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机构内控体系建设路径

2018-09-10田静张长春尹晓叶陈建

中国内部审计 2018年5期
关键词:科研机构内控体系内部审计

田静 张长春 尹晓叶 陈建

[摘要]本文结合实践与探索,从强化顶层设计、统筹组织、协调推进、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与风险防控协同效应等方面,提出协调推进内控体系建设的路径,并对进一步完善内控体系建设提出解决思路。

[关键词]内部审计 内控体系 科研机构 系统推进

内控体系建设是保障组织规范有序、科学高效

运行的有效手段,也是组织目标实现的长效保障机制。为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建设,财政部专门下发《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标志着科研机构内控体系进入加快建设阶段。建立科学合理的内控体系,促进科研资金的高效规范使用,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兰州化物所)致力于运用现代管理理念,深入领会国家科研经费改革精神,认真分析科研业务特点与规律,探索推进工作的有益做法,从强化顶层设计、统筹组织、协调推进、发挥风险防控与内审监督协同效应、注重制度宣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良好的工作实效,为研究所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一、确立内控体系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兰州化物所内控体系建设突破了管理部门职能条块分割壁垒,确立了研究所决策层面的组织实施路径,以建立务实高效的内控制度体系为目标,确保既能“接得住”国家、中科院科研经费“放管服”改革精神,用好用足政策红利;又能严把制度质量关,突出风险防控这个重点,确保能“管得好”,抓好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完善内控管理制度,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益。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内控体系

(一)建立有效的組织保障机制

兰州化物所明确定位,将内控体系建设作为建立现代科研机构管理体制的重点工作。成立了内控领导小组,由所长担任组长,由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副所长担任副组长,具体负责日常组织和协调推动工作,真正发挥内控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推动落实作用。内控领导小组将质量控制PDCA管理理念运用于内控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之中,做实做细组织保障工作。组织研讨和制定工作目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到内控建设中,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建立了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促进内控体系不断完善。研究所内控体系建设涵盖了制定制度、落实执行、评价考核、不断优化四个重点环节,形成闭环体系,对推进内控体系不断完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年初,内控领导小组积极组织筹备,制定实施方案。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分解全年工作计划,将每一项工作内容落实到具体责任部门,明确分管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时间节点和质量要求,确保各项工作实施有标准,追溯检查有依据。

在实施过程中,内控领导小组不断强化服务保障职能。一是不定期举办管理知识培训、主动收集兄弟院所优秀制度范本,发送给管理部门共享,作为内控制度建设的参考,借鉴先进经验、少走弯路。二是搭建交流平台,提高工作效率。不定期组织协调推进会,汇报交流制度建设进程,相关职能部门对制度初稿提出意见建议,讨论解决出现的难点问题,及时对上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和纠正,总结经验、分享心得、反馈问题,保证每个环节的工作质量符合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下一步工作方案。三是加强日常工作交流与沟通,建立研究所内部控制工作微信交流群,实现内控建设管理知识及时共享、工作信息传递、工作进度提醒等多项功能。

年末,组织逐项跟踪检查内控制度建设的完成情况。研究所将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完成情况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各职能部门对其职责范围内的内控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做专题汇报,接受考核组的评议检查。考核组专门针对内部控制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将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列入下年度督办事项,督促及时落实改进措施,促进内部控制管理水平螺旋式上升。

(二)内控体系建设与内部审计、廉洁从业风险防控协调互动

兰州化物所将内控体系建设与内部审计监督、风险防控工作有机结合,发挥协同效应,事半功倍。一是将内部审计监督融入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有针对性地选取廉洁从业风险防控重点领域的经济业务开展工作,加大审计样本的抽取量,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贴近管理、熟知规章的优势,及时查找并指出管理中存在的制度冲突或重叠,揭示存在的问题及隐患,以问题为导向,为内控体系建设、风险防控工作提供准确的切入点。二是内控体系建设和风险防控工作以内部审计提出的问题为风险和流程控制的关键点,统筹安排部署年度工作方案,有的放矢,强化制度防范风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在实施审计项目时,从审计监督和风险防控的角度对管理部门起草的规章制度、绘制的工作流程、查找的风险点、编写的流程与风险控制文档、审批表格等提出可操作、可检查、可监督、可追责的意见建议,作为相关管理部门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内控制度的依据之一。四是通过内部审计监督定期对已建内控制度的风险防控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检查、指导预警作用。

科研机构要围绕科研创新中心工作,运用风险管理理念,将审计监督与廉洁从业风险防控、内控建设工作有机结合,系统化开展内控体系建设。同时,合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对风险防控实施和内控建设情况进行再监督、再控制,三者相辅相成,发挥协同效应,构建不断更新的长效机制,为内控体系的健全与完善提供有效保障。

(三)加强内控制度宣传教育,构筑良好内控环境

内控环境决定了内控制度执行的效率。为充分发挥内部体系建设实效,兰州化物所注重在单位内部对内控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内控案例进行广泛宣传与推广。

定期组织开展经济活动规章制度宣讲培训。针对部分科研管理人员对制度关心了解不够的实际,组织相关管理部门就所负责业务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审批表格进行集中讲解宣贯,并现场解答职工群众对贯彻执行相关规章制度的疑问。为方便科研人员快速、简洁地了解办事流程,组织相关部门整理编制了制度问答小册子,发送给科研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又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内控制度在内网集中、分类发布,及时更新。要求每个管理部门在内网工作流程栏目公布所负责业务的管理流程、审批表、风险点统计表、关键风险和流程控制文档及制度链接。系列制度宣讲和所务公开的举措,方便了职工办事,也营造了规范有序的管理氛围和环境。

将内控案例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比如,结合中科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编发的“经济业务监督检查案例汇编”,开展“中科院经济业务监督检查案例及内部审计情况通报”,结合科研机构巡视发现的共性问题,开展案例警示教育等。利用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宣传“建立规范有效的内控体系是科研创新中心工作的制度保障,科学规范的内控体系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也是对科研管理人员最好的爱护和保护”等理念。

通过对内控建设工作的宣传与推广,使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得到普遍认可与支持,科研管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普遍提高,内控环境日趋良好。

综上所述,内控体系建设要按照建立现代科研机构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前瞻性布局,要服务于本单位发展战略规划,结合工作实际,按照任务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的原则研究制定;科研机构要及时关注新政策以及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时发现新的业务风险点并修订相关的业务流程及规章制度,推动内控制度与时俱进、持续改进、不断优化和完善;要着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工具和手段促进重要管理流程及控制措施的实施,加快信息传递速度,降低控制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内控体系建设相关制度得到全面贯彻和严格执行。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邮政编码:730000,电子邮箱:tianj@licp.cas.cn)

猜你喜欢

科研机构内控体系内部审计
逆行者的武汉
规范高校内控体系加强防范经济风险
浅析科研机构人力资源管理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的重点解析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