥,又要引导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大众化倾向,规范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精英化。

参考文献:

[1][5]居伊·德波,王昭风译.景观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4,7.

[2]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40.

[3]孙全胜.景观生产:消费时代的批判话语[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2017(05).

[4]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83.

猜你喜欢

符号化大众化审美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化”思想的实践研究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从艺术区到艺术节:“蓝顶”的符号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