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曹禺话剧中存现句的语用考察

2018-09-12李蓉蓉

现代语文 2018年6期
关键词:语用功能雷雨

李蓉蓉

摘 要:存现句是一种特殊句式。“存现句”经常出现在话剧等舞台剧本中。选取《雷雨》《日出》中的存现句分析,我们发现话剧作品中的“存现句”经常用来介绍环境、描写景物,此外还用来引出话题,介绍人物,解释原因。用于环境介绍的存现句中方位词“上”和动词性词语“有”的出现频率较大,这是符合人们的认知需求和舞台效果需求的。

关键词:《雷雨》 《日出》 存现句 语用功能 “上” “有”

一、引言

存现句是语义上表示何处存在、出现、消失了何人和何物;结构上一般有三段,即处所段+存现动词+人或物段;语用上用来描写景物或处所的一种特定句式(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自“存现句”成为现代汉语语法独立的课题以来,学界相关研究可谓是面面俱到:对存现句的分类、描写、生成、句法性质和时体特征(范方莲,1963;聂文龙,1989;雷涛,1993),以及存现句的语篇研究(李挺,2010;董成茹,2014)。存现句的语用研究成果丰硕,既有博士硕士论文,又有专篇的语用研究。但是话剧中的存现句语用专题研究就比较缺乏,本文以话剧《雷雨》和《日出》中出现的存现句为例来分析话剧中存现句的语用意义。

二、存现句的语用功能之一:引出话题

《雷雨》和《日出》是曹禺的代表作,都是四幕话剧。整部话剧叙述的故事场景一共有两个:周公馆和鲁家;XX旅馆的一间华丽休息室和一个三等妓院。经过统计发现,故事场景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都是采用的存现句引入话题。

第一幕:“一个夏天的上午,在周宅的客厅里。左右侧各有一门,一通饭厅,一通书房,中间的门开着,隔一层铁纱门。”

“左右”是指周宅的客厅左右。故事发生的场景是在周宅的客厅。周宅的客厅是故事开始的地点,介绍完地点之后就要叙述故事本身了,用“左右侧各有一门”引出后面要介绍的话题。

第三幕:“杏花巷十号,鲁贵家里。”

下面是鲁家屋外的情形。

故事的第三幕场景转换了,叙述的话题也变化了。第一幕和第二幕的故事都发生在周公馆里。鲁贵家是新出现的地点,鲁家屋外的情形也是故事叙述时新出现的话题。

第一幕:XX大旅馆三楼陈白露的一间休息室。正中门通甬道,右通寝室,左通客厅,靠后是一排落地窗。室内陈设华丽,正中悬一架银耀耀的钟,正指着五点半,是夜色将尽的时候。

故事发生的地方是陈白露的一间休息室,休息室是新出现的话题,用几个存现句引出。

第三幕:门前两三个女人指指点点挤眉弄眼,轻薄的男人们走过时常故意望着墙上的乌光红油纸。进到院内,是一排一排的鸽笼似的小屋子。

第三幕的场景变成了一个三等妓院。三等妓院是新出现的场景,用两个存现句分别描写妓院门口和妓院内部,从而引出新的环境。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雷雨》和《日出》中出现的存现句语用功能之一是引出话题。引出话题的存现句通常出现在故事发生的开端和场景切换的时候。

三、存现句的语用功能之二:介绍环境

话剧是一种借助舞台来表演的艺术。舞台是故事发生的载体。一部优秀的话剧作品,环境介绍是必不可少的。完备的舞台背景介绍是读者理解故事,欣赏故事的基础。《雷雨》和《日出》中的存现句绝大部分是用来介绍环境的。例如:

第一幕:介绍周宅的客厅布置。

“右边一个立柜,铺着一张黄桌布,上面放着许多摆设。右边壁炉上有一只钟,墙上挂着一幅油画。炉前有两把圈椅。中间靠左的玻璃柜里放满了古玩。柜前有一张小矮凳,左角摆一张长沙发,上面放着三四个缎制的厚垫子。沙发前的矮几上放着烟具等物,台中偏右有两个小沙发同圆桌,桌上放着吕宋烟盒和扇子。”

第三幕:介绍四凤的屋子布置。

“在她旁边靠左墙是一张搭好的木板床,上面铺着凉席,一床很干净的夾被,一个凉枕和一把蒲扇,很整齐地放在上面。

屋子不大,屋顶低低地压在头上。床头上挂着一张烟草公司的广告画,左边墙上贴着旧年画。下面有一张小方桌,上面有镜子,梳子,女人用的几件平常的化妆品。四凤的床下正排着两三双时髦的鞋。床头有一只箱子,上面铺着一块白布,放着一个瓷壶同两三个粗碗。右墙角的茶几上放着一盏洋油灯,上面罩着一个鲜红的纸罩灯。

这屋子有两个门,左边小门上挂着一幅色彩强烈的花幔帐。里面存着煤,也是四凤换衣的地方。右边的门通外间,是鲁贵住的地方,门边靠着一副铺板。”

第四幕:介绍周朴园所处的环境。

“开幕时,周朴园一人坐在沙发上读报,旁边开着一个立灯,四周是黑魆魆的。”(《雷雨》)

第一幕:

窗外渐渐透出深蓝的颜色。

陈白露:(对着日光,外面隐隐有雀噪声)你看,天多蓝!

右边卧室内有个小巴儿狗汪汪叫,夹杂着小东西惊号的声音。

第二幕:

窗外有节奏地传来小工们打地基的桩歌,由近渐远,掺杂着多少人的步伐和石硪落地的沉重的声音。

门内有一阵说笑声,顾八奶奶推开左面的门,麻将牌和吵闹的声音更响。

左门里面有顾八奶奶、胡四、張乔治等的笑声。

第三幕:

屋子正面有两个门,一左一右,都通外院,各有一蓝布帘子来遮风,破敝不堪。两门之中是个幔帐。

屋子里当然没有多少客人。

屋子右面放着一张木床,床上单薄地铺着旧床单,堆着旧棉被。

近床有一张破旧梳妆台,上面放一只破脸盆,一两个花碗。床下横七竖八有几双花鞋,床前搁几把椅子。

左面墙边放着一张方桌,一边一把椅子,上面摆着残缺不全的茶具和一个装烟卷的破铁筒。右面还挂着一副满染黑污的对联……对子当中是一个照得人凹鼻子凸眼的穿衣镜,上面横挂着四个字:“千金一笑”。

左窗下有一个铁炉子。

抽打声和小儿哭声闹成一片,外面有许多人看热闹,小顺子跑进来。

第四幕:

左面的屋子里面还在稀里哗啦地打着牌。(《日出》)

上面划线的句子都是由“方位结构+动词性词语+名词”构成的存现句。

上述句中出现的“方位结构”依次为:(黄桌布)上面,右边壁炉上,墙上,炉前,中间靠左的玻璃柜里,柜前,左角,(长沙发)上面,沙发前的矮几上,台中偏右,桌上,(木板床)上面,床头上,左边墙上,下面,(小方桌)上面,床下,床头,(箱子)上面,右墙角的茶几上,(洋油灯)上面,左边小门上,里面,门边,旁边,窗外,外面,右边卧室内,窗外,门内,左门里面,屋子正面,两门之中,屋子里,屋子右面,上面,床下,窗前,左面墙边,上面,右面,对子当中,上面,左窗下,外面,左面的屋子里面。方位词的统计分析见下表:

舞台布景的呈现是直观具体的。舞台说明要简单明了,所介绍的物体之间往往是分离的,不存在直接的逻辑联系。也就是说,舞台说明要从小布局的点入手,依次介绍,放在一起介绍的物体之间是平面上具有接触性的。只有这样读者才不用费脑筋去推理舞台中的物体位置。方位词“上”给人的印象很清晰直观,使用频率就会非常高。其次,常常是比较大的物体最先进入观众的视野,然后是大物体上的小物体。

语义是客观现实和主观认识的结合(沈家煊)。观众在欣赏话剧表演的时候与舞台形成一个相对的空间位置,舞台上的道具和演员独自構成一个小的空间。观赏话剧表演,观众的认知图式通常是平面的(包括点和线),容器式的认知图式比较少。也就是观众看平面的东西更直观,欣赏立体的东西就没有平面的那么直观。方位词“上”和“下”更多的描述平面物体;方位词“里”和“外”强调的更多是立体性物体。

其次,侧重平面叙述的方位词“上”和“下”也有区别。方位词“上”的语义构成为[+空间位置][+接触][+附着];方位词“下”的语义构成为[+空间位置][+接触][-附着]。通过语义分析,我们发现方位词“下”强调(凸显)的只是一个物体相对于一个平面的位置,叙述的物体与参照物是否“接触”不是人们关注的对象。方位词“下”不强调物体与参照物的直接接触性,在使用的时候不如“上”的范围广。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接触,会使人们很容易确定所叙述的物体位置。因此在话剧中进行环境介绍的存现句中方位词“上”的出现频率是最大的。

上述句子出现的动词性词语依次为:放着,有,挂着,有,放满,有,摆,放着,放着,有,放着,铺着,挂着,贴着,有,有,排着,有,铺着,放着,罩着,挂着,存着,靠着,开着,透出,有,有,传来,有,有,有,是,没有,放着,放,有,搁,放着,摆着,挂着,是,挂着,有,有,打着。动词性词语的统计分析见下表:

动词性词语“有”出现的频率最高;“放着”“挂着”出现的频率次之;这和方位词“上”的使用频率最高有一定的关系。舞台背景的布置大部分都是平面上的,“有”和“放着”是经常用来表示平面上存在的物体,“挂着”叙述的是垂直的平面上存在的物体。“有”是典型的存现动词,表示存在或者出现、消失,既适用于平面物体,又适用于立体物体。而“放着”“挂着”只适用于平面的二维参照物,不适用于三维的立体物体。因此,用于环境介绍的存现句中存现动词“有”的使用频率是最大的。

四、存现句的语用功能之三:介绍人物

通过分析《雷雨》和《日出》,我们发现存现句可以用来描写人物。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幕:

1.介绍鲁贵(四凤的父亲)时,

“这时他正拿着一块抹布擦着东西,脚下是他刚刚刷好的黄皮鞋”;

2.介绍周冲(周朴园的小儿子),

“穿着打球的白衣服,左腋下夹着一只球拍,一面用毛巾揩汗,快步走着进”;

3.介绍周朴园,

“他穿的衣服,还是二十年前的新装,一件团花的官纱大褂,底下是白纺绸的衬衫,长衫的领扣松散着,露着颈上的肉”。(《雷雨》)

第一幕

介绍潘月亭:

他穿一件古铜色的狼绒皮袍。上面套着是缎坎肩。

第二幕

1.介绍李石清:

穿一件褪了颜色的碎花灰绸袍,外面套上一件崭新的黑缎子马褂。腿上绑着腿带。

2.介绍李石清:

嘴边上有两条极细的小胡子

手里持着一只很短很精致的小藤杖和牵狗的银亮亮的链子。脸上向来没有一丝表情。

第三幕

介绍方达生:

方达生穿一件棉袍,外套毛蓝布大褂,很疲乏地走进。

第四幕

介绍胡四:

把帽子和大氅扔在沙发上,口里不住地吹着哨。265

介绍黄省三:

上身只是一件藏青破棉袄,领口敞着,露出棱棱几根颈骨,底下只穿一条单裤。(《日出》)

上面的存现句都是由“方位结构+动词性词语+名词”组成。方位结构是由“实词/短语+方位词”构成的。

上述14例存现句中出现的方位词有:下,下,下,上,外,上,上,里,上,外,里,上,下。其中“上”出现了5次,“下”出现了4次,“里”出现了2次,外出现了2次。“上”和“下”出现的次数最多,共计9次,占整体的69%;“里”和“外”共出现4次,占整体的31%。

“脚下”“左腋下”“(官纱大褂)底下”“(狼绒皮袍)上面”“(碎花灰皮袍)外面”“腿上”“嘴边上”“手里”“脸上”“(棉袍)外”“口里”“上身”“底下”这些方位结构中的实词可以分为两类:身体的一部分和身体穿的衣服。用“存现句”来介绍人物,是把身体当作一个处所,刻画描写人物也就是看身体这个处所段上都存在什么物体。

舞台上的人物出场,给观众的视觉效果是直观的。方位词“上”和“下”的高频率使用符合直观的视觉效果。方位词“里”和“外”更多的要求主体和客体之间具有“容入性”,就是说使用“里”和“外”所构成的方位结构和后面的名词要具有一个“容入”另一个的关系,强调参照物的立体性(包容性)。方位词“上”和“下”仅仅强调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接触性,也就是参照物的平面性。因此,在进行人物介绍的时候,使用方位词“上”和“下”的频率高,使用方位词“里”和“外”的频率低。

五、存现句的语用功能之四:解释原因

存现句出现在对话当中,除了具有基本的完成对话的功能之外,还可以解释事情的原因。

第二幕:

周 萍:不要来?

鲁四凤:那就是我改了主意,家里一定有许多人。(《雷雨》)

四凤回复周萍“不能去”的理由是自己改变了主意。改变主意的原因是家里一定有许多人。这里的存现句是解释四凤为什么改变主意。

第一幕:

方达生:奇怪,怎么这个地方会有鸡叫?

陈白露:附近就是一个市场。

王福升:(正希望白露说出这句话)好,好,好,由您担戴。(油嘴滑舌)上有电灯,下有地板,这可是您自己说的。

陈白露:(指左屋)我这间屋里有五百两烟土,(指右屋)那间屋里有八十杆手枪,你们说,要什么吧?(《日出》)

上述三例存现句除了完成会话功能之外,都具有解释原因的功能。第一例解释为什么这个地方会有鸡叫,是陈白露向方达生解释鸡叫声出现的原因。第二例是王福升推卸责任,给自己找理由解脱。这样的存现句常常用来作为起誓的条件,也是事后推脱责任的理由。第三例是陈白露拒绝黑三搜查的理由,也就是不同意搜查的原因。陈白露用这个理由骗过了黑三,使得小东西逃过了一劫。

六、结语

通过以上统计,我们发现《雷雨》《日出》中存现句出现的地方共计67处。其中用于环境介绍的有46处;用于介绍人物的有13处;引出话题的有4处;用于解释原因的有4处。用于环境介绍占69%;用于介绍人物的占整体的19%;用于引出话题的占整体的6%;用于解释原因的占整体的6%。

存现句是用来描写景物或处所的一种特殊句式。首先,在话剧作品中,环境介绍就是描写背景景物的,因此常用存现句。其次,在《雷雨》《日出》这样的话剧作品中,每一场景的开头都是先聚焦一个地点,接着由这个地点来引出话题。从地点引出话题往往采用存现句。把人的身体看作一个处所,介绍这个处所上的物体也就是介绍人物,也采用存现句。最后,存现句还可以用来解释原因。

在话剧作品中,介绍环境是存现句最主要的语用功能,介绍人物是次要功能。另外,存现句还具有引出话题和解释原因的语用功能。存现句的介绍环境功能中,考虑到舞台效果的呈现和易于观众理解接受的因素,方位词“上”和动词性词语“有”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方位詞“上”的使用频率最高是观众的认知图式的直接反应。存现动词“有”的广泛适用性决定了它的出现频率最高。

参考文献:

[1]董成如,许明.存现句的语篇功能研究[J].外语学

刊,2014,(6):70-74.

[2]李挺.语篇视角下的汉语存现句研究[D].上海:华

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潘文.现代汉语存现句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

论文,2003.

[4]彭兰玉,欧阳竹.存现句的语用考察[J].湖南文理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1-113.

[5]单侠.对外汉语教学中方位词“上”“下”的语义

认知探究[J].理论界,2009,(9):150-151.

[6]缑瑞隆.方位词“上”“下”的语义认知基础与对

外汉语教学[A].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2004:18.

[7]曹禺.曹禺剧本选[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0:7.

[8]李杰等著.现代汉语状语及其相关成分探索[M].上

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5.

[9]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版,下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96.

猜你喜欢

语用功能雷雨
僧院雷雨(一)
《雷雨》中的“雨声”
可怕的雷雨天
雷雨
《蒙古秘史》被动语态的语用分析
浅析英语教学中的模糊语教学
语用失误与外语教学
归化与异化
关于大学英语语音的语用研究
基于语用学的虚拟语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