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脸上的红月亮》看北山年夫的矛盾思想

2018-09-14陶璐璐

北方文学 2018年18期

陶璐璐

摘要:野间宏《脸上的红月亮》是极具代表性的日本战后文学作品,以主人公北山年夫的军旅经历和爱情经历为线索,描写了主人公的人生历程。作品中,主人公的矛盾思想统摄全篇,看似是战争留下的心理创伤,但细读文本便不难发现是自我人格发展的缺失所导致的。

关键词:爱情矛盾;生存矛盾;个人价值

《脸上的红月亮》作为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战后文学作品,以主人公北山年夫的军旅经历和爱情经历为线索,描写了主人公的人生历程。从入伍之前到入伍再到复员,集中体现出了北山年夫思想的矛盾性,本文着重探讨北山年夫思想中的爱情矛盾、生存矛盾两种矛盾思想,从而探究其矛盾根源。

一、爱情矛盾

作品一共介绍了北山年夫三段失败的恋爱经历,第一次他纯粹的爱上一个姑娘,并把意中人美化和神话。但却失败于他无法冲破家庭的阻拦和无力挑起生活的重担。当时的北山还没有入伍,不仅处于热情奔放的青春时期,而且处境安稳,在这样的条件下却无法追求自己所爱,表现了主人公懦弱的性格特点。另外,弗洛姆曾谈到“归根结底爱情的产生往往是以权衡对方及本人的交换价值为前提”,于是北山年夫选择放弃意中人,这也意味着在他的内心里,对恋人的追求不足以让他勇于承担家庭和生活的负担,在自己和恋人中间,他选择了爱自己。这样不仅仅是爱无能的表现,其实也是源于北山人格发展的不成熟,他本人不能为爱带来创造性,所以当面临困难时他无法做到与之相抗。

第二次北山年夫是与一个“愿意把一切奉献给他”,而北山并不真心爱的女子相恋。对于北山来说,这位姑娘的出现不仅填补了他内心的孤独,而且满足了他的虚荣心,成为他第一个意中人的替代品。应征入伍之前,他总是以冷酷无情的态度打量她,嫌弃她缺乏弹性的胸部和拙劣的妆容。而到了入伍当兵之后,北山却显示出一种矛盾心理,他不爱她,却总想起她对自己的爱,在无情的战争中,他总是怀揣着那位无私奉献的爱来忍受战争所带来的痛苦。此时的北山上了战场,战争的残酷和困苦并没有使他成长成熟起来,他依然要靠蚕食别人的爱来使自己存活,即使恋人已死,他也从没有阐发过对她的爱意,他思念的只是恋人爱里的养分而已。

第三段恋爱发生在战后,他与崛川仓子有过一段精神之恋。他被仓子外表的凄苦美所吸引,此时的北山想要为仓子做点什么,想要通过对他人的爱来摆脱对人性的不信任以及深藏在自己内心的利己主义,北山认为:“如果像他这样的人心中多少还存有真实和真诚的话,他想以这种真实和真诚去抚慰她的心灵,过新的生活”[1],因此面对战争过后留下的创伤,他们是可以相互安慰相互需要的,但北山随即又陷入了矛盾之中,一方面由于两人相似的经历和心灵使他心存对爱情的期待和渴望,另一方面他又从他所欣赏的仓子痛苦的面庞中不断联想到战争中的场景,无法摆脱那些痛苦的记忆。“在那个战场上,肯把自己口粮分给别人的,除了母亲,又有谁能做到呢?不,连母亲这样做,也是不可思议的。” [2]此时的北山,依然在自己的困境中拷打别人毫无保留的爱,甚至对母亲的爱都产生了怀疑,战后的他更加缺乏安全感,却陷入了战争所带来的普遍失意之中。他和仓子虽然可以相互慰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心意相通,但是仓子在本质上也是痛苦和柔弱的,她也需要更强有力的臂膀带她走出伤痛。北山内心的软弱和依赖别人的爱以滋养自身的特征使他无法承担起爱仓子的勇气,再一次导致了恋情的结束。

二、生存矛盾

在故事的另一条描写战争经历的线索中,我们更能体会到北山面对人性时所产生的矛盾心理。这里的人性指的是狭义的人性,即人之所以为人的心理属性,人性善恶并无定论,但是在特殊情境下的战争年代,北山在面临自我和他人的生命时,一方面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自保,另一方面却深陷在自责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上了前线以后“面临激烈的战斗,北山知道,只有靠自己才能保存自己的性命,由自己来安慰自己的痛苦,用自己的手来给自己送终。”在战场上食物极度匮乏的境况下,他坚持不肯浪费一点精力去搭救别人,也绝不会施舍别人一点点食物,唯恐对别人的关怀会危及到自己的利益。他清晰的感受着战友中川生命消逝的过程,可是面对即将死亡的战友,他哪怕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安慰的动作也没有,为了不使自己与战友同归于尽而对死亡无动于衷。面临选择,他没有迟疑,他的不作为恰恰代表了他的选择,但是这种见死不救的行为却给北山年夫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创伤。他的耳边经常回想起中川二等兵“我要松手了,松开了”的声音,自责的情绪一直在他心里挥之不去。如前文所述,北山在没有经历战争时就是一个缺乏爱的能力,需要汲取别人的爱得以生存的人物,在战争中,促使他活下去的,仍是靠着回味别人的爱得到满足。他从没有学会怎样去付出自己的爱给予别人,他心中考虑的只有自己的感受和自我的生命。所以在极端恶劣的战争条件下,他自保的选择既是处于特殊环境的本能反应,也是源自深深扎根在他心中的软弱和无能。当他开始在战后反思自己的利己行为时,他内心的矛盾和纠结同样是他缺乏勇气的表现,既不能够正视自己的本能选择,也不能够放下过去重新开始,使他在得与失之中备受折磨。

战争过后,关于灾后的重建问题,北山内心依然是矛盾的。他一方面对新的生活给予肯定,想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对人类充满信心,坚信自己会找到某种力量鼓起对生活的勇气,另一方面又感到对生活无能为力。

不得不说,战争的创伤加剧了北山对于自身能力的否定,他对崛川仓子说:“一个人能使别人幸福,可不容易。我从来没遇到过这种人,我自己也没这种本事。”他本身就是一个希望和爱都枯竭的人,把自己的幸福和希望建立在别人的付出之上。当面临战争和战后的生活,他同样处在自己自保懦弱的牢笼之中,从而陷入自私的选择和选择过后不能面对自己的内心矛盾。北山年夫着实可怜,三十多岁也没有使自己拥有独立的人格,在内心极度贫乏的情况下又遭遇了连年的战争生活,使他耗尽了内心存留的别人给予的爱。当战争结束,面临新的生活,他的内心仍然是干枯和匮乏的,然而整个战后的大环境同样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下,他也就无法重新使自己的内心拥有力量。

三、小结

综上所述,本部作品所体现的北山年夫面对爱情和生存时的矛盾心理,根植于他个人心理发育的不完整和懦弱的性格。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普遍催生出的利己主义是人物的本能反应,但是在战争之前他就已经表现出来的不完整的人格即是他个人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所导致的问题。一个人无论处在何种境地,如果他没有培养出一颗健全的内心,而是把自己的需要建立在对他人的索取之上,那么他就永遠无法获得幸福,从而处于痛苦的矛盾之中。

对于人类个体来说,自己为自己而生存,成为自己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的发展。但是北山年夫却把人格的独立变形成为极端的利己行为,为寻求一个妥善安全的生存方式而主动斩断与外界产生的有可能会连累到自己的联系。面对爱情,支撑着他去思念爱人的是自己内心的需求,但这种需求又不足以强烈到形成一种责任和担当。面对战友,内心残存的人性使他感到焦灼,但这一丝同情他人的心又被可怕的保全自我打败。这种与他人“划清界限”以保全自我的做法,形成了个体自由选择的僵局,他也由于不能强大自身而退缩到没有选择的余地,使他最终无法面对爱情和生活泯灭了个体的存在价值。

参考文献:

[1]《脸上的红月亮》.野间宏.

[2]艾·弗洛姆.爱的艺术[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