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之精神,自由其思想”

2018-09-14张萌

北方文学 2018年18期
关键词:声望勒庞领袖

张萌

当下中国,自媒体如雨后春笋之态狂妄生长,网络上流传的言论和观点鱼龙混杂,碎片化信息浩如烟海,我们总是会陷入真假难辨的尴尬境地。洗脑大师咪蒙写出一些标题气势汹汹、内容却毫无逻辑的微信推文,却总能得到100000+的阅读量;著名作家莫言总是“被”写出美文和心灵鸡汤,稍有思考能力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非莫言本人所写,可还是被许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转发夸赞。

1895年,居斯塔夫·勒庞在其关于群体心理学的著作《乌合之众》写下这样一段话,或许可以作为解释——“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智力差异削弱了,个性也消失了。异质淹没在同质中,无意识的特点占据了上风。”

我们在对很多舆论失控、娱乐至死的事件感到悲哀和无可奈何的同时能够明白,这是群体心理上的“无意识”在起作用。

一、从“乌合之众”看当下网络

“在群体中,积聚的是蠢事而不是智慧”、“只要他属于有组织的群体中的一员,他就在文明的阶梯上倒退了好幾步。”、“群体在智力上总是劣于独处的个人。”勒庞许多类似的金句,仿佛是对当下中国网络环境的神注解。

去年春节期间,一则“上海姑娘江西逃饭”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霎时间,许多自媒体大V你方唱罢我登场。有人指责姑娘没教养,有人劝诫姑娘要自重,有人高举妇女解放旗帜,从男权制度梳理到阶层流变,有人大肆解析何为“真爱”何为“门当户对”。一片口水间,偶尔有质疑新闻真实性的声音发出,却即刻被淹没于无形。

后来这则新闻被证实为子虚乌有,发帖的根本不是年轻姑娘,也没去过江西,出来回应的“小伙”则和发帖人压根不认识。当一切被证实为泡沫,之前所有慷慨激昂义愤填膺的讨论,一下子显得十分可笑。

一位曾经参与热议的大V认为:“它击中了人们内心中隐秘所在的伤口,所以才会成为一次社会公共话题……我们都需要为自己的选择找到正当性,正当性的背后是我们所依仗的价值观。” 最终得出结论:虽然故事是假的,但激发出来的情绪和讨论却是真实的,所以,“一切讨论并非毫无意义”。

二、群体的力量

想要理解今天的互联网形态,我们无法绕过“群体”这个概念。但作者的论断与中国传统的“团结就是力量”观点背道而驰,为此他给出了自己的解释:首先,群体中的个人会因为人多势众而感到自己有不可战胜的力量;其次,群体心理具有传染性;第三,群体中的个人会呈现出独处时完全相反的特征,这是容易接受暗示并被传染的结果。

勒庞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攻陷巴士底狱时,人们围攻典狱长德洛内先生。不但对其拳打脚踢,还愤怒地喊出各种方法要杀掉他,比如吊死、砍头或者拴在马尾上拖死。在混乱中,典狱长无意踢到了一个人的脚,于是有人就建议由这个人——一名失业的厨子来砍典狱长的头。这个流浪汉在巨大的人群支持下,获得了杀人的权利,并相信这是爱国和正义感的表现。于是他“兴致勃勃地完成了任务。”一群无知又疯狂的人是可怕的,这群人的力量,足以使一名沉默的观众变成了自豪的杀人犯。

三、无头苍蝇的宣泄——狂热而极端的群众

群体中的每个人是很难理性思考的,他们容易被别人传染,容易暴怒,容易失去理智。很多人独自一人时往往能保持理性并思考,但一旦进入社会环境就难以控制。例如两人在马路上发生争扏,围观的人越多,冲突越容易升级。因为人群以看戏的姿态掩盖着内心里不为人知的暴力诉求,而这种状态,又给当事人带来心理暗示与刺激,从而失去正常状态下的思考方式,将与生俱来暴力的本性发挥出来,争执演化成争斗。

其次,群体是很容易走入极端的,理智是一道闸门,本性就是洪水,一但闸门崩塌,洪水将A会淹没一切,人民就会变为暴民,先发展起来的群体会以正义、先进、平等、文明等种种高尚的名义去干涉破坏其他落后的文明。他们习惯于道德绑架,并且引以为豪,他们的欲望变成了追求,追求转化为信仰,信仰聚集成宗教,从而再也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劣根性。

群体中因为互相影响、彼此传染,所以显得格外强烈。当今社会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比如砸日本车打日本车车主,明星粉丝对骂,明星离婚网友互骂等等,群众们只是需要一个事件来宣泄自己的情感,而在这些所有的事件中,最不重要的反而是真相。

事件产生话题,话题产生对立,对立激化矛盾,最终事态的严重程度只是取决与矛盾的激化程度罢了。

四、“将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成为领袖

群体是基于由相同理念或愿意接受这一理念的人的集群,他们往往围绕着一个中心旋转,而成为这个中心的人,被称之为领袖。

领袖之所以能成为群体的中心,是因为他善于以以往的成功、曾经的成就以及家族背景等建立起的声望,并汇总社会上某类群体的某种诉求,凝练后再尖锐的表达出来,并许以民众想要的种种空头许诺,获取该群体的认同。就像书中提到的“那些伟人的天才主张,我们能百分之百地肯定是他自己创造出来的吗?这些思想很可能出自一些孤独者的头脑,不过,它们所诞生的土壤不是由无数尘埃堆积而成的吗?而群体的灵魂正是这些微尘。”领袖表达的见解之所以独道,是因为汇集了众多有相同感觉与想法者思想的点滴,只不过领袖更善于总结和表达并加以利用。”

从而我得出了一个公式:声望+迎合+空头许诺=成功当选领?。

而媒体引导群体,多选择迎合,他们发明了算法,把关注点变成数据,再依托数据选择性地产出内容,对于过于敏感的社会事件,他们往往选择隐瞒。

那么,如果成为群体的领袖,又善于熟练的操作各种媒体工具,是不是就能一直轻易的驾驭群体了呢?其实并非如此,领袖的风险很大,一旦他遭遇失败,支持者们很快就会由对他的崇拜变为厌恶。成功是声望维持的重要基础,就像书中提到的“成功一旦消失,声望几乎也会同时消失。人们前一天还欢呼的英雄,如果遭到了失败,第二天就会被群众喝倒彩。声望越大,反弹便越强烈。那时,群众会把跌下来的英雄当作是自己的同类,为之前对他的卑躬屈膝进行报复,因为他现在已不再高人一等。”所以领袖必须不停的许诺去刺激他的追随者们,又要不停的去实现这个承诺以维持追随者们的忠诚。

例如希特勒的罪行,他只有不停的发动战争并取得成功才能够得到自始至终的支持,否则很快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与新鲜感,然后被推倒并踩在脚下,群众们再去拥抱另一个能让他们兴奋狂热的人。所以我们在谴责希特勒的暴行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在他发动大规模战争以前,他是个英雄,曾经被万人拥戴,曾经让德国人民摆脱了一战带来的沉重负担,使他们过上了一段不错的日子并给予了他们内心渴望的荣耀与满足。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后来他发动的战争究竟是人心所向,还只是他一个人的决定。

勒庞的思想是超意识形态的,他以十分简约甚至时代错置的方式,触及到了很多当下社会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如社会服从和过度服从、趣味单一、群众的反叛、大众文化、受别人支配的自我、人的自我异化、逃避自由投向领袖的怀抱,以及无意识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等等,很多论断都可以很好地诠释当今的许多社会问题。

《乌合之众》的每一个句子都像是一把挥舞着的锤子,连续不断地狠狠敲击着群体外表坚硬的壳,每一下都那么令人触目惊心。直到把这壳砸个四分五裂,露出其中黑乎乎乱糟糟的一团本质,然后再用手术刀一层层地去剖析分解它,深入骨髓清晰明朗。

当我第一次看见书名时,脑海中想到行尸走肉和木偶,只有躯体没有灵魂,他们只需要食物,没有精神需求,他们是麻木的,会顺着声音聚集在一起,他们只想吃,不停的吃,永远吃不饱,贪得无厌直到躯体的完全腐烂。我们害怕他们,躲避他们,憎恶他们,但他们其实就是另一种形态下的我们,唯有自救,才能免于自己内心的腐烂。

陈寅格在为王国维纪念碑铭中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其思想”,这十个字虽时过境迁,但依然振聋发聩、掷地有声,做一名独立思考、不盲从、不随波逐流的人,而不成为疯狂又盲目的“乌合之众”,就是我们自救的不二良方。

猜你喜欢

声望勒庞领袖
领袖风范
马克龙再度当选,但勒庞的高票败选表明法国的分裂日益加深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程序员在俄罗斯最具声望
跟踪导练(一)5
勒庞败选后大跳摇滚 网友喊她参加“舞林大会”
领袖哲学
平民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