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小式建筑梁柱关系初探

2018-09-14郑子昂罗彦超徐竞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21期

郑子昂 罗彦超 徐竞

摘 要:通过实地调研,对北海濠濮间小式建筑的梁柱进行测量,以探寻清代小式建筑梁柱比例规律。并将测量结果与史书资料中记载的规制对照,验证史载的梁柱关系,或对实际数据与史载规制相悖之处进一步探索分析。

关键词:小式建筑;檐柱;穿插枋

中图分类号:TU-0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21-0067-02

Abstract: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beams and pillars of Haopu small buildings in Beihai were measured to explore the proportion of beams and pillars in small buildings in Qing Dynasty.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gulations recorded in the historical records to verify the relationship in historical beams and pillars, or to further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actual data and the historical regulations.

Keywords: small building; eaves; interspersed

作为距今最近、保存较为完善的古建筑,清代建筑为当代研究传统木作建筑提供了范本。对木作建筑梁柱尺寸的探寻将成为了解古建筑结构的第一步,而对清代小式建筑的调研与实测则是这项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今通过对濠濮间梁柱的测量与研究,初步探寻木作建筑的梁柱比例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加深对清代小式建筑的了解。

1 调研地点

对清代小式建筑梁柱比例关系的探究选取北京北海濠濮间来进行,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园中园是中国皇家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园中园以其丰富的内涵、独特的形式和巨大的艺术魅力而成为中国皇家园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二,目前我国保存较为完好的园中园仅限于颐和园、北海和承德避暑山庄之内。作为西苑三海之一的北海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其中的濠濮间作为北海之中的园中园,有着重要的景观价值。第三,濠濮间基地狭长,占地面积约为6500平方米,建筑群由一门、一堂、一室、一榭、一桥、一牌坊串联组成,建筑群有别于其他以建筑围合成基本空间的园中园,而是根据造园立意,以假山围合,再穿凿建筑、植物,故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2 调研方式

2.1 实地测量

使用50m卷尺对北海濠濮间建筑群的各个建筑的柱径、梁的高和厚进行测量。其中柱径测量1.2m处数值。

2.2 绘制表格

通过实地测量,绘制成如下表1。

2.3 对比参考书籍

参考由马炳坚先生所著的《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一书中小式建筑木构件权衡表进行数据分析。该表格是参照由梁思成、赵正之所拟的尺寸表开列。马炳坚先生已对该表格中较明显的错误进行了校订,不全的地方做了补充。

3 发现问题

3.1 实地调研中的问题

实际测量中无法直接测量到梁架高度,故选取穿插枋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使用皮尺,绕过穿插枋一周从正下方读取数据。

3.2 分析表格数据后发现的问题

测量数据与书中参考数据存在差异。

第一,根据《中国古建筑木作营建技术》和《清工部则例》,穿插枋的高應与柱径相等,厚应等于0.8倍柱径,但实测数据中各个硬山式建筑并没有与数据相吻合,比值的差值在0.1至0.15之间,而因为测量温差而造成的的比值误差应在0.02左右,证明表格中数据所出现差异并不完全由测量误差造成。第二,同一建筑中的金柱与檐柱的比例不符合《中国古建筑木作营建技术》中的比值。第三,同一建筑群中各段爬山廊的柱枋比值不相同。第四,濠濮间建筑群中穿插枋的高、厚相较参考数值,整体偏大。

4 原因分析

4.1 实地测量方面

使用卷尺分别对檐柱柱径和穿插枋进行测量,檐柱测量误差可控制在0.2cm范围内,穿插枋因其打磨圆角,测量误差在0.5cm左右。

4.2 数据方面

证明虽然穿插枋不是承重建筑构件,但仍按规定比例进行制作。相较参考数据,比值整体偏大可能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第一,后期建筑维修时进行构建更换没有考究古制。第二,后期修缮时考虑到生产方便,更改穿插枋比例。第三,后期修缮建筑时在柱外皮添加保护材料,致使柱径加大,建筑各部件比例关系与参考比例出现差异。第四,通过三组硬山建筑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穿插枋比起给参考数值更偏细长,依此推测可能是为了方便工匠绘制彩画。

4.3 历史层面

第一,濠濮间在清朝后期进行过翻修,可能因为国力衰退而省材,没有按照形制重修。另外,笔者猜测《清工部则例》中给出的比例只作为建议参考数值,不必严格遵照,保证不差毫厘。第二,清朝时没有在建材生产方面形成工厂化的流水线,建筑的每个部件都由工匠单独加工制作,所以会出现数据上的误差。第三,清朝并没有车床工艺,而使用传统工具进行木制品的加工,以致柱径出现较大误差。

参考文献:

[1]马炳坚.中国建筑木作营造技术[Z].

[2]梁思成.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Z].

[3]王祥贵,刘畅,段智钧.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比例与尺度研究[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