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61年农奴制改革

2018-09-10李锡海

中学历史教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沙皇三世二世

李锡海

俄国农奴制度是15-19世纪中叶封建主奴役依附农民的剥削制度。从1497年法典确立俄国农奴制生产关系,到1581年颁布第一个“禁年法令”、1607年颁布新的禁年法令,沙皇政府通过国家立法,一直在限制农民的迁移,强化农奴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服各种劳役,失去了人身自由。农奴制度和独裁专制统治结合,使俄国逐渐落后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

到18世纪下半期,沙皇政府意识到农奴问题的严重性,试图解决农民问题。如1797年保罗一世颁布“三日劳役制”法令,以期弱化农奴制。但这些举措却遭受阻挠,收效甚微。

19世纪中期,不堪压迫的农奴纷纷舍命反抗农奴主,时常爆发起义;1815年滑铁卢战役后,从欧洲归国的俄国贵族军官深感农奴制的腐朽,滋生了自由主义思想;1856年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彻底暴露出俄国的落后。迫于国内外形势,沙皇着手解决农奴制问题。

1861年,“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1818-1881)签发了“农奴制改革法令”,赋予农民人身自由权,规定农民由村社管理,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易农民;在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向地主缴纳赎金可以获得份地。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市场、资本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改革并不彻底,没有摧毁贵族地主土地占有制,俄国农民生活依旧十分艰苦。

图1:纪念罗曼诺夫王朝建立300周年,图为尼古拉一世(1796-1855)。[俄罗斯1913]

图2:纪念罗曼诺夫王朝建立300周年,图为亚历山大二世。[俄罗斯1913]

图3:纪念罗曼诺夫王朝建立300周年,图为亚历山大三世(1845-1894)。[俄羅斯1913]

图4:纪念海军少将涅维尔斯科伊(1813-1876)勘察萨哈林岛(库页岛)和阿穆尔河(黑龙江)入海口。克里木战争后,沙皇政府由于在争夺欧洲霸权中连连受挫,不得不暂时调整对外殖民扩张政策,将殖民扩张的重点转向东方。19世纪50年代末,沙俄开始在中国的东北和西北边疆开展大规模的侵略活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以及《伊犁条约》等不平等条约,通过军事侵略和政治手段霸占了中国1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苏联1989]

图5:图为沙俄亚历山大二世。亚历山大二世是俄罗斯历史上与彼得大帝(1672-1725)和叶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齐名的皇帝,他废除了农奴制,支持了多项政治改革,被誉为俄罗斯帝国近代化的先驱。[俄罗斯2005]

图6:培养大公。图为亚历山大二世和他的老师B.A.茹科夫斯基(1783-1852)。[俄罗斯2005]

图7:亚历山大二世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圣母升天大教堂举行加冕礼。[俄罗斯2005]

图8: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自己的办公室。[俄罗斯2005]

图9: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土战争(1877-1878)军事行动现场。[俄罗斯2005]

图10:图为亚历山大三世。亚历山大三世在位时是俄罗斯工业化的时代,虽然表面上欣欣向荣,但农业发展缓慢,农民生活十分困苦。[俄罗斯2006]

图11:图为亚历山大三世。[俄罗斯2006]

图12:图为亚历山大三世。[俄罗斯2006]

(参考书目:陈之桦《俄国沙皇列传》,黄牧航供图)

猜你喜欢

沙皇三世二世
沙皇和衬衫
纳达尔夺19冠,俄迎来新“沙皇”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收官 全网总播放量近300亿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90岁生日
先做“贼”再劝贼
阿基诺三世不谋求连任
他们拒绝做“二世”
保持肃静
被欲望关押十年
“薪酬沙皇”走马上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