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现中山国

2018-09-14方天戟

当代人 2018年7期
关键词:墓室中山考古

方天戟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国第八雄”中山国这朵奇葩,一直闪烁着神秘的色彩。从“鲜虞”见诸史籍到彻底消失,逾时478年,它几乎绵亘了整个春秋战国时代。因此,中山并不是一个短命王国。但对它的记载,却非常零乱,也缺乏准确和正面的描述。

史书上的中山国,首次出现在公元前506年,最后出现在公元前296年被赵国灭掉时,著名的《史记》《左传》《竹书纪年》等重要典籍,不时跳出关于中山国的记载。西汉末年刘向的《战国策》,更是专门写了篇《中山策》,把中山国和战国七雄同等对待。

不过,所有这些记载都是零零星星的,而且用的是别样的口气,以至于中山国被披上了一层模糊而晦暗的外衣。这个几经起落的国度,更未有任何考古发现,能够证实上述记载。进入当代,文博大家郭沫若也曾苦苦寻觅过中山国的踪迹,但直到他去世,这个2200多年前消失的神秘王国依然毫无踪迹。

难道这个国家永远失落在了历史深处?

直到1974年,一个寒冷的冬季。

这年冬天,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三汲公社农民大规模平整农田,不断到附近的一些大土丘上取土,结果在刨开的土堆里发现很多大瓦。

咦,这里面有什么古怪?

挖土农民惊诧不已,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已闻讯赶来,发现挖出的大瓦是战国时期的,而且,是宫殿建筑所用的大瓦!

环顾左右,此地是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的交壤处,西控太行要隘,东连齐、鲁,北接云、代、榆林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可能有战国遗址,考古人员作出判断。

当地一位农民向考古队讲起了一件往事:三十多年前,村里有个叫刘西梅的老人,夏天大雨把家里地头冲垮了,他就在另一块没有种庄稼的地里起土填埂挡水,结果挖出一块“大河光石”(当地方言大鹅卵石之意),石头上面刻有文字,“可谁也不认得那是什么字”。

考古人员随即来到刘西梅家,看到了这块石头。抚去石面上的尘土,人们惊讶地看到19个字次第露了出来。虽然当时不能解读这些文字,但他们隐隐约约意识到,这里面肯定隐藏着一个大秘密。考古队队长陈应祺把石头上的文字描摹下来,寄给了古文字专家李学勤。

经过研究,李学勤肯定这块石头是战国时代的遗物,并对文字进行了翻译:“监罟有臣公乘得守丘其旧将曼敢谒后俶贤者。”

什么意思呢?

这是一个叫公乘得,一个叫旧将曼的人,专门留给后人的,意思是:告诉后来的君子们,我们两个给国王看守园囿、给他捕鱼,现在又给他看守陵墓。

石破天驚,2000多年前两个守墓人留下的这句话,证明此处是战国时代一个王陵的所在地。

这块后来被称为“监囿守丘”的刻石,成为揭开战国中山国之谜的第一把钥匙。

深入的田野调查和考古挖掘同时开始了。

在距古墓群不远处,考古人员发现了多处制作陶器、铜器和玉器的手工业作坊遗址。在离古墓群不远处,人们又发现了古城墙的夯土地基……这个古城遗址,经过随后多年的持续勘察,范围不断扩大,面目不断清晰,令考古人员兴奋不已。

这座城,包括了古城城址、城外陵区以及居民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古城城址北靠东、西灵山,南临滹沱河,形状像一枚不规则的桃子,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约4.5公里。城址由七条城垣组成,现城垣早已不存,只余城基。城内分为东西二城,东城北部是宫殿区,南部为大型夯土建筑区。西城北部为王陵区。中部为大型官方手工业作坊区,有烧陶、铸铜、冶铁和制作骨、玉、石器的作坊遗址,南部为商业活动中心和居住遗址。城外东部高坡上,则筑有军事小城,来守卫都邑。西部山脚下为中山贵族墓区。城外西北、东北部为平民墓区。

根据勘察情况和历史记载,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里很有可能是失落两千二百多年的中山国国都。

他们还找到一个更重要的物证——这里有一座小山,完全吻合史书中关于“中山俗以山在邑中”的记载,说明这里就是战国时代中山国都城灵寿城所在,而这里埋葬的,就是中山国国王。

一个古国和古国城市的面貌,逐步显现出来。

最大的实证,当然寄希望于挖出大瓦的中山国君墓地——如果从墓中发现中山国文字,千古之谜将解开,一切疑团将烟消云散。

王陵区分为两部分:一处在中山灵寿故城以西两公里的西灵山南坡高地上,1、2号大墓东西并列;另一处在灵寿故城内西北部,3至6号大墓东西向错列。发掘前的调查,首先从编号为1号的大墓开始。

1号墓是古墓群中体形最大的一个,虽然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地上封土仍高达15米,东西底边长92米,南北底边长110米。封土由下到上构成三级台阶,第二级台阶以上还残存着建筑的遗迹。

封土上的建筑被称作“飨堂”,在古代丧葬制度中,是王侯级陵墓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该飨堂早已坍塌,但考察发现,这个墓顶建筑共由一层飨堂、两层回廊组成,气派恢弘,显示墓中主人地位显赫。经钻探发现,这个墓是“中”字型结构,有南北墓道,中间有一个墓室,按礼制应属于国王级陵墓。

随着勘探范围的扩大,考古人员在1号墓的外围,又先后发现6座陪葬墓,2个车马坑,1个杂殉坑。陪葬人的头部都朝向主墓,说明其与主墓中人物的关系十分密切,应该是主墓中人物的妻妾。陪葬中出土的大量玉器,从器型上分,有礼用的玉璧,有饰用的玉佩,有实用的玉梳、带钩、玉人和一些小玩具。它们都是玉器中的珍品佳作,反映出主人生前的奢华生活。

也有奇怪的发现,距主墓稍远一些的6号陪葬墓中,出土的随葬器物大多是一些粗糙的灰陶和小玉石。有人猜测,6号陪葬墓中的女主人或许是一个比妾的身份还要低下的奴婢。一个拥有成群妻妾的人,一定会拥有更多的奴婢,但为什么只有她可以葬在主人的身边呢?只能用她特别受主人宠爱来解释了。

从1974年到1978年,考古人员发掘了1号大墓和6号大墓,仅这两组墓,就出土文物19000余件,大量孤品珍品,震惊世界。

1975年秋,考古人员先对6号墓实施发掘,从外观看,它比1号墓小一些。遗憾的是,主墓室曾遭严重盗掘,已经一无所有了。

就在人们不再对6号墓抱什么希望时,一个民工在主墓室侧面平台上意外踩空的一脚,竟踩出了一个宝库。

陈应祺回忆说,我们挖到那一层,一个民工一踩,哧溜一声,那只脚就下去了,一个大窟窿,吓他一跳。把他拉起来,旁边围观的老百姓一看说,好大的烟!

其实,窟窿里冒出的不是烟,而是因为墓里与墓外温差大,冒出的热气。考古发掘现场这个民工无意中的一脚,一个在以往考古发掘中,从未见过的墓葬格局出现在考古人员眼前。

在主墓室的两侧,竟然还有两个与主墓室互不相连,用来放置陪葬物品的仓库。

这种超常规的墓室结构设计,被以后的发掘证明,是战国时期中山国王陵墓所独有的。在主墓室东西两侧的宝库中,一次就出土了几百件文物,其中有大量的稀世珍品。最特别的是“山”字形青铜器,最高者143厘米,重50多公斤,一共出土了5件。这种造型特别,气势雄伟的青铜礼器,可列于帐前和帐周围,象征王者权威,为中山国所特有。它是以山为崇拜的古代鲜虞人精神的凝练,是中山国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可看作是中山国的“国徽”。

出土文物中引人注目的还有9件三足铜鼎。汉语中,常用“一言九鼎”来形容地位权威。当时,只有尊贵的周王有资格用九鼎,诸侯只能用七鼎,诸侯以下的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而一般平民则不许用鼎。

在中山国王墓中出现九鼎,不仅说明当时已“礼崩乐坏”,还说明鲜虞人在礼制上已开始效法诸侯强国了。

随后,经过两年多的铺垫,人们期待已久的1号墓的挖掘终于开始了。这个神秘的古墓中会有什么呢?

勘探表明,1号墓在墓室构造上完全接近于6号墓,不同的是在主墓室的东北方向又多了一个宝库。就是说,6号墓有两个宝库,1号墓有3个宝库。

接下来,人们又在高大的封土北侧,发现了一个斜插进墓室的盗洞。

这是一个古老的盗洞。

战国时代晚期的这次盗墓,使1号主墓中最大的椁室里除了几个吊棺用的大铜环和一些文物残片外,几乎一无所有了。盗墓人在洗劫之后,还放火把整个墓室烧得面目全非。

不过,在主墓室一角,还留下了一个稀世珍宝,此刻,它就静静地被压在一块石头下面。

主墓室暂时没大的发现,但在1号墓的宝库中,发现了大量令人瞠目结舌的精美文物。

首先是东边的宝库。

——错银双翼神兽,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风神“飞廉”,它怒目圆睁,张口咆哮,似乎随时都可能腾空跃起。

——错金银青铜四龙四凤方案座,造型以龙凤为主体,4只神龙头颈各自伸向一方,昂首挺立在由四只静卧的小鹿承托的环形圆盘上,整体造型突破了商周以来青铜器动物造型古板的表现手法,是一件极其罕见的艺术瑰宝。

——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底座,一只勇猛威武的老虎正将一只小鹿叼在口中,老虎的勇猛敏捷与小鹿的弱小无助形成鲜明对照,构成大自然中弱肉强食的生动画面。

——十五连盏灯,则堪称是铜灯中的精品。它的整体造型就像是一棵大树,由灯座和七节灯架组成,主干竖立在猛虎托起的灯座上,叉出的“树枝”上托起十五盏错落有致的灯盘。每节树枝均可拆卸,榫口形状各不相同,便于安装。树枝上有游动的夔龙,有鸣叫的小鸟,还有一群顽皮戏耍的小猴,树下还站着两个嬉逗群猴的人。全灯各盏上下错落有致,无一重叠,构思奇特造型新穎。此前战国时期墓葬中也有连枝型铜灯出土,但装饰这么多动物与人物的,凤毛麟角。

东边的宝库清理完成,令人遗憾的是,没有发现有关中山国的文字。

考古人员随后打开东北库,咦?竟是一个空库!奇怪的是,这里既没有被盗掘的痕迹,也没有摆放过器物的痕迹。

最后打开的是西边的宝库,这里却有着更惊人的发现:除了琳琅满目的珍宝,终于看到了文字。

在一件高63厘米、重28公斤的巨大方壶上,四面刻满了450个字的铭文。它告诉后人,这里埋葬着中山国一位最有作为的君王,他的名字叫“ ”。

铭文中还特别记载了征伐燕国的战争。

公元前314年,中山国王“ ”乘燕国被齐国攻打之时,背弃与燕共同称王的盟誓,占领了燕国方圆几百里的疆土。这件巨大的青铜酒器,就是为了纪念讨伐燕国取得胜利特别制造的,而制作这件酒器的材料还是从战败国拿来的,胜利者的骄傲溢于言表。

铭文追述了先祖及先王的业绩,为研究中山世系和中山国的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文中提到,“ ”之前还有文公、武公、桓公、成公四位先王。据考证,此前发掘的6号墓,埋葬的就是中山王世系的第四代君王——成公,1号墓中的“ ”是中山国第五代君王。

从1号墓中也出土了9只铜鼎,比6号墓成公墓出土的九鼎更加精美。其中最大的铁足铜鼎上,刻有469个字的铭文,是迄今出土的战国时代青铜器中字数最多的一件。另一件刻铭青铜圆壶上,也有182个字的铭文。

中山王铁足铜鼎、中山王方壶和中山王圆壶,这三大青铜礼器不仅为研究中山国历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也代表战国时代工艺制作的最高水平,故被合称为“中山三器”。

更加奇特的是,1977年,在发掘中山王墓的过程中,在东、西两库,分别发现了一件扁铜壶和一件圆铜壶,壶口都用铜盖密封,封闭紧密。有工作人员晃了晃,感觉里面有液体,打开那件圆壶后,顿时,一阵酒香飘出。

又一项震惊全国的重大发现问世。

为慎重起见,考古专家们把这两壶酒液送去北京。

1978年10月,北京市发酵工业研究所对壶中的液体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这两种酒不含有酒石酸盐,故不是水果酒,都是用粮食酿造的,非蒸馏酒,只是深埋地下2300多年,尽管密封完好,酒精也已挥发得只剩下万分之零点五。另外还含有乙醇、脂肪、醣等17种成分。此外,还含有铜、铅、锡、银、镁、铝、锰等多种金属离子,这些可能是酒呈绿色的原因。

这两壶出土于中山王墓中的古酒,属世界上第一次发现的最古老的实物酒。它不仅为研究中国酿酒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同时它与盛酒器相结合,还为研究当时的用酒制度提供了宝贵材料。

如今,淡绿色和深绿色的两种酒体封存在河北博物院的库房内。

再回到主墓室。

独一无二的“铜版兆域图”该露面了。

1977年秋,人们在这个巨大的墓坑中做着最后一点清理工作。这时,在墓坑西边的一个角落里,一位工作人员随意挪动一块石头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块扭曲的大铜板。

这块长方形铜板在盗墓人放的那把大火中,被烧得面目全非。清理之后人们惊讶地发现,这块长96厘米、宽48厘米的铜板表面,是一幅由金银线镶成的图案,旁边还有文字注释。

这是一份王陵建筑的设计图,图中标明的长度,换算成今天的比例尺,为1:500。在“兆域图”上的文字诏令中,中山国王命令大臣严格按规定施工,如果出现质量问题要追究责任。他还说,擅闯王陵者,格杀勿论,罪及子孙。

铜版兆域图的出土,说明战国时期已有专司王陵建设的部门和官员。

中山王陵中,件件器物是珍宝:“中山三器”、中山侯钺、“山”字形器等,为研究中山王世系和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及文字书法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错金银龙凤铜方案、十五连盏铜灯、银首人俑铜灯、虎噬鹿屏风座、犀牛器座、双翼神兽以及带有压划纹的磨光黑陶鼎、石制六博棋盘、鹰柱大盆,大量的玉龙、玉虎、玉人等,则以精巧的做工,独特的造型,反映了中山国手工业在铸造冶炼及工艺加工等方面的高超技术。

反观铜版兆域图,这份王陵建筑设计图貌不惊人,意义却不同凡响——它被称为中国第一部建筑规划图,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早的建筑设计平面图。此图在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社会学、建筑学等方面具有极重要的研究价值,比国外最早的罗马帝国时代的地图还要早600年。

随着中山王陵的发掘和都城的廓清,千古之谜顿解,绚烂的中山国文化,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1988年,中山古城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安春华

猜你喜欢

墓室中山考古
敦煌第302窟佛座方格纹图饰的表里漫谈
风险社会的再概念化及其治理
珠江纵队在中山成立
“考古”测一测
周末加油站(Ⅵ)
事实上考古不是挖恐龙
中山君有感于礼
考古学家
历史上的“中山人”
大连鞍子山积石冢墓室出土随葬玉器5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