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的短期疗效研究

2018-09-10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5期
关键词:胰岛病程胰岛素

2型糖尿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临床中属于一种慢性代谢疾病,病程发展缓慢,在患者初诊为2型糖尿病时,其机体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损害较大,增加了发生心、肾等多器官微血管并发症的几率[1]。本文主要对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的短期疗效进行研究,现将研究总结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我院开展2型糖尿病治疗的100例患者,以盲选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为40~75岁,平均年龄为(57.50±1.19)岁,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为(5.50±0.46)年;研究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为40~73岁,平均年龄为(56.50±1.15)岁,病程为1~11年,平均病程为(5.60±0.41)年。比较两组患者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开展体质量、身高、血压等常规性测量,同时对患者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 h血糖等指标进行检查记录。均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开展糖尿病饮食及运动活动[2]。对照组实施一般降糖治疗,治疗方法为下:给予患者二甲双胍(规格:0.25 g,国药准字:H22021373,生产厂家:上海北杰集团关东药业有限公司)药物进行治疗,药物剂量及使用方法为:于每日三餐前口服0.5~1.0 g。研究组患者实施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方法为下:给予患者胰岛素泵输注门冬胰岛素(规格:3 ml,国药准字:J20100124,分装企业: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药物治疗,药物剂量及使用方法为:每日实施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基础药物剂量,在每日三餐前追加胰岛素药物量。两组均开展2周的治疗[3-4]。

1.3 疗效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 h血糖(2 h FPG)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指标进行测定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血糖指标)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糖各指标中在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2型糖尿病致病原因是患者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的缺陷及发生胰岛素抵抗,后者在该疾病发病早期阶段即出现,在患者病程中无显著变化;而前者则在患者整体病程中不断下降,最后导致功能衰竭。由此可见,胰岛β细胞的变化与患者的病情发展有紧密的联系,需要加强对该细胞功能的保护[5-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较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短期胰岛素治疗成效显著的原因为: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是对生理状态中胰腺分泌胰岛素特点的模仿,对于新诊断2型糖尿病血糖呈现迅速下降的特点,根据患者胰岛素变化的三个阶段特点,在早期开展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在葡萄糖失敏阶段及疲劳阶段加强UI胰岛β细胞功能的逆转,在短期内将患者血糖恢复至正常标准,减少了对胰岛β细胞的反复刺激性作用,有利于该细胞对葡萄糖刺激敏感性的恢复。减少了在晚期开展胰岛素强化治疗时增加患者发生水肿的几率[8-10]。值得注意的是,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在起到对胰岛β细胞的改善作用同时,实现了对外周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增强,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也能够获取较好的短期疗效[11-13]。

综合上述,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或者已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能够在短期内恢复满意的血糖控制,有利于患者胰岛功能的改善,值得临床重视。

表1 两组各指标比较

猜你喜欢

胰岛病程胰岛素
临床胰岛制备研究进展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受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非编码RNA在胰岛发育和胰岛功能中的作用
颞叶癫痫脑灰质和白质减少及其与病程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