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我国空气污染问题探究

2018-09-10常烟烟

大东方 2018年8期
关键词:空气污染成因

摘 要:当前,我国的空气污染问题已成为危及人们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原因包含多方面。如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西方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价值观、道德观、有机哲学、有机整体主义等方面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思想能够为当前我国空气污染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的方法论指导,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分析大气污染现状和原因,并找到解决办法,希望为环保事业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空气污染;成因;有机马克思主义;有机哲学;有机整体主义

一、我国空气污染问题成因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中,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当今,空气污染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身体状况的下降、雾霾的出现、极端恶劣天气的发生都让我们不得不开始重视空气污染问题。关于造成空气污染的问题成因,笔者主要从以下两方面作出一定探究。

(一)工业污染

近年来,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工业发展,化工工程以及一些化工企业都应运而生,然而有些工业企业产生的废气,却没有经过处理就将其排放进空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空气污染。虽然国家加大了这方面的查处与处罚力度,情况有所减缓,但是一些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工业的产业转型,仍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使空气得到净化。另外,当下依然存在一些私营煤矿主等在偷偷地运营煤矿厂,这使得大气污染的防治状况仍然得不到有效治理,给空气污染治理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二)生活污染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每年都在不断提高,居民人均收入随之提升,使得汽车使用量也在随之增加。从近几年的汽车销量来看,与往年相比有很大提升。但我们清楚,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空气污染。此外,农村日常生活使用的煤炭、焚烧秸秆等行为也会加剧空气污染。燃烧煤炭会排放很多固体颗粒物以及二氧化硫。农户对于秸秆“一烧了之”,也会产生大量烟尘,且易引发火灾,造成更大的环境问题。

二、有機马克思主义下的我国空气污染治理理论

(一)有机哲学

有机哲学是有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之一。在怀特海看来,有机哲学主要包括三层含义:相互联系,人类不是孤立的,原子的单位或个人;不断变化运动的过程,随着时间的交替变换,没有完全一样东西;所有的理论是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他将现实视为一个开放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使我们认识到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集合体,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不是单独的、孤立的,他们都与周围的事物有着联系。或凭自身,或通过一定的中介,而中介就是将他们与其他事物产生联系的桥梁。在有机马克思主义看来,“我们首要的错误是假设我们能够把某些要素从整体中抽取出来,并可在这种分离的状态下认识它们的真相。”[1]因此,对于空气污染问题,我们不能片面看待,而应该放在有机哲学的大环境中来探讨,运用有机哲学的联系、整体等理论,充分考虑空气污染的大环境,综合多方面施策,早日还地球一个纯净的空气。

(二)有机马克思主义下的有机整体主义

所谓有机整体论就是把宇宙万物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事物与事物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个世界是一个变化发展的生命共同体。有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割裂人与生态环境的有机联系是错误的。他们认为“整个宇宙是由各种事件、各种现实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包含而形成的有机系统。自然、社会和思维乃至整个宇宙都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机体,处于永恒的创造和进化过程之中。”[2]学习借鉴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性在于其方法论上是有机整体主义,它认为自然界、人类社会都是不可分开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处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网中,强调整体的共同价值与共同福祉。这种有机的生态整体论,是健康的、积极的,它要求我们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帮助我们解决“走入”人类中心主义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问题,从而实现人的发展和生态发展的双赢。

(三)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十九大以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和谐依然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生态文明对于空气污染的治理观念。

一,从价值观来说,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破坏大自然的行为。不能一意孤行,只顾获得物质利益,而不顾大自然的承受范围,从而对大自然进行无休止的破坏。我们应自觉遵守自然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建人类美好家园。

二,加强道德对人的约束,可以让破坏自然的行为得到一定遏制。随着公民文化意识的进步,古人强调法律约束,而今道德的约束日益走进人们的视野,今天人们更加注重以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对于空气污染,我们应该也应当强化自己的环保意识,自觉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科学发展,既不损害当代人利益,又不影响后代人生存与发展。

三,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生产方式上,要求我们转变产业结构,从原有使用大量工业原料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用清洁能源,加速合理促进重工业产业加速转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生态平衡长效机制,科学生产。在生活方式上,我们要注重使用沼气等排放量不严重的能源,使空气变得更加清新。

三、有机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空气污染问题的启示

总的来说,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在其形成过程中,有机马克思主义通过观照现实生活,从而使其理论与实践相互映照,这种理论与实践相互映照的强烈意识不仅使其“在还原自身思想实质、思维方式的强劲势头中深化发展,并逐渐融入到现实需要”——生态文明建设中,而且更将其“自我否定、自我批判、自我超越纳入为人类寻求自由和解放的终极理想和价值追求的征程当中”,即坚持科学发展,结合地区特殊性,实施全方位治理。坚持走“把市场力量限制在追求共同福祉的社会主义共同体”的生态社会主义道路之中,不断为人类寻求新形态的精神文明家园。

(一)运用有机哲学,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在有机哲学来看,自然界或人类社会都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整个宇宙是一个无限开放的动态的联系之网,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生命整体。事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傍、相互包含、相互成全。按照这种思路,要深入理解一事物是如何发展的,就必须了解该事物产生的历史以及与之发生互动的环境。[3]应对全球的空气污染是一个长期、持续性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作出努力。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投放网络宣传广告、进行小区讲座等多种方式进行大量广泛的教育宣传,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从而使环境保护这一思想能够更加深入人心,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大行动中来。虽然做到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有一些难度,但笔者相信只要全国人民都行动起来,我国的空气污染治理行动一定会取得不错的成绩。

(二)建立有机整体思维方式,调整能源发展战略

依据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整体主义思维,我们要把世界看成一个存在诸多联系的整体,不能割裂人类活动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应看到传统能源对自然所造成的危害,看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做出改变。所以,我们在工业生产中应该致力促进产业结构转型,调整能源发展策略,加大对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开发与使用力度,多使用风能、太阳能这一类的清洁能源,同时建立能源发展长效机制,形成能源有效開发利用系统,实现能源的多次利用,降低危害。政府在保障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更多责任,出台任何一项政策时都应考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企业在短期利益与国家长期利益的矛盾冲突中,必须有坚定的决心,旗帜鲜明地反对自身追逐短期利益所导致的负面影响。

(三)调整产业结构,从“唯GDP”到“绿色GDP”

有机马克思主义主张要改变人类社会与环境相相互作用的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倡导用一种以社会和谐共生的状态来衡量社会进步的经济理论。菲利普·克莱顿说:“当谈论中国,过去,中国的政策制定者盲目追求GDP的增长,现在开始注重其他社会发展指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进行的,它倡导的是一种健康绿色的发展模式,主张在尽量减少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我国经济的长效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给人类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唯GDP”模式是一种破坏性的增长模式,是一种反生态模式。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GDP”的发展。

(四)抵制个人主义、消费主义,培养正确健康消费观念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让我们对保护自然有了进一步的思想认识,对树立健康消费观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现实来看,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中的人们侧重将自己的生活满意度与自己的消费情况联系起来,为达到自身物质利益需要而不惜以浪费资源为代价,占有物质财富,是一种反生态消费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中,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规范自身活动,坚决抵制破坏环境以及过度砍伐的行为。另外,我们还可以在相关法制和道德引导下,运用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整体主义思维,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加强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有序发展。

当前,我国的空气污染问题日趋严峻,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我们需要寻求新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西方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为解决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因此,从这一视角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另外,我们还需要把这种新的研究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1]格里芬·大卫,王治河.后现代科学[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2]怀特海,杨富斌.过程与实在:宇宙论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王治河,杨韬.有机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1).

作者简介:

常烟烟(1991—),女,汉族,河南商丘人,在读硕士,单位: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

猜你喜欢

空气污染成因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浅析手术室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护对策
某市室内新装修场所甲醛和苯系物监测结果分析
我国设立船舶排放控制区的经济效益评估