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国际旅游岛及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的外语人才培养

2018-09-13符向锋

科技视界 2018年14期
关键词:外语人才自由贸易港海南

符向锋

【摘 要】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至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2018年4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几次大的飞跃。第一次是1988年成立经济特区,第二次是2009年建立国际旅游岛。现在,海南在成立经济特区30周年之际,又迎来了第三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同时,也给海南的各高校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我们如何发挥自身独特的教育背景及资源,为海南建立国际旅游岛及自由贸易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寻求一条自身发展之路?

【关键词】海南;国际旅游岛;自由贸易港;外语人才;培养;发展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4-016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4.075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作为海南省唯一一所公办外语类的高等职业院校,目前设有英语、日语、韩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泰语、印尼语、越南语、阿拉伯语、缅甸语、柬埔寨语、马来语及老挝语等17个语种。在国际旅游岛及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历史大背景下,学院需要准确的找到自身的定位及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发挥外语院校的独特优势,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及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并实现学院的持续发展。本文就海南国际旅游岛及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背景下,外语人才的培养进行探讨。

1 國际旅游岛及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外语人才需求的前景展望

“建设美好新海南,关键在于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王瑞连表示,一直以来,海南坚持不懈实施人才强省战略,采取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重要举措,人才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人才总量由2010年的82.88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128.93万人,5年增长了55.5%。

海南省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各方面资源和人才都十分缺乏。人才总量、结构有待提升。”

海南计划到2020年引进20万各类人才,到2025年实现“百万人才进海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海南不能以转口贸易和加工制造为重点,而要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更加注重通过人的全面发展充分激发发展活力和创造力。

海南发展的定位是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而中央对海南发展服务业的要求很高,比如旅游业需要提升服务质量达到国际化水平,在旅游业领域,海南要与性价比更高的东南亚海岛游竞争。如果海南不能够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达到国际水准,就无法在与其他地区竞争中获胜。

海南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2012-2017年海南省旅游收入增长十分迅速,历年增速都保持在13%以上。2017年旅游收入达到811.99亿元,跨越700亿元直接突破800亿大关,同比增长20.81%。

海南将2018年旅游业发展预期目标设定为:全年力争接待游客人数74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其中入境游客人数133万人次,同比增长22.6%;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900亿元,同比增长12%。2020年预期目标为: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旅游国际知名度、美誉度有较大提高,旅游产业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在旅游综合管理、旅游投融资、旅游产品供给、旅游市场监管等方面改革创新为全国提供实践经验,全面建成全域旅游示范省,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初步建成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中国邮轮特区和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真正迈向优质旅游发展新时代。

上述关于海南人才需求情况的预计给我们外语院校传达了一个非常强烈的信息,随着未来海南旅游业及服务行业的国际化的程度日益提高,精通外语并熟悉行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将成为最急需的人才。

目前,我省外语人才培养的速度和质量还远远跟不上国际旅游岛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需要。所以,外语类的院校面临着一个历史的挑战,我们要在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为国际旅游岛和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共献一份力量,同时也探索出自身发展的道路。

2 国际旅游岛及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外语人才培养的方向

2.1 要开设尽可能多的语种专业

目前我院开设了英语、日语、韩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泰语、印尼语、越南语、阿拉伯语、缅甸语、柬埔寨语、马来语及老挝语等17个语种的专业。在海南岛已经成为国际旅游岛和自由贸易港,面向世界开放,对59个国家实行旅游免签证入境的背景下,还是有待再完善,尽可能再开设更多的语种,争取涵盖大部分免签国家。

2.2 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结合其他专业知识

我们经常听到用人单位反映,”外语专业毕业生很多,但是知识面单一,符合我们情况的复合型人才较少。“这说明,我们现有的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

在外资企业,他们可能不会仅仅需要一个日常生活的翻译,还需要这个翻译同时在涉及贸易,单证,会谈等情况下懂得相关的知识,准确翻译并相应能处理一些突发的情况。

反过来,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各种旅游专业的知识,但是主要是针对国内的客人。“旅游+外语”专业知识同时具备的导游是少之又少。但是国际旅游岛和自由贸易港,是全世界的友人都会来访的,如果我们没法应付这个情况,就会影响国际旅游岛和自由贸易港的建设。

同样,在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过程中,相关的业务人员也不得不知晓一些通用的世界语言,至少懂得英语,才能顺利轻松的处理与自由贸易港建设相关的一些业务。

种种迹象表明,在海南岛国际旅游岛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过程当中,我们已经不可避免的跟外语挂上钩,但是又同时还要兼顾其他相关行业的知识,才能在这个大时代的背景下生存发展。

2.3 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的时候,把一些陈旧的,或不适用与现代社会行业的一些科目废除,新开设一些与新兴行业相关的科目。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高职人才的的培养目标旨在技术性,实用性。我们需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根据国际旅游岛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实际需要,调整课程结构,构筑实用、合理的课程体系。

2.4 及时更新教材或是教学内容

社会形势在发生着变化,但是高职高专所用的教材存在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等问题。我们用这样的教材教出来的学生,他们在工作中的时候,会发现学无法致用的尴尬。比如我们的教材上的一些单词,现在在实际生活中已经不怎么使用。以韩语为例,在韩国,年轻人现在更多使用一些网络用语,或者是一些新造词。而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是以前使用的一些用语。我们的学生在跟韩国的年轻人交流的时候,就会产生交流困难,就会融不入氛围。

2.5 提升教师队伍的水平,保证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与形式发展接轨

传统的教师,大都是只精于某一专业的知识,双师型的教师目前还太少。培养是关键。只有把教师送出去,才能与实际现实的社会接轨。有两个方向可以考虑。一,派遣教师到建设自由贸易港比較成熟的地区,比如香港,新加坡,迪拜等地区,在当地的相关学校进行学习与交流。教师在这些地区,不光可以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可以借鉴相关学校的教学模式,并且在课余时间可以考察当地的企业情况,分析自由贸易港的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为回校后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积累实践经验。二,与香港,新加坡,迪拜等地区的学校合作,请名师进校园给教师进行培训。这样的话,既不耽误教师在学校的教学任务,又可以同时让更多的教师得到培训。

2.6 与企业和政府合作,让学生能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

走出去才能抓住机会。不开口的外语是哑巴外语,必须通过不断的口语练习才能使口语能力得到锻炼。课堂的学习难免枯燥,知识永远是在需要的时候才被渴望。一,把学生送到企业实习,能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外语类的学生,在企业的实习,不光是对外语学习的一种锻炼,同时他们也能接触到企业运作的一些情况,学习到专业以外的一些知识。二,在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过程当中,与政府申请,让我们的学生定期或者是课余时间去某些项目见习,甚至当义工。这样在为自由贸易港贡献一份力量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增加他们的社会历练,对专业的学习也会有帮助。

2.7 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

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更多不同国家的人。我们的外语专业也意味着我们必须与不同国家的人打交道。与外国院校合作,互派教师与学生交流,对学生了解对象国家的风土人情,性格特点,办事风格有很大的帮助,也为他们以后再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过程当中,在与专业国家的人打交道时,奠定一个文化基础。

2.8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按照高职学生的特点,注重实际的技能训练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注重讲练结合,模仿现场教学,多采用案例教学法或任务教学法,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此外,还可以根据专业及课程的特点使用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方法。在教学手段上,多借助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模拟仿真的道具来实现情景的演练,让学生在生动逼真的情境中早日熟悉工作模式。

2.9 从海南实际出发,建设实习基地

索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多方面,多形式,多渠道筹措基地建设基金,可以考虑向政府或本地企业寻求赞助。尝试由学校提供场地,由政府及企业提供设备或技术支持,以企业组织实训。

2.10 改革教育评价方式

改变以往的以笔试为主的判断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探索以学生的实习业绩为主的课程评价方法。既要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评价学生的技能水平及学习,实习态度。采取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客观的反应学生的综合能力。

3 结论

国际旅游岛及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重而道远。在外语人才培养上,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实践出真知”的理念,把培养学生的技能放在首位。机遇常常伴随着风险,我们必须在一步一步的探索中稳步前行,找好自己的定位,紧紧围绕国际旅游岛及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发展需求及学校自身的情况来调整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保证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及实用性。只有如此,海南职业高校的发展才能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及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同步,才能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及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吴东阳.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的外语人才培养-兼析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战略.

[2]刘明鹏.海南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猜你喜欢

外语人才自由贸易港海南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自由贸易港的发展方向探究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关于我国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贸易港的思考
为海南停留
基于区域经济的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国际化视野下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