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太极拳教学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2018-09-10张宁贤

体育风尚 2018年5期
关键词:太极拳传承高校

张宁贤

摘要:太极拳不只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的国粹之一。由于现在体育活动的多元化发展,太极拳文化在高校的体育教育中渐渐被弱化甚至取消,导致我国传统的太极拳文化将面临失传的危机。为了更好的传承我国太极拳的传统文化,必须做好高校太极拳运动教学工作,采取各种措施,重塑高校太极拳运动教育教学,本文从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探索让高校大学生在接受太极拳课程教育的同时,学习深厚的文化背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检索创新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更好的推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高校;太极拳;文化;传承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道德经》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太极拳运动不仅仅是拳术,每一招式都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独特东方哲学以及和谐的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思想、艺术与武术的全面结合,多年来相关学者对太极拳的研究一直在继续,针对太极拳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中最主要关注的在以下几个方面:太极拳运动背后的传统文化内涵、太极拳课程在高校中的普及、如何简化太极拳的教学形式、太极拳传承的意义以及如何将太极拳更好的推向更大的国际环境等。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逐步扩大,国外学者对于太极拳文化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主要关注点在于太极拳运动对于提升生活质量,预防和缓解慢性病的作用上,各项研究成果对太极拳运动的推广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助力作用。

一、高校太极拳教学现状

对于在高校中推广太极拳教学,不止是一项运动,更是能够使学子们从而吸纳民族精神,遇事平心静气,但是在经过对多个高校走访调研发现,大部分高校对学生太极拳运动方面的教学仅仅是简单的教授24式的拳架,并没有深入的讲解太极拳运动背后的文化方面的知识,已经偏离了太极拳运动的宗旨和实际意义[1]。而在对于高校太极拳教学的教师走访之后发现,仅有很少一部分教师是武术专业毕业,系统学习过太极拳运动。更多的教师也只是接触学习过简化24式太极拳,专业知识及其匮乏,因此对于高校太极拳教学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首先要从为师者做起,高校应通过集体选拔,筛选出太极拳运动传承的骨干教师,培养深造学习,到太极拳发祥地实际了解学习太极拳文化。各高校教师之间可建立学习交流小组,通过微信,QQ等形式联系交流,提高相关的文化基础,从而更好的为学生提供学习帮助,让学生“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从文化接触,到招式学习,再到实际演习,给学生带来新的体验,提起学生学习兴趣,做好太极拳文化的教育[2]。

二、合理安排教学训练,优化教学形式

(一)理论结合实践

大部分学生对于理论课的学习都提不起太大的兴趣,陈旧的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太极拳有一整套完整的练习理论,包括套路、功法和技击实战三个方面,属于整体效应[3]。在太极拳运动教学中加入更多的文化内涵讲解才能让学生们对这项运动产生兴趣,从而主动的去接受学习。

教师在课程中要起到主导作用,不能让学生以为学习太极拳运动只是为了修学分,教师要提高认识,结合民族文化教授武德、武礼,详细讲解太极拳运动各个招式的含义及作用,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立场上,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二)丰富课程内容

太极拳运动除了常见的简化24式外,还有很多种拳种和流派,如:陈氏太极,杨氏太极等,各高校应组织丰富太极拳运动教育,根据学生的体质情况增加多样拳法教学,更丰富的展現我国太极拳的内涵文化,运用灵活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性,组织学生自主查询学习太极拳文化,通过相互交流的形式,学生对于太极拳文化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身脑都能快速的投入到学习中,领会其中的内涵意义。

(三)实践贯穿理论学习

太极拳运动属于体育教育的一部分,在高校的教育中并不能占据很大的方面,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于太极拳学习的需求,可以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太极拳练习,可以搭配悠扬的古典音乐,有助于学生舒缓身心,缓解压力。可组织掌握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演示范[4],定期举办技击实战互动,通过配对试手练习,让学生通过实战掌握太极拳中的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等技击内涵,让学生明白该动作不以伤人性命为目的,学会相互尊重。同时再联系中结合中医经络学讲解“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对人体心、脑、经络、气血、中枢神经等方面有哪些保健作用。

三、结束语

太极拳运动可以说是我国文明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出了中国人的精神内涵,如何有效的对太极拳运动的精神进行传承,最主要的就是高校的太极拳课程的内容设置,必须采取创新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展现出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形成传统的竞技、演出,壮大太极拳教育的影响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不间断教育,从个方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达到健体育人的目标,使学生们更好的领悟太极拳运动的内涵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荣汉,刘金瑶.刍议高校太极拳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J].科技风,2017 (14):48-48.

[2]李立波.高校太极拳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考,2017(15):212-212.

[3]牛炎涛.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校太极拳教学研究——以焦作市高校为例[J].焦作大学学报,2017,31(3):57-61.

[4]徐佳.太极拳课程在天津海河教育园高职院校开展现状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14(14):59-60.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

猜你喜欢

太极拳传承高校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光影视界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