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众创空间”下职院创业教育的改革路径研究

2018-09-10杨晓东

中国商论 2018年4期
关键词:众创空间改革路径创业教育

杨晓东

摘 要:伴随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及要求更为精细化,以往我国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学生培养目标的设定方式,势必需要以市场要求为先导进行适宜、合理的调整。在此种形式下,“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模式的横空出世就存在了一定的必然性。本文以高职院校“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模式的实践应用及改革作为分析对象,着力探究如何提升高职生“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模式的应用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众创空间” 高职院校 创业教育 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F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2(a)-188-02

然而高职生的创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不同,其要求以专业教育作为前提,以高职生人生理想作为目标,以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为辅助,逐渐达成高职生创业者的高层次需求。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进行近百年的创业教育相比,国内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以及高职院校对“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模式的实践探究尚在起步阶段,在“互联网+众创空间”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如何顺应时代要求,提升创业模式的应用成效等,随着“互联网+”模式的日渐发展,也逐步成为目前教育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1 “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教学模式发展现状

“互联网+众创空间”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的观点。从狭义层面理解,众创空间包含技术众包平台及创客空间,技术众包平台是以互联网为平台发布基本技术难题,由创客积极参与创新的网络平台,而创客空间则是一定工作室内,将创意转为具体产品的服务平台。

“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教育重视多种模式的开发,其当前的开发模式包含以下几个类别。

(1)投资与创业培训结合的发掘培育模式。此类比较典型的是亚杰商会的摇篮计划。亚杰商会在摇篮计划的设定中,每年需要邀请投资、商业、金融领域精英为导师,通过筛选,选择比较有潜力的创业者一对一辅导,继而进行为期两年的免费指导服务。亚杰商会设定专门种子基金,此部分收益被纳入到免费的创业服务辅导项目里。再比如清河科技园与清河大学联和推出的“创业行”此种模式将投资与培训结合,充分发挥专业培训结构与投资结构的优势,使之为更多高校大学生提供创业辅导及投资服务。

(2)以创业服务为基础的联合办公空间模式。此种模式以搜狐的3Q項目以及万科集团的“优客工场”为典型案例,此种模式侧重于搭建平台盘活自身存量及资源,为创业这提供联合办公空间。比如花样年盘活旅游地物业存量后开拓的美易家。绿地作为房地产商将众创空间与互联网结合,力主成为联合租赁空间运营商。以创业服务为基础的联合办公空间模式对于高职及高校创业者而言,存在的价值主要侧重于创业教育服务方面。

(3)以创新教育为原则的高端系统模式。中国科学院和新华都商学院相继开设的创新创业MBA硕士学位教学,进一步深入探究了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新华都商学院邀请诺贝尔奖得主为高端创业导师,每年提供两千万以上的创业扶持基金,扶持MBA的学院。与此同时,中国科技学院建设的中国科技学院创新创业与风险投资协会,与一线创业基金共同为学员提供创业引导和服务。

“互联网+众创空间”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创业输出市场的日渐多样化发展,以及“互联网+众创空间”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所提供的多种主导模式。“互联网+众创空间”按照企业创业的服务阶段逐步归类后,会将各类服务汇集起来,推动创业生态链健康发展,而此种汇聚又会为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提供更多的空间、资源、机会等。

2 “互联网+众创空间”背景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的问题

2.1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滞后试点有限

我国创业教育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与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并不同步,相比较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变化,高职院校提供的创业教育却存在滞后性,尤其是很多高职院校甚至并没有独立创设创业教育课程的前提下。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没有全面推展开来,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并没有得到高职院校管理者的重视密切相关。比如部分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仅仅是课堂中提到,即便是设定试点在部分本科院校执行,试点的数量也是屈指可数。

2.2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日常教学融入度不足

部门高职院校尝试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将创业培训项目引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但是将创业教育引入到教学体系并不能一蹴而就,此项工作涉及面极其广泛,对于很多高职院校而言,创业教育纳入到教学体系中,意味着需要将教学课时和教学计划按照创业教学的融入要求,进行适当的改变和调整。但是对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质量的提升要求而言,一味地增加创业教育内容或者创业教学课程显然是不够,它需要被渗透到高职院校的不同教学环节中,渗透到学生的创业精神、理念、素养等的培养中,渗透入校企合作的联合模式中。因此在学校重视程度不足的前提下,以上各项工作的全面统筹、执行、改革、深入渗透等都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2.3 利益驱使力不足教师实践教授积极性有限

教师是推进和落实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关键因素,从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现状来看,教师对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并不足。导致此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创业教育属于新课程,缺乏可借鉴的教材及经验,教师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比较迷茫,比如如何讲授、如何与专业性链接起来等。创业教育课程即便受到高职院校关注被逐步开展和推行起来,学时也不会太多。这与教师的基本利益是相违背的,毕竟高职院校教师的绩效考核是与其课时直接挂钩的,因此在高职院校创业课程的推进和教授极为困难。另一层面高职院校创业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其缺乏实际创业经验和经历,课堂中的创业教育也大多为纸上谈兵,很难获得学生的共鸣,也难以真正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

3 “互联网+众创空间”背景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质量提升的方式

3.1 构建“创业孵化+创业实训+创业课堂+创业大赛+创业社团”

高职学校的各类社团组织可将创业教育融入到各个活动中去,通过各类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激发学生创业激情,使学生形成創业可作为课堂之外第二阵地的理念。可尝试在“互联网+众创空间”背景下创设“创业孵化+创业实训+创业课堂+创业大赛+创业社团”的模式实际是立足高职院校当前创业教育不足、师资力量有限等的前提下,而如提出以“互联网+”为项目策划,以“众创空间”为场所和机制的学生创业社团。“互联网+众创空间”的难处并不在于“互联网+”而是“互联网+”的内容及方向,即形成怎样的产品,需要或者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才是“互联网+众创空间”模式应用的重点。“互联网+众创空间”在以“众创空间”作为场所和机制时,需要创业团队的场地、资金、组织架构,需要在项目交流、思考的过程中,以“众创空间”的存在价值在于满足场地需求及学生社团资金需求,以此为基础,“创业孵化+创业实训+创业课堂+创业大赛+创业社团”的操作模式能满足“互联网+众创空间”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并有助于形成梯度型学生创业社团,必要时可联合高校形成常态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育合作形态。

3.2 创建“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大赛及创业课堂

以“互联网+”的优势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创业思想和创业意识为目的,构建“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课堂。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尽管设置了创业教育课程,但是与高职院校的特征结合度并不高,“互联网+众创空间”的实践性较强,需要教师和学生具有符合课程需要的综合性知识,但这确实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弱点。为弥补此点,建议整合校内外资源,尤其是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扶持和社会各类资源,创设“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课堂,在课堂上以SPOC和MOOC等线上形式系统作为学生系统学习创业知识的平台,从避免教师创业教授专业度不足的问题层面入手,让教师肩负起辅导、交流、组织等辅助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并不能仅依赖于增加几门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需要结合实践应用需求,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行创业教育模式。此过程中课堂教学可作为主要阵地,创业教育课程和教材之间的联系密切,只有结合实际需求编写达到水平的教材并建立创业教育课程,提升教师针对性的教学水平等,才有可能提升“互联网+众创空间”背景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质量。

因此在创业教学课程设计之外,校外的实践运作层面,可结合社会各类已经成型的“众创空间”模式及创业实践,在创业导师的辅助下以线下为平台建立导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平台,以此激发学生创业的好奇心与热情。以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为例,学校可模仿敦煌网的“敦煌大学”、阿里巴巴公司的“全球速卖通大学”“外贸圈”运作模式等。

3.3 创建“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及创业实训平台

创业孵化基地的构建方面,在满足学生创业需求的前提下,可按照“众创空间”目前所成型的模式,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产品驱动型”创业孵化基地和“混合驱动型”创业孵化基地,后者需要以社会或者企业为主体负责,将其运营管理与“互联网+众创空间”挂钩,并按照学生创业所需,逐步拓展等。

创业孵化及创业实训平台与全方位建设综合实训平台的创建可同步进行。建议高职院校建立校园创业实训室,如以打造创业实训平台为目标,建立证券交易实训、国际贸易实训室、商战沙盘、商业银行实训室等。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需要实践机会,但是并非所有高职院校都具备此种条件,因此高职院校在构建“互联网+众创空间”时,可尝试使用各类虚拟软件及实训软件平台等。比如高职院校财务类专业的学生可使用用友VBSE软件,通过了解高仿真的虚拟的企业工作环境对财会类专业学生财务处理的要求及流程设计规范性要求等,提前接受专业创业实训。

以3D技术仿真现代商业社会税务、银行、工商等外部环境及实际商业环境所建立起来的财会商圈,也可帮助学生提前感受商业社会运作规律,多维度感知企业建立和运营中工作交互、角色分工、内部控制、实物流转等规则。学生在以上技术的辅助下通过创业实训,可将自己课上或者课外习得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在创业实践中,并借此来提升自己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继而帮助学生在学校和创业之间进行无缝对接。但是创业实训平台的搭建并不能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和意识培训唯一依赖的对象,“众创空间”、企业等创业孵化基地同样需要备加重视。建议教师组织学生到创业孵化基地中学习,观摩和了解企业创业的过程,尤其是企业运营以及生产加工、服务的整个流程,这也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观察问题能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云鹏,刘丹,翟峰.“互联网+”对接众创空间下的创业教育研究[J].财政监督,2017(01).

[2] 陈丽娟.浙江省“互联网+”众创空间发展模式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23).

[3] 雷海栋.高校“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07).

[4] 舒蕾,夏星,于姗姗.高校“互联网+”众创空间构建浅析——以湖北工业大学“绿盟”众创空间为例[J].当代经济, 2016(08).

[5] 张娜.众创空间——互联网+时代本土化的创客空间[J].科协论坛,2015(10).

猜你喜欢

众创空间改革路径创业教育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众创空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改革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