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

2018-09-13赵碧兰

求知导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幼儿教师

赵碧兰

摘 要:教师这一职业是很典型的帮助人的职业,因此也有很多学者去关注这一职业。幼儿教师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亦变成了分析职业倦怠情况的主要对象之一。结合前人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前人的研究中大部分都是根据机构、社会、职业等层面去研究幼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缘由。他们所做的研究对于分析职业倦怠现象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可是他们探讨的因素没办法合理解释不同的老师出现职业倦怠现象的程度的差异。所以,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分析教师自身性格与情绪方面的原因对于幼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去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8-04-22

一、绪论

1.选题的背景

一些研究表明职业倦怠已经影响到幼儿教师的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目前大部分幼儿教师工作者都有比较明显的职业倦怠状况,这不得不引起社会和幼教界的重视。已有的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中,大部分都是从社会、组织、职业等方面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客观原因、表现及治疗等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为我们了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解决职业倦怠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信息。然而很多研究对于幼儿教师的个人因素,包括人格特质、情绪状况及其他因素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本研究试图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教师自身和情绪这两个方面对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2.本研究的意义

(1)研究的目的。本研究以国内幼儿教师为被试,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人格因素和情绪智力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通过深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和剖析我国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以深化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解,从而丰富职业倦怠的理论,为有效干预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提供实证资料和理论依据。

(2)研究的理论意义。近年来,国内的学者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但是其中的很多研究都是以国外的已有理论为基础。教师职业倦怠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它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所以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在借鉴国外理论及其实践的研究成果之外,还必须立足于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立足于我国的幼儿教师群体。因此,本研究可以为建构具有我国本土化特色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提供实证资料,为丰富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提供有益的信息。此外,本研究还可以为提升幼儿园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以及幼儿园选拔幼儿教师和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可供借鉴的信息和资料。

(3)研究的现实意义。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是关乎教师、孩子和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问题,也是教师职业发展中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幼儿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人、幼儿、幼儿园及其他幼教机构都会产生许多消极影响。对教师个人而言,职业倦怠直接影响到教师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使其工作士气和情绪受损,并成为教师厌教、降低教育水准的重要影响因素。倦怠会使他们经常感到疲劳、烦躁、易怒等消极情绪,进而带来婚姻和家庭的问题。同时,职业倦怠还影响到幼儿教师工作绩效、创新能力及自我效能感等方面的提高,对教师的发展产生阻碍。对幼儿而言,教师出现倦怠后,幼儿无法从教师身上获取关怀和爱,甚至还会被教师以玩世不恭的恶劣态度对待。而学龄前正是幼儿身心发展、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教师的消极态度无疑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影响。对幼儿园及其他幼教机构而言,出现倦怠的教师往往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与同事的关系恶化,甚至会发生缺勤和离职等一系列具有严重后果的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幼儿园的稳定性和效益的发挥。因此,分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认识其危害并进行必要的关注和调适,不仅对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行为和素养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以及引导幼儿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改革也具有积极 意义。

二、职业倦怠概述

1.职业倦怠的内涵

职业倦怠是一种心理综合征,是发生在与其他人一起工作的个体身上的情感枯竭和去个性化。情感枯竭是指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个人无法轻易地处理周围的问题与要求,因而感到精疲力竭,丧失工作的情绪资源。因此,情感枯竭是一种与他人接触时,情绪上长期枯竭的感觉,表现在生理与心理方面失去关怀、信任、兴趣,感到枯竭与疲倦。这个维度是个体症候群中个体内部基础的应激成分,也是倦怠的核心成分。去个性化是指在与他人互动的工作中,个人以不带感情的、冷漠的态度与方式回应周围的人,也就是在工作中,对工作对象与同事逐渐产生负面的、愤世嫉俗的或冷漠的态度,并以嘲讽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这个维度是职业倦怠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成分。

2.教师的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有三种典型的心理或行为表现:一是长期情绪上的倦怠 感。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教师常常表现出疲劳感,性情易怒,容忍度低,并且在情绪上缺乏热情和活力,有种衰竭和无助感,并对生活冷漠悲观。二是人格的肢解。表现为减少接触学生或者拒绝接触学生,将学生视为没有感情的事物,用带有蔑视色彩的称谓称呼学生,而且对同事也常常持多疑妄想的态度。三是较低的低成就感。教师们开始感觉到他们的工作中不再有什么值得去做或者他们所做的不再有任何意义。

3.教师职业倦怠的类型

(1)筋疲力尽型。这类教师对压力的反应是消极退缩,也就是说不是通过更加努力来解决,而是求助于不再努力。他们试图通过减少付出以取得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平衡,他们相信无论如何努力,结果还是令人失望的。他们对于所付出的努力已经感到筋疲力尽。

(2)狂热型。当面对困境和预期的失败时,这类教师试图做出任何可能的努力。他们认為每个人都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并且相信付出努力就会成功。他们不允许松懈,从不把失败归因于问题的实质,而认为是意志的失败。

(3)低挑战型。这类教师既不是对工作量不满,也不是对工作中的困难不满,而是对每天和每年面对单调、缺乏激情的工作感到厌倦,他们不再有兴趣,并且认为如果继续工作,他们的自尊就会受到伤害。

4.引起幼儿老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在刚从事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时候,教师们的工作都是充满热情与奉献精神的,他们感到自己的工作是崇高的,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并产生个人满足感。但幼儿教师面对的是刚刚开始成长的个体,他们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照顾幼儿。并且由于教学中不可避免的困难和个人问题,还要面对家长的过多、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以及社会的期望,加上社会压力与价值观念的影响,很容易产生挫折感,促使其对教师工作的可能性进行重新评价。同时由于学前教育工作具有不可确定性及效果的不显著性和滞后性,令幼儿教师的成就感得不到及时的满足,从而使其试图权衡工作投入与可能回报之间的关系。因此,有些幼儿教师在教学上的热情开始减少,心情愈加烦躁,再加上幼儿的难以管理,家长要求增多,领导关心不够,同事支持不多等问题,幼儿教师往往会变得愤怒、烦躁、抑郁。随着情况的恶化,教师往往会觉得工作失去意义,甚至产生离职的念头。

可以看出,教师职业倦怠不是对某一事件的即时反应,而是在较长一段时期里,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低强度的递进的过程。同时,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并不仅仅是工作中的压力问题,而是教师群体或者个人与工作情景的互动关系。

三、避免幼儿老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对策

1.认清自己

就是要认清自我价值,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预测自己倦怠的征兆,了解自己的主观情绪是否影响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有无做好应激的积极准备。有了积极的自我认识,才能正视应激情境的客观存在,才能勇于面对各种现象、准确地对待周围环境中的一切人和事。有针对性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控制并尽量与周围环境保持积极的平衡,成为调控自身行动的主人,从而避免遭受应激给自己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损伤。此外,对可预见的应激,进行必要的自我调整,主动设置缓冲区,提高自己的心理应付水平。因此,只有从自我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正确地认识自己及周围环境,才能把变化视为正常的事,不断接受变化的刺激,积极、愉快、主动地迎接生活的挑战,走出倦怠。

2.加强调控情绪的能力

幼儿教师可运用情绪调节理论来改变其对工作环境的反应,主动地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以在工作社会交往中发挥自如。虽然在此过程中,组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辅助作用,但幼儿教师自身的积极响应才是提高情绪智力的关键。在认清自我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择所接触的人群和社交场合;尽量降低负面情绪的产生。当影响情绪的事件不可避免时,应主动应对而不是消极接受。努力思考改变这一局面的方法,或者迫使自己抛开不利因素,可以将注意力更多地关注在其中对自己有利的方面。

3.幼儿园要做出适当的配合

第一,对进入或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进行严格的入职筛选。幼儿园可以在招聘幼儿教师时,引入心理测评机制,即对幼儿教师进行人格测评。第二,健全園内民主,合理安排幼儿教师工作。幼儿园应建立起民主制度,保障教师对园内重要事情的知情权和决策参与权,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集体氛围,让幼儿教师体验到被重视和被尊重的感觉,增强其“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工作的内动力和积极性。第三,给予社会支持,合理安排“师幼比例”。教师之间的教学互助和合作较少,社会支持的缺乏是幼儿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显著诱因。因此,幼儿园领导要关注教师的心理保健,除给予合理的酬金、尊重、权利和支持外,还要对教师的能力和自身发展加以肯定,给他们以专业发展的机会,使其获得胜任感和成功感。

如今很多幼儿老师都会产生职业倦怠的情况,可他们的程度并没有特别严重。职业倦怠的产生是因为工作,它与工作的准备状况息息相关,同时亦容易致使工作状态变差,从而产生更严重的职业倦怠。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对工作有很深影响的因素。所以,怎样避免产生职业倦怠,对巩固师资队伍、提升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梁慧娟,冯晓霞.北京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成因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4(5).

[2]徐晓宁.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3]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

[4]王国香.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中个人因素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3.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幼儿教师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职场人职业倦怠扰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城镇普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比乡村教师更严重
气象行业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临床护士职业倦怠原因分析及管理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