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编历史教科书中插图的开发与使用

2018-09-10刘文峰

中学历史教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蛤蟆漫画课文

刘文峰

部编历史教科书,在八年级上册《在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课(以下简称“课文”)中,插入了漫画《时局图》(如下图,课文中插图为黑白漫画)。教科书的编者未对此图做文字注释,可能是限于课文的篇幅,也可能是此图有诸多问题尚无定论。中国史学向来有“左图右史”的传统,相对于文字而言,该图在课文中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史料。本文试着进行透析,拨开疑云见太阳。

一、漫画画的是什么?

通过对比,本文所用《时局图》[1]与课文插图并无二样。将漫画放大后仔细观察,漫画最北面是一头熊,盘踞在东北三省和蒙古;山东半岛被圆环状物(可能为肠或者无头蛇)缠绕;一个长着两副面孔,共用一双手脚的怪胎,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怪胎两幅面孔组成太阳形状,手脚并用紧紧拥抱本土,左手用一根线牵着中国台湾岛。“太阳”的光线覆盖朝鲜半岛(图中标示:COREA,英文为“朝鲜”的意思),最后照射到中国山东、直隶、山西和更远的地方。东南方向是一条体格异常健硕的狗(也有说像老虎或者狮子),后腿站长江流域,前腿搭在东南两广,尾巴伸到山东半岛;中南半岛上趴着一只蛤蟆(有说是青蛙),这只蛤蟆看起来没有头,右爪抓着中国海南岛,左爪跨云南指四川;香港岛的旁边趴着一只虾;盘踞菲律宾群岛的是一只鹰,嘴巴衔着一面星条旗,虎视耽耽地望着中国。漫画的最下面是一排国旗,三只兽首人身的怪兽,一只穿着人装的蛤蟆和一头骆驼。

漫画中有六名中国人:一人着官服,手举一枚巨大铜钱;一人穿民服右手高举玻璃酒杯,杯内盛满红酒,左手放在一女子后背,两人面前摆一桌,背后立一柜;另一人侧卧,左手托头,右手握纲,拖一网;网旁两人,一人赤膊上身,双手搬一巨石,身后戳偃月刀一把,刀柄上栓白马一匹,刀翅上挂一张弓;另一人歪坐于太师椅,带老花镜,无精打采地读着书,书上‘之乎者也四字,格外醒目。

一群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中国人,身陷野兽、怪兽和怪胎的重围中,醉心于弓刀石马、酒色财权,丝毫没有感觉到大厦之将倾,中国时局不言而喻!

二、谁画的?

关于漫画的版本和初绘者,据冯自由的《革命逸史》记载,《时局图》是爱国华侨谢缵泰所绘。《革命逸史》一书还记载:戊戌 6月缵泰感慨时事,特绘制“东亚时局形势图”,以警世人。[2]至于彩版漫画的由来,1899年,香港兴中会会长杨衢云,在日本写信给谢缵泰,要求修改漫画,涂上色彩并加以滑稽化,修改后的漫画在日本出版。[3]由此,可以初步推断,《时局图》可能是谢缵泰1898年6月绘制,1899年改绘。1903年,蔡元培主编的上海《俄事警闻》(日报)转载了这幅漫画,其中在图画的“现势”说明中指出“这一张图,叫做《瓜分中国图》。前年有一个人从英国新闻纸上译出来的”,并进一步指出“翻译这一张图的人姓谢,是香港地方印的,五彩鲜明,上海别发洋行寄卖”。[4]由本段史料可知,一个姓谢的香港人,从英国报纸上翻译出《瓜分时局图》。“这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时局图》的最早版本。”[5]

有学者对戊戌年以前多篇议论瓜分中国的文章进行了整理分析,文章多数来源于外国报纸。“国外各大新闻纸在频繁报道‘瓜分中国传闻的同时,一些针对中国的‘瓜分图也被大量炮制出来。”[6]《知新报》刊登署名为原生学舍主人所翻译《法国照会瓜分中国事》照会,此照会译自日本的《时事新报》,其中附有 “中国分割图”。[7]另外,德国、英国报纸,也刊登了不同版本的“瓜分中国”漫画。由此可见,《时局图》最初的源头也许在列强各国。今天常见的《时局图》,有文章指出是“朱士嘉同志于一九四〇年在美国国立档案馆发现的”。[8]但是,对于绘者、时间等未作详细的说明,不排除《时局图》是在其他版本漫画基础之上改绘而成的可能性;或者绘者受到外国漫画的启发,始绘《时局图》。

基于各种争议,学者们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①原作者和改绘者都是谢缵泰;②原作者是谢缵泰,改绘者另有其人;③原作者另有其人,改绘者是谢缵泰。综合以上几种观点,可以大胆推测谢缵泰是《时局图》的原作者,至少他是最早的翻译和改绘者。

三、谢缵泰缘何画?

至于绘者为何作此漫画,我们从漫画的分析入手。熊,盘踞北方,脑门上戴着沙皇时代特有的双头鹰徽章,借指俄国;缠绕山东半岛的环状物,环内插黑白红横排三色国旗,标志着此地为德意志帝国势力范围;两副面孔组成太阳形状,怀抱日本本土,怪胎明显是日本。一线牵台湾岛,暗示《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割让给了日本;那条健硕的狗,脑门上顶着米字旗,是英国。狗的尾巴和山东半岛上的环状物纠缠在一起,显示了英德的矛盾。矛盾的产生,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崛起挑战英国的霸权。另一说法是寓意英国强租了胶州湾;中南半岛上的无头蛤蟆,背背蓝白红垂直排列三色旗,借指法国。蛤蟆没有头,可能在隐喻19世纪八十年代,法国在中法战争中失败。漫画下方的三头怪兽、蛤蟆与骆驼,隐喻殖民者在争论如何瓜分中國。蛤蟆匆匆赶来的神态,透露出殖民者妄图瓜分中国的迫切心情。列强为刀俎,中国为鱼肉,土分瓜裂的场景跃然纸上。

穿越时空,重返19世纪90年代,中日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为了挽救严重的民族危机,丁酉戊戌间(1897- 1898),缵泰与康有为之弟广仁商议联合各党一致救国,以有为师徒卑视他党而未果。戊戌6月,缵泰感慨时事,特绘制“时局图”(又名“东亚时局形势图” )一幅,以警世人。[9]此漫画在当时引起国人高度关注,此后,漫画被多种报刊多次转载,甚至被印成单张的宣传画,广泛传播。今天,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陈列的《时局图》,仍然让无数参观者驻足,发人深思。

综上所述,《时局图》在教科书中的留白,恰是给师生的解读和使用留下了巨大的空间。教师在广泛涉猎各类学术观点的前提下,化繁为简,引导学生拨开疑云,寻找历史的真相、真理、真情。

【注释】

作者不详:《时局图(1898)》,《地图》2012年第4期。

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1-42页。

程薇薇:《中国近代史上重要漫画<时局图>》,《档案与建设》2012年第1期。

王云红:《有关<时局图>的几个问题》,《历史教学》2005年第9期。

《时局图题词》,《近代史资料》1954年第1期。

郭郛:《“时局图”作者谢缵泰》,《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猜你喜欢

蛤蟆漫画课文
端午节的来历
走自己的路
背课文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躲猫猫
捉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