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重一大”审计方法的创新

2018-09-10程晓旭

中国内部审计 2018年5期
关键词:审计监督国有企业

程晓旭

[摘要]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国企海外监督备受瞩目。为了有效防止国有境外资产流失,加强国企境外资产监管,需要加强对“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的监督。本文对如何加强“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监督等方面进行剖析,为同类审计监督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 境外资产 三重一大 审计监督

近年来,国有企业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

大力拓展海外市场,“走出去”发展战略初见成效。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向更深层次推进,一方面,国有企业在海外发展规模日益扩大,境外国有资产的规模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由于境外国有资产管理存在复杂性,国有资产流失事件也时有发生。“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是国有企业决策的重点环节,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随着对国企境外资产管理的日益加强,“三重一大”决策监督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三重一大”,即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最早源于1996年第十四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公报;201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对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提出明确要求,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的重点事项;近年来,对“三重一大”决策执行程序的监督检查逐渐成为国有企业境外审计的重点。从审计的角度,如何有效监督国有企业境外资产管理,尤其是加大对“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的监督力度,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创新“三重一大”审计方法

国有企业境外资产面临“监督远、监督难、监督环境复杂”等问题。由于文化地域差异、会计准则不同或审计外勤时间受限等因素,如何在有限的审计时间里充分发现“三重一大”决策程序问题,需要创新审计方法。在原有抽样审计的基础上,可以综合运用顺查、逆查两种审计方法,合理规避审计抽样风险。

(一)顺查法

在审计通知中,要求被审计单位报送“三重一大”决策事项表格,将“三重一大”决策日期、决策事项種类、决策具体内容、决策会议情况、决策执行情况等用表格的方式呈现,如表1所示。在赴现场审计之前,初步了解该项目的“三重一大”决策执行情况。

采用顺查法,“三重一大”决策在审计中的审计重点包括:“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建设,决策程序和从议题生成到上会决策、再到督办的全过程管理要求执行情况,全套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情况等。

重点查看“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有关过程资料,包括:(1)议题准备情况,查看议题发起、审批等资料;(2)会议决策情况,查看有无会议签到表,会议记录本是否规范,会议记录是否真实、完整,与会人员观点记录是否明确及对记录的观点是否进行了确认等;(3)会议纪要及落实情况,查看有无印发会议纪要,决策事项是否得到贯彻执行等;(4)资料完整情况,查看“三重一大”决策事项议题资料、决策会议签到表、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等有关资料保存及归档是否完整,是否指定专人保管,如管理人员发生变化时,交接过程是否规范,资料保存或交接中是否发生丢失、遗漏等问题。

(二)逆查法

采用逆查法,对“三重一大”决策在实际中的运用情况进行检查。

首先,从“三重一大”决策表格中抽取决策会议情况、决策执行情况中有异常情况的项目,如未全票通过、未按要求执行事项,查看会议记录、纪要,访谈参会人员,了解决策异常原因。其次,在审计中检查公司决策、合同文本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情况时,检查其是否有“三重一大”决策过程,有无如实反映领导人员观点和意见,上会资料是否完整。最后,如遇到决策失误的情况,可通过核对“三重一大”决策原始记录中每位领导的意见,对持有赞成意见的领导干部进行追责。

综合运用两种审计方法,不但可以有效规避审计风险,而且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审计作用,查找关键问题。

二、解决“三重一大”相关问题

在实际境外审计过程中,“三重一大”决策程序问题时有发生,下面以综合运用顺查法、逆查法在“三重一大”实际审计中发现通用典型问题为例,探讨“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一)制度类问题

某单位在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中,存在会议决策事项分类未根据上级要求进行及时更新,部分条款不符合项目实际的情况。例如,成立党组织项目,在“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中,由于制度不完善,未明确该项决策会议及决策内容,导致对重大事项无法决策。

解决建议:应根据单位实际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报上级单位审批,并按要求严格执行。

(二)会议决策类问题

1.某单位部分上会议题未见决策记录,未完全体现会议全过程。存在“该上会的不上会”等现象。例如,年度经营计划、财务预算决算等必须上会事宜,在会议记录本中却无相应的决策记录。

2.未按照本级单位的管理职责权限审批“三重一大”决策事项,如:产权变动、资本运营等重大资产(资本)管理事项,以及超过本级规定额度的大额资金使用事项,应上报上级单位“三重一大”决策会议审议。

解决建议:应严格按照本单位制定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并根据企业管理权限决策。

(三)决策执行类问题

某单位在“三重一大”决策事项会议上,决策签订项目补充协议,但在审计过程中未见该协议的签订文件及审批流程,经询问相关人员,该项决策并未执行落实。

解决建议:应建立“三重一大”决策督办机制,按期督促“三重一大”决策的执行。

(四)档案类问题

1.组织“三重一大”决策事项会议时,发起议题无搜集过程或仅搜集电子文档,议题审批过程的可追溯性不强。

2.存在资料后补情况,部分会议存在会议签到表、会议记录签字与会议纪要列明参会人员不符的情况,无法查明参会决议实际情况。

解决建议:应完善“三重一大”决策事项的前期议题搜集工作,制定符合实际的议题搜集表格,上会议题需经分管领导签字并妥善保存,保证重大决策的可追溯性。强化“三重一大”会议过程记录,特别是决策观点性语言的记录,并对“三重一大”过程资料妥善整理归档。

综上所述,运用顺查法、逆查法创新审计,可以检查“三重一大”决策整个流程,从制度的制定到会议决策,再到决策的执行,最终归档完毕,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审计,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管理短板。

三、加强“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监督

一是加强事前监督。将“三重一大”决策贯穿公司整个内部控制流程,形成“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体系。具体分为两个层次:首先,应根据上级单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认真研究制定符合本级单位实际的制度,并在议题搜集、会议召开、会议记录以及会议纪要等决策过程中严格贯彻执行。其次,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与其他业务模块中的制度,如财务资金、机电物资、法律合同等有机结合,形成本单位自身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体系,为公司的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是加強事中监督。形成多方监督网络,构建“大监督”工作格局。对“三重一大”决策的检查,不能仅依靠传统的审计力量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应该凝聚各业务职能部门的力量,整合各类监督资源,增强各部门间的协同配合与信息互通,降低监督成本。如在境外进行效能监察、财务、机电、合同履约等检查时,同期对“三重一大”决策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加强内审人员的自身建设。“三重一大”决策审计对于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首先,应选择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人员,如将国际工程管理、法律专业等人员增补到审计部门,充实内部审计队伍,更新知识结构体系;其次,应不断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鼓励内部审计人员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理论素养和辨别能力,逐步建立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队伍。

三是加强事后监督。建立“三重一大”事项监管责任追究机制。公司及下级单位主要领导对“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和执行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要将“三重一大”事项执行情况列入民主生活会和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公司审计或纪检监察部门通过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的方式加强对“三重一大”事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公司纪委对违反“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以及对决策事项拒不执行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相关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

当下,国际投资环境趋于严峻,“走出去”企业进行境外资产监督时,将面临更多的风险和挑战。要通过积极创新审计方法,有效监督境外资产“三重一大”决策程序,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作者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邮政编码:100048,电子邮箱:48981657@qq.com)

主要参考文献

郭华,张朝晖.关于经济责任审计与“三重一大”审计监督相结合的探讨[J].商业会计, 2013(14):53-54

廖燕.国有企业审计整改存在主要问题、成因及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 2017(3):26-29

支红妍.浅谈海外EPC工程项目中期审计工作要点[J].中国内部审计, 2017(1):64-65

中天恒管理审计编写组.管理审计操作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15

猜你喜欢

审计监督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前移审计监督?预防腐败滋生工作机制研究
浅谈独立审计招投标制
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失效成因及治理路径研究
电网企业小型基建项目的审计监督和改进对策
基于我国国情的COSO报告应用研究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